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兰睡鲨(学名:Somniosus microcephalus)是梦棘鲛科睡鲨属海洋动物,又名睡鲨、灰鲨。格陵兰睡鲨体长可达6米,重700-1000千克。身体颜色从黑色、棕色到灰色不等,整体颜色较均匀,背部和侧面常分布着深色线条或白色斑点;吻短而圆,身体沉重,圆柱形,前尾鳍小;两个大小相等的背鳍中没有刺,尾鳍的腹叶略长,不存在臀鳍;皮肤粗糙,上下颌的牙齿形状不同。雌性个体比雄性大很多。因主要分布区在格陵兰岛附近海域而得名。
命名由来
1801年,布洛赫(Bloch)和施奈德(Schneider)将格陵兰睡鲨命名为Somniosus microcephalus。
“Somniosus”来源于拉丁语“Somniosus”,“困倦”的意思,反映了这些鲨鱼由于其相对较小的鳍而行动缓慢或迟缓,因此得名“睡鲨”;“microcephalus”由“micro”和“cephalus”组合而成,“micro”来源于希腊语“mikrós”,意为小的,“cephalus”来源于希腊语“kephalḗ”,“kephalḗ”,意为头部,可能是指与当时角鲨属中的其他鲨鱼相比,格陵兰睡鲨的鼻子又短又圆。
形态特征
格陵兰睡鲨体型庞大,身体厚重且呈圆柱形,体长可达6米,重700-1000千克。
头部
格陵兰睡鲨
吻部短而圆。相比其他尺寸的鲨鱼,鳃狭缝也显得较小,并且位于头部下的的侧面。牙齿非常锋利,呈细齿状排列。上颚有48到52颗牙齿,下颚有50到52颗牙齿。它的上下颌牙齿形状不同,上牙呈矛状,而下牙则具有高大的齿根和较低的弯曲齿尖,便于切割。
躯干部
格陵兰睡鲨的颜色从黑色、棕色到灰色不等,整体颜色较均匀,背部和侧面常分布着深色线条或白色斑点。皮肤粗糙,上面覆盖有弯曲尖端的齿状突起。
鳍部
格陵兰睡鲨配备有较小的背鳍、前鳍,前尾鳍小,两个等大的背鳍上没有棘刺,尾鳍的腹叶略长,不存在臀鳍。
栖息环境
格陵兰睡鲨是深海生物,它们主要栖息在大陆和岛屿的浅海大陆架及上部斜坡区域,从海面到至少2647米的深处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但最常出没的是巴芬湾的300–500米深处。格陵兰睡鲨在夏季倾向于靠近海岸活动,而到了冬季则向深海迁移。
分布范围
格陵兰睡鲨分布于北大西洋,其范围西起美国和加拿大,东至格陵兰岛,南至葡萄牙,北至巴伦支海和东西伯利亚海。根据遗传分析,这一物种的实际地理分布可能更为狭窄,主要集中在加拿大、格陵兰岛、冰岛、法罗群岛和挪威附近海域,偶尔在古巴、法国和西班牙(加那利群岛)等地也有出现的记录。因主要分布区在格陵兰岛附近海域而得名。
生活习性
食性
为杂食性动物,主要食物包括小型鱼类、乌贼、海胆、海星、水母、螃蟹、蛤蚓等。也以商业捕鲸和捕鱼作业产生的腐肉为食。溺水的马和驯鹿也可能成为它的食物。
捕猎
格陵兰睡鲨大部分时间都在海底附近徘徊,寻找食物。尽管行动迟缓,但格陵兰睡鲨仍具备一定的捕食能力,有时甚至会表现出类似捕食海豹的行为。
集群
格陵兰睡鲨行动迟缓,通常是独居生物,最高游泳速度低于 2.9 公里/小时。在交配季节或发现大量食物来源时,它们可能会聚集成较大的群体。
沟通
格陵兰睡鲨和其他鲨鱼一样,拥有侧线系统,这一系统能够辅助它们检测周围水域中的动态变化。此外,格陵兰睡鲨还具备极其敏锐的化学感知能力。
生长繁殖
生长特性
格陵兰睡鲨出生后平均每年只能长1厘米,一头成年格陵兰睡鲨可达4米以上,达到性成熟起码要度过150多年。格陵兰睡鲨是已知的最长寿的脊椎动物之一。2016年,科研人员分析了格陵兰鲨的眼角膜,估计研究中年龄最大的格陵兰鲨鱼约为392岁,但该估计的误差幅度为120岁,因此人们猜测格陵兰鲨可以活到 500多岁。
繁殖方式
格陵兰睡鲨为一夫多妻制,受精过程发生在雌性体内,因在雌性鲨鱼的尾鳍上发现交配疤痕,可见,雄性格陵兰睡鲨在交配过程中可能会咬住雌性,直至雌性屈服。格陵兰睡鲨采用卵胎生的方式进行繁殖,雌鲨鱼每几年才生产一次,每胎能产下2至10只幼鲨。这些幼鲨出生时体长大约在40至100厘米之间。在妊娠期间,雌性为胚胎提供丰富的营养,以支持其发育。虽然幼鲨是活胎出生,但格陵兰睡鲨并不通过胎盘与幼鲨相连,而是通过胚胎附着的卵黄囊来获取营养。一旦出生,大多数格陵兰睡鲨幼崽立即独立,成年后的幼崽身长通常在2至4米之间。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2019年,格陵兰睡鲨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 ) 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评估等级为易危( VU)。
种群现状
格陵兰睡鲨的全球确切数量目前尚不清楚。在未被捕捞的地区,如加拿大东部北极群岛,其局部密度相对较高,每平方公里可达0.4至15.5只。然而,在历史渔业活动繁重的区域,如格陵兰西部、南部和东部,格陵兰睡鲨已变得较为罕见。根据捕捞数据,如格陵兰自然资源研究所1988年至2011年间的捕捞记录显示,进行了数千次捕捞,但仅捕获了少量格陵兰睡鲨。
格陵兰睡鲨种群增长率相对较低,每年约为0.032,这意味着该物种对捕捞压力的耐受力较弱。如果每年有4300只成年鲨鱼被捕杀,可能会导致种群下降。
对1600年至2020年的种群轨迹进行重建,发现格陵兰睡鲨的数量自1600年代初以来一直在下降,尤其在1800年代初至1940年代期间下降最为显著。随着目标渔业的减少,尽管误捕率较低,种群数量可能有所回升,但这一动态高度依赖于世代长度、种群增长率和种群容量的假设。
格陵兰睡鲨主要栖息于北极冰盖周边及大陆、岛屿的峡湾环境中。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海冰显著变化,这不仅改变了它们的生存空间,还可能影响其猎物的数量、分布和可获取性,进而对格陵兰睡鲨的种群数量造成不利影响。
尽管具体数量尚不确切,但根据研究估计,格陵兰睡鲨在过去的约450年中,种群数量已减少30-49%。考虑到世代长度的不同估算值,实际的减少幅度可能更为显著,介于11.7%至72.9%之间。
濒危原因
捕捞活动
格陵兰睡鲨历史上曾遭受大量捕捞。自13世纪起,加拿大、挪威、冰岛和格陵兰地区开始以格陵兰睡鲨为捕捞目标,主要用于提取肝油作为灯油、机油和维生素A的来源,其皮则用于制作皮革和狗粮。到了20世纪初,捕捞活动达到高峰,尤其是在1940至1960年代,格陵兰睡鲨遭受了长时间、高强度的捕捞压力。随着合成油的发展,1960年代后,捕捞活动显著减少。但至今,格陵兰西北部及可能东部的地区仍有小型私人渔业专门捕捞格陵兰睡鲨作为狗粮。
进入现代,格陵兰睡鲨仍面临工业渔业的误捕威胁。每年大约3500只鲨鱼在北大西洋、北冰洋和巴伦支海被误捕。在北极至美国的水域,每年有超过1000只鲨鱼被捕获,其中许多可能因误捕而死亡。在加拿大北极地区,格陵兰睡鲨主要成为底栖对虾拖网的丢弃误捕对象;在冰岛和加拿大,为了释放鲨鱼,甚至出现了切断其尾巴的情况;而在挪威的比目鱼长线渔业中,格陵兰睡鲨也时常被误捕,其肝脏偶尔会被提取用于其他用途。
栖息地破坏
作为全球气候变暖的受害者,格陵兰睡鲨面临着栖息地破坏的威胁。北极海冰的减少改变了格陵兰睡鲨的栖息地。自1982年至2017年,北极夏季海面温度平均每十年升高约0.7℃,导致1979年至2012年间海冰范围每十年减少3.5-4.1%。自1850年以来,夏季海冰范围已减少了约50%,预计未来100年内还将至少再减少50%。这种变化不仅影响格陵兰睡鲨的栖息地,还可能导致其食物链中其他物种的数量减少,进一步威胁其生存。
保护措施
2018年,西北大西洋渔业组织(NAFO)已禁止直接捕捞格陵兰睡鲨,并要求在捕获该鲨鱼时,应确保最低伤害并尽可能释放。
加拿大也有鲨鱼管理计划,但格陵兰睡鲨并不在列,因为其在加拿大水域并非捕捞目标。不过,加拿大正努力通过推广安全释放技术来减少对格陵兰睡鲨的伤害。此外,加拿大格陵兰比目鱼渔业在获得海洋管理委员会认证的过程中也对该物种设置了一些条件。
2018年,格陵兰睡鲨被列入欧盟委员会配额规定的深海鲨鱼名单。保护措施包括禁止保留和上岸格陵兰睡鲨,活体释放捕获的个体,以及推广安全处理方法等。此外,还建议引入捕捞设备限制和区域关闭,以确保捕捞死亡率接近零。
为了减少格陵兰睡鲨的附带捕捞,专家建议制定相关政策和缓解措施。例如,加拿大在特定渔业中强制使用附带捕捞排除装置,使鲨鱼能够迅速逃脱,大大降低了附带捕捞量。另外,使用断裂强度较低的长线钩索也能在不损失目标物种的情况下释放附带捕获的格陵兰睡鲨。
其他内容
寄生虫
一种寄生的桡足动物(copepod)──“Ommatokoita elongata”,会在格陵兰睡鲨的眼部吃其
角膜,这令格陵兰睡鲨的角膜组织损坏,造成局部失明。但并不是所有的格陵兰睡鲨都有这个问题出现。除此之外,研究显示格陵兰睡鲨可在黑暗中感应光线。Ommatokoita elongata这种桡足动物是一种黄白色的生物,可造成
生物发光,故若其在格陵兰睡鲨的眼中,并非全无好处,至少可以成为格陵兰睡鲨的猎物的诱饵。这也就是为什么行动比缓慢的格陵兰睡鲨迅速的猎物(如
章鱼等)能被其吃掉的原因了。
生物毒素
根据 1991年发表在《毒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未经处理的格陵兰睡鲨肉含有高浓度的氧化三甲胺(TMAO),这种物质在人体消化过程中会转化为有毒的三甲胺(TMA)。TMA可能引发严重的肠道问题,并产生类似过量饮酒的不适感。
发现记录
2022年8月10日,据英国《镜报》报道,一条罕见的格陵兰鲨出现在中美洲国家伯利兹沿岸,这是西加勒比海水域首次发现这种鲨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