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墅村率属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西湖乡,古时西湖乡的桃墅村就是浮北的第一大集镇,整个街面上店铺林立,又称桃墅店,是古浮梁地区除景德镇之外的第二大商业重镇历史上称“桃墅镇”,抑或“昌北镇”。姓氏以“汪”姓为主,人口有3400多人,为浮梁县最多人口村委会。,茶园7000多亩,山高田少。
基本介绍
桃墅为桃花园别墅,地处皖赣交界,古代属于豫章郡管辖,居浮北昌江之源桃溪,古徽饶大道要冲,为宋、元、明、清代鄱阳至湖口、彭泽诸县商客骚人集散之驿站,“别墅林立,文人鹊起,凤浩蝉联,商铺皆满”,陶瓷茶叶贸易繁忙,号称“桃墅三千烟”。到了宋朝,“南有昌南镇,北有昌北镇”(宋朝,景德镇称昌南镇,桃墅称昌北镇),“三街四弄二槽门”,其规模之宏大、商贸之繁华堪称浮梁之首。到了元朝,浮梁有了“一桃墅、二江村、三港口、四勒功”的说法,可以想象当时的桃墅在皖赣经济贸易、军事、交通上的重要地位。
村里依然古树参天、枝繁叶茂。拥有全省最大的7棵大杉树和珍稀名木红豆杉。自唐以来,桃墅盛产茶叶、烟草、木材。明、清时茶号就有13家之多,年产茶叶5000余担,是古时浮梁县重点产茶区。桃墅至长江有一条茶马古道,旱路通徽州,水路通浔(九江)汉(武汉)通上海。
交通通讯
地处二省三县交界之地,道路四通八达,主干道为柏油路。距市、县只有78公里。两条高速公路(景鹰、景祁黄)穿行我村,距206国道仅2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高压电,村村通有线电视。积极扩大移动通讯信号覆盖范围,移动及联通网络覆盖率达50%。村里基本上都通了程控电话,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群众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现有景鹰(景德镇-鹰潭).、景黄(景德镇-黄山)高速通过,并建有收费站。
农特产品
由原以粮、林、茶为主导产业的单调格局发展为以茶、林、食用菌、野生蔬菜、粮食全面发展的大格局,实现了经济增长、农民增收。该乡的农特产品主要有茶叶、著名品牌有西湖珍芝,其中西湖珍芝曾获得省优称号和国际大奖,其次是香菇、木耳。
历史人文
五股祠堂
原位于浮梁县西湖乡桃墅村中部。1983年,整体迁建到博物馆。
汪氏五股祠堂,为汪氏家族第五分支建筑的分祠。建筑分门厅、享堂与后寝三大部分。整体造型的构部件,以“鱼龙吐水”梁柱支撑为例,整体上大刀阔斧,细部中丝缕入微,表现出一种难能可贵的艺术家豪放潇洒的创作气势。雕饰构部件数量的有限,使建筑装饰部位的选择性尤为突出,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性简朴特色。
桃墅汪宅
原位于市浮梁县桃墅镇镇内。上世纪八十年代整体迁建到博物馆。
明代崇祯年后期,前部有院落,主体建筑内,宅房居中,陪屋夹持两侧,其间及外侧封火式马头墙,前后封以硬山式封檐墙。宅房构架,采用“三间五架两层穿逗式”结构型式。建筑木雕、石雕等各式装饰,手法上由简开始转繁,题材的选择也开始突破花鸟虫鱼以及吉祥图案的局限。
苦菜公大宅
原位于市浮梁县西湖乡桃墅村,上世纪八十年代整体迁建到博物馆。
苦菜公,姓汪,幼时家境清贫,常以野菜充饥,故得俗名“苦菜”。其中年偶然在山野挖到黄金,则以此作本经营茶叶,逐步成为桃墅镇首富。致富后,周济在镇同族贫困人家,独力出资建造“汪氏楼下祠堂”,受到族人尊崇而被推选为桃墅镇府前汪氏宗族族长。后人尊称其为“苦菜公”。宅体木构架为“三间五架穿逗式”基本造型,为三层构造。是景德镇目前发现的唯一一栋明代三层构造民居建筑遗存实例。
启秀桥
启秀桥(俗称石桥下),建于乾隆年间,属我国典型的石拱桥,整桥长50米,宽10米,桥面全部用清石板铺成,桥下有个石柱子,柱子上有石帽、石篮、石画鹛,风一吹过似有音乐声起。
政务院奖状
奖状上写有“江西省浮梁县卫星人民公社桃墅大队:奖给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的字样,最后是周总理的亲笔签名,时间为1958年12月31日。据了解,当时浮梁主要产红茶,大部分销往前苏联,奖状可能是对“浮红”在中苏友好关系中所起作用的一种奖励。至今仍悬挂在桃墅村村委会。
姓氏族谱
汪华 汪氏第四十四世祖 ,生九子;
爽公 华公七子,生子二:处礼、处贵;
处贵 爽公次子,生子三 :可善、泰元、太照;
泰元 处贵公次子,生子二:仁素、仁恭;
仁素 泰元公长子,生子三:凤仪、凤思、凤林;
凤思 仁素公次子,生子四:文秀、文景、文相、文希;
文秀 凤思公长子, 生子二: 行璇、行节;
行璇 文秀公长子,生子七:说言、审言、谠言、直言、讷言、昌言、慎言;
说言 行璇公长子,生子三:咸、穆、晋;
咸 说言公长子,生子一:浚;
浚 咸公独子,生子四:师全、师保、师相、师儒;
师相 浚公三子,生子二:道真、道献,携子由歙县慈菰迁浮梁,为浮梁始祖;
道真 师相公长子,生子一:澄;
澄公 道真公独子,生子三:知游、知润、知济;
知济 澄公三子,生子五:廷冲、廷郎、廷敏、廷干、廷诰,知济居桃墅,为桃墅始祖;
获得荣誉
2023年3月,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