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汉字
栱是中国古代建筑一种独特的结构--斗拱结构中的一种木质构件, 是置于坐斗口内或跳上与建筑物正面平行的上弯弓形木。
概念
立柱和横梁之间成弓形的承重结构 。它与方形木块纵横交错层叠构成斗栱,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且兼有装饰效果。
有斗有栱谓之斗栱,所以栱是斗栱的的基本构件之一。斗栱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独具特色的构件系统,用木材做成,有斗有栱,榫卯尺度准确,合卯之后十分严密,层层叠落,十分美观。通常大式建筑都要有斗栱,如寺庙和各种殿堂等,而一般民房做斗栱的很少。
现存遗物以汉代为最早,已有矩形、曲线形、折线形以及曲线和折线混合型,大概到了唐代才统一样式。宋代已有详细规定其用制度。
分类
宋代栱有五种,分别是华栱、泥道栱、瓜子栱、慢栱和令栱。华栱用于出跳,也称抄栱、卷头、跳头等,即清式的翘;泥道栱用于铺作的横向中心线上,即清式的正心瓜栱;瓜子栱用于跳头;慢栱施之于泥道栱、瓜子栱之上又称泥道重栱;令栱用于铺作里外最上一跳的跳头之上和屋檐槫下,有时还用于单栱造之扶壁栱上。
而清代的栱,按大小分为:
瓜栱(最短)、厢拱(次之)、万拱(最长)
按所在位置分为:
部位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正韵》居竦切《集韵》《韵会》古勇切,𠀤音拱。大杙也。《尔雅·释宫》杙大者谓之栱,长者谓之阁。
又栱斗,柱头枓栱也。
又《集韵》渠容切,音蛩。义同。
参考资料
康熙字典.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6 06:27
目录
概述
概念
分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