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目
汉语词语
案目是旧时称剧场中为观众找座位的人。
戏曲职业名称
职业名称。清末民初上海戏园中经营票务、服务等事项的人员称为案目,俗称接生意。清同治六年(1867)京剧南下后,上海的戏园业迅速兴盛起来。在各戏园的相互竞争中,推销戏票成为戏园经营的重要一环,当时除了在各大小报纸刊登广告及街头巷尾张贴演出海报外,还得依靠案目去做宣传、推销工作。按惯例,每家戏园一般有案目二十人,并以一人为首,称案目头。案目由案目头选用,他们要头脑灵活,善于辨貌观色,能结交各行业的头面人物及寓公绅士,每人还需交一百元押柜金,存于戏园老板手中。案目还可自雇伙计一至二人,伙计则需交纳押柜金二十元给案目。案目在戏园执业不取薪金,只是在出手戏票后交账时一律作九折计算,而案目之伙计每月由案目给工资五元,此外,交帐时可在票款中获百分之三的“贴水”。案目掌握戏园的全部戏票,他们白天走访老观众,送上戏单,还用小恩小惠结识公馆里的下人,敦请帮忙向东家作些宣传。开演前(白天十二时,晚上六时)案目则雁行鸽立在戏园门前,腋下挟着一卷戏单,兜揽生意,招呼熟客。其穿着,基本上是花呢或哗巩长袍,套一件黑缎子对襟坎肩,表袋上挂一条金链,头上戴一顶瓜皮小帽,或铜盆呢帽。生意好时,面上得意洋洋,对一般顾客爱理不理。遇着生意萧条,则换上另一副脸,变为温和客气。因案目于戏园经营关系极大,故老板不敢随意得罪。案目除了交押柜以作戏园资本外,老板有时邀聘名角,一时资金周转不灵,也要请案目帮忙暂垫。老板在向北京邀请名角前一般也要先听听案目的意见,并要为案目演一台义务戏,否则案目捏紧戏票不卖,使座上稀稀拉拉,演员及老板脸上均不光彩,俗语叫“拆台脚”。案目向老顾客收戏票、水果、于果、茶水等费一般一星期一次,也有一年三节才结算的,收费时案目往往以少报多。
现在
二十世纪初戏园改建成新式舞台后,案目在戏园中的作用和地位降低,那时案目均由台主选用,押柜增加至二百,收入改为票面的九五折,票款须隔日交清,不得拖欠。抗日战争爆发前,各戏院几经曲折逐渐以定点售票对号入座取代了案目制。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04-07 08:23
目录
概述
戏曲职业名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