株洲北站
中国湖南省株洲市境内铁路车站
株洲北站位于中国湖南省株洲市,湘江北侧,始建于1957年,邮政编码412005,隶属于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现为货运编组特等站
历史沿革
株洲北站的前身是田心站
1954年铁道部车务局提出建设株洲枢纽的设计任务书
株洲北站始建于1957年,原为田心火车站。1957年田心车站归株洲车站管理。
1958年10月,株洲地区2万多民工参加株洲铁路枢纽和京广铁路复线工程的施工。
1960年,一级二场正式投入使用。
1964年田心车站正式脱离株洲车站。
1966年9月1日,铁道部将原田心火车站正式改名为株洲北站,正式纳入全国铁路运营版图,定为一级编组站。
1973年,扩建为单向纵列式三级三场编组站。
1985年12月,“株洲北站调度信息处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使车站率先在全路实现编组站调度信息处理现代化。
1986年,铁道部决定扩建株洲北站,将单向纵列式三级三场扩建为双向纵列式三级七场。
1992年7月11日,长沙铁路分局在株洲北站召开打击内盗公捕大会,先宣对车站自查的14名内盗分子予以逮捕。13日至16日连续召开了四场整纪刹风大会,随后又举办了全站青年职工法制教育学习班。
1995年,上行系统全部建成开通,改建后的株洲北站为双向纵列式三级七场,设计能力为日均办理17000辆,年货物到发流量800万吨。
1996年10月28日,越南铁路代表团一行来株洲北站参观考察。
1999年1月,下行到达场信号楼搬迁并实行微机联锁,12月开通电气化。
2006年,随着沪昆线提速改造,上行系统进一步扩能改造完成,设计能力为日均办理18500辆,年货物到发流量超过1000万吨。
建筑规模
车站分三个站区:株洲北站区为双向纵列式三级七场路网性编组站(特等站);湘东站区为横列式一级三场的中间站(二等站);湘潭站区为办理客货业务的中间站。全站设有“下行到达场(Ⅰ场,位于京广线里程k1610+461m处有15条股道)、下行调车场(Ⅱ场有32条股道)、下行出发场(Ⅲ场,位于京广线里程k1613+941m处有25条股道)、上行到达场(Ⅳ场,位于京广线里程k1613+988m处有11条股道)、上行调车场(Ⅴ场有23条股道)、上行出发场(Ⅵ场,位于京广线里程k1610+653m处有13条股道)、交换场(Ⅶ场有4条股道)”、株洲运转区(包括原“九调调车区”、“十四调调车区”)和附属 “田心站(位于京广线里程k1613+030m处)”,车站共有站线156条。十里冲站、白马垄站三个中间小站。车站中心里程为京广线K1610+602m,车站办公楼位于京广线里程k1613+002m处。湘潭东站地处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车站中心里程位于沪昆线K1121+043米处,信号楼中心位置位于沪昆线K1121+369m处。(Ⅰ场8道、Ⅱ场4道、Ⅲ场11道、客场5道)。
运营情况
株洲北站现拥有职工2700余人,主要办理京广、沪昆两大铁路干线四个方向货物列车的到达解体、编组出发以及各个方向旅客列车的通过作业。每天不仅有大量的中转车流通过,而且有大量地区车流产生和集散。因此,车站在铁路运输生产组织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1995年,上行系统全部建成开通,改建后的株洲北站为双向纵列式三级七场,设计能力为日均办理17000辆,年货物到发流量800万吨。
2006年,随着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沪昆线电气化改造完成,车站年日均办理辆数为17108辆,其中有调12120辆,无调4989辆,办理车数位居全国第五。株洲北站与郑州北站、徐州北站、丰台西站、沈阳西站一起形成全路路网的五大支柱。株北站区日均装车130余辆,卸车260余辆。湘东站区190余辆,卸车620余辆。株洲货房10余辆(现办理双层集装箱装卸业务)。
2008年,株洲北站日均办理辆数达到17850辆,其中有调12652辆,无调5198辆,日均装车150余辆,卸车280余辆。
2009年4月,株北日均办理辆数已达到极限,为18350辆,解编12633辆。
截止2024年,车站具备日均接发424列、解编226列货物列车,日均处理18208辆铁路货车的能力,能够满足大规模货物装卸作业需求。
价值意义
2014年7月1日,连接吉安、井冈山、炎陵、茶陵、攸县、安仁、衡南、衡阳的吉衡铁路建成通车。2016年12月28日,沪昆高铁全线贯通。2017年1月,连接莲花县文竹镇和醴茶铁路茶陵站的文茶铁路建成通车。2018年12月26日,怀邵衡铁路建成通车。2019年9月28日,浩吉铁路建成通车。这5条株洲北站附近新建的铁路分流了株洲北站的货运量,缓解了株洲北站的运输压力。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0 13:4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