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里白粉病是由桑生球针壳引起的、发生在
桑的病害。通常在枝条中、下部较老的叶上发生,而且常与污叶病并发为害,枝条上部的嫩叶一般不受侵害。受害桑叶背面有白色小霉斑,逐渐扩大,最终可布满叶背。霉斑表面呈粉状,后期霉斑上出现黑色小点,分别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和闭囊壳。
桑里白粉病病原为桑生球针壳(学名:Pbllactinia moricola (P. Henn.) Homma),属
子囊菌亚门真菌。
菌丝体不分枝,纵横交错。菌丝匍匐于叶背,以吸器伸入寄主细胞摄取营养,叶面菌丝垂直长出分生孢子梗,无色,具3—4个隔膜,顶端膨大成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多单生,无色,棍棒状,大小(60—86)微米×(19—26)微米。后期形成闭囊果,扁球形,直径183—283微米,周边具针状附属丝5—18根,有时多至32根。闭囊壳内具子囊9—14个。子囊无色,圆形,基部有短柄,大小(60—105)微米×(25—40)微米,内有子囊孢子2—3个。
子囊孢子无色或淡黄色,单胞,椭圆形,大小(30—49)微米×(19—26)微米。病菌除为害桑树外,还可侵染梨、枫杨、梧桐等。
桑里白粉病多发生于枝条中下部将硬化的或老叶片背面,枝梢嫩叶受害较轻。发病初期叶背出现圆形白粉状小霉斑,后扩大连片,白粉严重时布满叶背,叶面与病斑对应处可见淡黄褐斑,后期白色霉斑中出现黄色小颗粒物,渐由黄变褐,最后变为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闭囊壳。
桑里白粉病的病菌以闭囊壳在病叶或枝干上越冬,第二年夏季散出子囊孢子。病菌随风、雨传播至桑叶上侵入,经8—10天潜育产生白色病斑,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至晚秋形成闭囊壳越冬。条件适宜时,成熟的分生孢子经2分钟即发芽,形成菌丝,25℃经72分钟又产生分生孢子,一批分生孢子脱落后,隔3—5分钟又形成一批。当年病叶上产生的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扩大为害。
发病最适温度22—24℃,空气相对湿度在30—100%范围内孢子均能发芽,空气相对湿度70—80%最适。一般在秋季桑叶将硬时发病,以9—10月间发生最多。此外,桑叶硬化较早的品种发病较重;气温低的山区较平地桑园易发病;地下水位低、春伐系、过于密植或缺钾桑园发病都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