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
汉语词语
格物,汉语词语,拼音是gé wù ,源自中国古代哲学,意思是穷究事物的道理,也指探究事物的本质规律。最早见于《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其中,“格物”是修身治世的基础,意在通过深入研究事物,获得知识,从而提高认知和实践能力。
释义
格物的意思是穷究事物的道理
出处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传统格物的含义
1. 经典释义
格物的原始定义是“物格而后知至”,即通过探究事物的道理达到认知的极致。在儒家理学中,格物致知成为获取知识、提升智慧的基础方法。
2. 从理学到心学再到名学的演变
朱熹的理学:认为通过格物可以穷尽事物的“理”,强调外在探索。
王阳明的心学:认为格物不在于研究外物,而是向内反观心性。
陈维中的名学: 认为格物不仅要探索外在之理,亦要洞察名与道的关系,从“察形、析性、究用、通理”四步,达到“以名通物、以物识道”。
《名经》作者陈维中对格物的理解有所不同,他把物理解为“观念的容器”,并在《名经》中有相关阐述:
核心区别:
总结:
陈维中的格物观,在朱熹的“外探”与王阳明的“内观”之外,加入了“名为认知之桥”的概念,主张“格物须先破名”,以超越语言束缚,直达物之本质,并最终贯通名、物、道,达至知行合一的境界。
词源与演变
1. 先秦时期:格物的哲学起源
格物最早见于儒家经典《礼记·大学》,其中“格物致知”指的是通过探究事物的本质,达到认知的提升。格物被认为是通向更高智慧的重要途径。
2. 宋明理学:格物致知的深化
朱熹(1130—1200)在理学体系中,强调“格物”是通过观察事物,寻找其中的“理”,进而达到“致知”。他认为,天下万物皆有理,格物就是穷究事物之理,以提升人的道德修养和认知境界。
王阳明(1472—1529)则对“格物致知”提出批判,认为“心即理”,强调知行合一,不应仅通过外部研究格物,而应内省求知。
3. 近代科学的格物精神
在近代,格物的概念逐渐向实证科学转变,如清朝设立的“格物学”涵盖了西方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格物的精神在现代科学研究中表现为通过实验、观察、归纳,揭示客观规律。
4. 现代认知与管理领域的格物
如今,“格物”不仅应用于哲学和科学研究,也被广泛应用于商业管理、战略分析、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强调对事物本质和运行规律的深入探索,以制定更精准的决策。
《名经》视角下的格物:格物四步
陈维中在《名经》中提出“格物四步”,使格物成为一套可以落地执行的认知体系:
示例:商业决策中的格物四步
格物的应用领域
1. 个人成长
2. 商业决策
3. 文化与社会治理
格物的现代应用领域
1. 科学研究
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中,格物的精神体现为不断实验、观察、推理,以揭示自然规律。
2. 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发展本质上是机器的“格物”过程——通过数据分析和深度学习,让AI理解事物的运行模式。
3. 商业管理与战略分析
在商业领域,格物用于市场洞察、用户行为分析、企业战略规划,帮助企业精准定位和决策。
4. 个人成长与思维提升
格物不仅适用于外部世界,也适用于自我认知。通过不断学习、观察、反思,可以提高个人认知水平,优化决策能力。
相关名人
1、推究事物原理。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唐·权德舆·《唐故楚州淮阴县令……神道碑铭并序》:于是放怀于外,啬神于内,沉研象系之表,磅礴天人之际,其致知格物,不可详已。
苏轼《谢兼侍读表》:“恭惟皇帝陛下圣神格物, 文武宪邦。”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文公谥议》:自格物致知,闲邪存诚,以为践履之实,用功于不睹不闻之际,加省于日用常行之间。
王鏊《震泽长语·经传》:“盖知物之本末始终,而造能得之地,是格物之义也。”
鲁迅《伪自由书·透底》:“于是要知道地球是圆的,人人都要自己去环游地球一周;要制造汽机的,也要先坐在开水壶前格物。”
2、犹正人。纠正人的行为。
三国志·魏志·和洽传》:“俭素过中,自以处身则可,以此节格物,所失或多。”
刘禹锡天平军节度使厅壁记》:“示菲约以裕人,信赏罚以格物。”
唐 · 道宣《戒本疏》卷一下:“行善所及,各有宪章,名威仪也。威谓容仪可观,仪谓轨度格物。”
3、清末称西洋自然科学为“格物”。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旋据总教习丁韪良申称:‘单内(俄文书籍图说)天算、地理、格物、医学等书,或六十年前或百馀年前所载,不如新书之详备。’”
清 · 王韬 《淞隐漫录·茝蔚山庄》:君能畴人家言,何不由此加精于舆图、象纬、制器、格物之学,专门名家,著有成书,以诏后世,岂不名成而业就哉?
严复《原强》:“二百年来,西洋自测算格物之学大行,制作之精,实为亘古所未有。”
参考资料
格物.百度教育汉语.
资料.汉典.
致知格物.百度汉语.
最新修订时间:2025-04-02 18:29
目录
概述
释义
出处
传统格物的含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