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溪村古民居建筑群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桥溪村古民居建筑群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桥溪村,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年—1619年),列入保护的单体建筑(遗址)共16处,其中客家传统民居建筑13座,清代乡村教育家塾1座,族塾1座及族塾遗址1处。
历史沿革
桥溪村于明万历年间(1573年—1619年)由徐姓人家开拓发展到徐、陈两姓同村,再因徐姓家族的落败,嗣后朱姓的迁入,现仅有陈、朱两姓同村。在人居建筑上,兴建了不同形制的客家古近代建筑十六座,其中堂横屋九座,杠屋四座,围屋一座,西洋式一座,混合式一座。
建筑格局
桥溪村古民居建筑群包括继善楼、仕德堂(含善庆楼)、朱氏祖祠、守庆公祠、世德楼、燕诒楼、慎安居、凌云馆遗址、宝善楼、桥溪小学(宝园)、宝善家塾、渊庆楼、宝庆居、逸庐、世安居、祖德居等单体建筑。村落面积约1平方公里。村中各种形制的古民居建筑,依山就势而建,风格各具特色。其中堂横屋九座,杠屋四座,围屋一座,西洋式一座,混合式一座。
桥溪村古民居建筑群主要集中分布在三个区域:一个区域是桥溪村北侧“生辰顶”和 “香炉峰”两座山体之间形成的一天然的内凹空间,“生辰顶”的山体向溪边延伸,为这一内凹空间起到良好的防风作用。这一区域内的建筑有:仕德堂、善庆楼、宝庆居、世安居、继善楼、逸庐、行庆楼和祖德居,共8栋。第二个区域是桥溪村南侧由“软风坳”经“义安寨”到“狮子滚球”的山体,靠近村口一侧地势相对平缓处成为桥溪朱氏先祖早期定居之所。这一区域有:世德楼、宝善楼建筑群(含宝园和宝善家塾)、慎安居和燕诒楼。第三个区域是“鸟鸦落洋”,此处有守庆公祠、朱氏祖祠。
桥溪村古民居建筑群在建筑营造上,除了留意建筑格局完整、空间通畅、居住舒适度高以外,还着意重要部位的装饰,提高对环境优美的要求。大量采用实木桶扇代替土墙,地面、墙裙做花纹图案,堂屋之间的连廊改为小天井,更加通风采光,舒缓了围龙屋堂屋建筑部分森严、冷峻、肃穆、神秘的气氛。天井地面以掩雨过道为界,各自取平。有的在掩雨过道前侧或后侧设琉璃空花影壁,造出横天井的层次深度,原本简陋之横屋成为宁静舒适之生活场所。天井下面设有暗沟和沉池,用以排出屋内雨水。此类天并不设任何附属设施,铺架8厘米厚天井板,延伸扩展堂屋的使用面积。特别是清朝中叶时期建立的善庆楼,打破常规,加建依山就势,无论在平面布局和立面构架上都与先建于明代的仕德堂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工巧自然。同时传统粤东地区的客家民居建筑形制,围龙屋中的“围龙”通常建在堂屋后面,形制为弧形周匝或方形周臣的“围龙”空间上有“化胎”(花胎)相隔,前低后高。在传统的客家围龙屋民居建筑中别具一格,俗称为“反围龙屋”。至清末民初,村内建筑充分运用壁面、木雕、石雕和线条、陶瓷制品等装饰门廊、檐头、内墙、柱础、山墙等处,主次分明,素而不赘,华而不浮。艺术装饰色彩鲜亮、题材广泛,这一时期建筑特色鲜明,多姿多彩,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主要建筑
继善楼由朱氏十八世祖琪源公等五兄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动工兴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落成。继善楼大门前,墙壁上土改时期留下的“不准地主恶霸抬头,只许穷苦人民翻身”的字样仍然清晰可见,红色的“公”、“忠”字则是文革时留下的历史印证。继善楼正门门联上书:“继志述事,善邻亲仁”。这幢楼是朱氏兄弟继先父维乾公在村中兴建宝善楼、宝善家塾后,为秉承父志而兴建的,“继善楼”也因此而得名。
继善楼大堂,有雕饰精美的门窗、廊柱。屋内有“羊城八景”。“朱氏先辈当年在广州、香港、印尼等地主要从事贸易和药材生意,他们把美丽的羊城八景画在家里面。”在“鹅潭印月”壁画上,刻画的是100年前广州白鹅潭一带的景色;“石门返照”,表现的则是位于西江与流溪河汇合处的广州市石井镇的繁荣景象。
继善楼二楼一处厅堂内,有近百只蝙蝠栖息于厅堂梁柱上。这里被称为“百福堂”,取蝙蝠的“蝠”谐音之意。这些蝙蝠在每年的3至11月居住在厅堂内,冬季才回山洞过冬。
守庆公祠,建于清代,由朱氏十三世袓守庆公(谥恂方)兴建。该祠占地面积24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平方米。该祠建成后未曾命名,守庆公(谥恂方)逝世后,朱氏后裔为纪念守庆公而命今名,门额署:守庆公祠。并作袓祠使用,代替了朱氏袓祠的房屋功能,成为朱氏供奉和祭祀先袓神灵和宗族举行重要民俗事项活动的主要场所。保存较为完好,2002年7月17日,公布为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祖德居,由朱氏十七世祖维乾公之长子汀源公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兴建,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竣工。座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335平方米,建筑面积210平方米。平面布局为“一堂横”横向方形,中轴对称。正立面为悬山式,石砌高台基,灰瓦面,夯筑土木石结构,依山就势,东面设悬山式斗门。该居装饰朴素无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十一月至国民三十八年(1949年),中共粤东地委机关设于此,并架设无线电台,印制机关报一一《群众报》等。仍保留居住的功能,保存较为完好。
文物价值
桥溪村古民居建筑群是客家装饰文化的浓缩,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和地方特色,具有历史、艺术的研究和保护价值,对现代客家民居的营造、装饰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保护措施
2002年7月,桥溪村古民居建筑群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桥溪村古民居建筑群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桥溪村。
自驾:
广州→广河高速→济广高速→长深高速(丙村出口)→S223省道→S224省道→梅县桥溪村景区
东莞→增莞高速→惠河高速→济广高速→长深高速(丙村出口)→S223省道→S224省道→梅县桥溪村景区
深圳→盐惠高速→惠河高速→济广高速→长深高速(丙村出口)→S223省道→S224省道→梅县桥溪村景区
潮州、汕头→汕梅高速→梅大高速(丙村出口)→S223省道→S224省道→梅县桥溪村景区区
公共交通:梅州市区坐17路公交车可到雁南飞茶田景区,也可到长教新村,再坐景区穿梭巴士即可到桥溪村古民居建筑群。
参考资料
环境格局.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22 15:1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格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