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万俊
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梁万俊是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是某试飞大队副大队长,空军特级试飞员。至2010年他安全飞行2300多小时,先后担任某重点型号飞机火控系统定型试飞,某系统飞机鉴定试飞等数十项重大科研任务,多次处置空中重大特情。歼20的首飞试飞员。
简介
梁万俊,1965年出生,四川广汉人,1982年,高中毕业的梁万俊参加空军招飞体检,和很多跃跃欲试同学的不同,身材单薄的他对自己当飞行员根本没抱多大希望。然而体检结果公布了,让他的老师和同学们感到意外的是全校通过体检的恰恰就是貌不惊人的梁万俊;更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12年后,这个毛头小伙子已经成为航空兵部队的一名副团长了。
2011年1月11日中国空军第四代战机歼20首飞成功,试飞员是梁万俊,而不是网络传说的李刚。
首飞后不久,有人通过微博谣传首飞试飞员是李刚,这个名字很容易和“我爸是李刚”这句带有贬义的网络用语联系起来侮辱中国试飞员,是带有恶意的谣传。随后,美国《航空周刊》通过中国军方人士证实,歼20的首飞试飞员是梁万俊。
相关事件
1998年9月,飞了13年战斗机的梁万俊来到空军某试飞大队,然而他没有想到,试飞的艰辛和风险超乎了他的所有想象。试飞不同于一般飞行,新型战机的研制定型,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试飞来检验设计标准,所以,每次飞行都需要试飞员将战机的技术性能飞到极限。这样一来,试飞员不仅要完成高难度、高风险的飞行科目,而且还要时常面对意外情况的发生。
2004年7月1日,经过一夜风雨之后,晴空万里。是一个难得的飞行好天气。梁万俊,空军某部特级试飞员,这一天一大早就来到飞机场。 下午1点09分,梁万俊登上了准备就绪的新型战机,他飞的第二个架次,飞行科目是发动机万米高空加力试验。飞机很快划出跑道,14分钟后,迅速爬升至12000米的高空,这时飞机距机场120公里,正当他做完第一组试验后,意外的情况发生了。
梁万俊:“起飞以后就向北爬高,直接爬到12000(米),距机场110公里,然后就回转。回转以后就向南飞行。开完加力以后我就发现, 功率箱油量它本来不应该动的,它在往下降。”
空军某部试飞大队大队长:“当时他报的油量是1800,因为它全部载油量是2900升,2900(升油量)起飞。那么我们飞到那个位置的时候,(油量)不应该少于2400升,那么它现在1800升。当时我就说,我说你让它关加力。”
梁万俊:“完了以后,2号监控室指挥员也在问我。当时他就问我,5v5是不是亮了?我说已经亮了。这时一号塔台也听到了,他说5V5亮了吗 ,我说是。”
空军某部特级飞行员:“它消耗的速度太快,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就意识到可能这个系统出了比较大的问题了。”
梁万俊接到塔台指令后,立即掉转机身,向机场方向返航,在返航的过程中,飞机漏油的情况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梁万俊:“这是在我这个对讲下降高度以后,然后我就看,主要是观察供油箱的油量,看这个供油箱油量一直在慢慢的减少,而且减少比较快,基本就从550升,下降到后边的129升,也就是400多升油,只有4分多钟。”
空军某部试飞大队大队长:“当时我就跟他说,赶紧把胶阀、直阀关闭再打开。他就打开。打开了以后,我问这个灯灭了没有,他说没灭,就两个告警灯,没灭。紧接着,他报发动引擎折了。”
从发现飞机漏油开始仅仅过去4分钟,人们还没来得及对飞机漏油做进一步的判断,飞机油箱内的油已经全部漏完,此时飞机的高度已从12000米降至4800米,飞机距机场20公里。飞机出现这么重大的故障,飞机失去了动力。而失去了动力,作为一个飞机来讲,八九吨、十来吨的一个金属物体,就成了一个自由落体。所有的人都认为飞机肯定回不来了。
那一个瞬间梁万俊至今还记忆犹新。“反正声音,就是我能听到的声音变小了。听到最后他就没声音了。原来我们座舱是密封的,但是我能听到一些发动机的声音,但是停了以后就听不着了。一般有动力的时候,我们下降,我们控制的话,你速度在500到600的时候,它下降率一般十几米,那么我这个没动力就是20多米,比正常的感觉就是你下降快。这个就是一个特殊情况,它确实是一个特殊情况,你紧张都没有用。紧张对我没有帮助。”
其实在梁万俊刚上航校时,他就被同学们公认为心理素质最高。从1982年高中毕业,招飞入伍,第一次上机飞行,他是班里没有呕吐的学员。从那时开始至今,梁万俊已安全飞行1800多小时,4100多架次。
对梁万俊而言,天空是美丽的,同时也充满着危险,从事飞行20年,尽管经历过很多突发事件,但这一次空中停车无疑是他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当飞机急速下降至4300米时,如果梁万俊选择跳伞,没有人会提出异议,但是他在瞬间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梁万俊说:“我是选择了迫降。因为我要把这个飞机带回去。”
选择了迫降就等于选择了危险,在世界航空史上,没动力的飞机迫降成功极为少见,梁万俊所要面对的困难可想而知,因为飞机不仅动力完全丧失,而且电能储备也是个未知数,如果飞机电能不够,带给梁万俊的就是机毁人亡。 这时,飞机距机场仅11公里,失去动力的飞机与机场是180度对角,如果要空滑至地面,就必须依靠电能调整飞机姿态,完成三转弯,把机身对准跑道。这时飞机的电能储备至关重要。究竟这个蓄电瓶能工作多长时间?一个根据实验数据,还根据当时搭载的用电设备有哪些,究竟能用多长时间?当时还没有很确切的数据。
“现在高度?”“高度4800。”
“你能看到机场吗?”
“我能看到机场。”
“迫降迫降!”
“明白了!”
当时选择迫降,梁万俊也不仅仅单凭勇气。他回忆当时的情况说:“能看见跑道也是一个条件,如果我看不见跑道,我就不知道迫降场迫降地带在哪儿,我就选择不了。如果你说有点担心,那就是在三转弯之前,我要进跑道。当时如果我落不进跑道,或者如果说我落跑道后边,或者落到前边,那么有可能出去或者掉跑道后面,就是你差那么一点掉跑道后边,你可能就在泥地了。”
在三转弯之前,梁万俊选择跳伞的最后一次机会,如果他选择跳伞仍然无可厚非,但是他放弃了这最后的一次机会,失去动力的飞机每下降一公里,每过一秒钟,哪怕万分之一的疏忽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人们不禁担心梁万俊能成功迫降吗?
空军某部试飞大队大队长:“三转弯你高度低于三千,可能我就考虑你转出去,因为这边全部都是密集区,往回转,转出去掉头,因为你回不来了,你进不来了,你必须调头。”
空军某部特级飞行员:“在此位置梁俊当时报告要求怕高度不太够,现在就报告说,要求试转弯位置向里面抹一点,就是向里面转一点。”
梁万俊:“当时为么我往里面转一点呢,往里面转一点,往里边靠了以后,我能再节约一点高度,因为当时确实没有把握,这样我有多余的剩余高度,我就更有把握了,进跑道。
空军某部试飞大队大队长:当时他到三转弯的时候,报的好像是3200。我说没关系,我说你速度是多少,他说当时速度是390,我说不行你推杆,我就告诉他,你推杆,保持速度420,因为420,是飞机滑翔最远的一个速度,然后我们就看到从机场,就看到飞机转过来了。”
13点38分,梁万俊操纵失去动力的飞机出现在机场上空,按照地面指挥员的命令,不断校正着飞机的高度和空滑速度。
“你正常放起落架对吧?”
“我准备正常放起落架。”
“注意检查液压,你放起落架的时候驾驶杆不要动,因为你电源有故障了,它电压不够!”
“明白了!”
“正常放起落架!赶快把起落架放下来!现在高度?”“高度1800。”
“距离?”
“距离是1公里。”
“两号检查他起落架放好了没有!”
“起落架放好了!”
“注意保持好速度!”
“明白!”
13点41分,在1100米高空中,梁万俊对准跑道,2分钟后,飞机在进入450米处,以超出正常近两倍的速度接地。
空军某部试飞大队大队长:“回来后来告诉他,现在你可以拉这个杆,飞机因为角度很大,正常是这样落地,那么他那个是属于这样落下来的。”
梁万俊:“他这个操作主要就是根据地面、飞行员的判断,根据地面飞机要走这个正常能够着陆的一个轨迹,飞行员根据判断,来操纵它,那么再同时指挥员又指挥提示,我基本上我每一个下一步动作,指挥员都提示到了”。
“保持速度!继续转!看到跑道转!很好,没问题,保持好速度!很好,拉平,呆住,呆住,呆住!柔和,柔和,柔和,好的!好放伞,放伞!好没问题,放伞,放伞!不行用应急,注意保持方向!轮胎爆了,注意保持直线,好的停住了,好的没关系,把所有电源都关了!”
“明白!”
13点45分,失去动力的飞机完成一系列接地动作后,平安着陆,此时距飞机出现故障整整8分钟。
“松了口气。我感觉这个特情,处置好了,保住了飞机。确实是如果我当时如果跳下去,这飞机肯定没了,但我把飞机停住了,把电门一关,松了口气 。在这之前,精力肯定是高度集中的。”
事后梁万俊平静地离开机场,这天晚上,他睡得特别香,第二天一早他又投入新的试飞任务。
颁奖词
2004年度感动中国颁奖词:鹰是天空中最娴熟的飞行家,但是他却有比鹰还要优秀的飞行技能。万米高空之上,数险并发之际,他从容镇静,瞬间的选择注定了这次飞行像彩虹一样辉煌。生死8分钟,惊天一落,他创造了奇迹,为你骄傲。中国军人,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梁万俊的故事
和孩子的故事
记者:试飞样机价值上亿元,出现险情精神压力可想而知。可是我们反复听当天你和地面指挥员的对话录音,好像跟平时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梁万俊:讲个小故事:我小孩刚出生才几个月,我抱着小孩下楼梯,不知怎么一脚踩空了,和孩子一起从楼梯上滚了下去。那一瞬间,我下意识地把孩子紧紧地抱在胸前,然后收腹、低头,顺势一滚……结果,孩子一点事也没有,还在我怀里睡着,我胳膊、膝盖都摔破了,血肉模糊,把我爱人和岳母吓得够呛。事后我和她们开玩笑说,作为试飞员,关键时候肯定什么也来不及想,脑子里的念头就是要保住“最重要的东西”。
和同学的故事
记者:我们知道,飞行员的淘汰率是很高的。当上试飞员,应该说是尖子里面的尖子,没有淘汰的危险了吧?
梁万俊:1982年,与我一起入伍的航校那批同学有100人,在飞行的只剩下两三人了,当试飞员的就只我一个。从这个数字看来,好像我是无数次淘汰筛选出来的,应该松口气了。但是,作为试飞员,飞的是最先进的科研样机,如果因为自己操作不当把飞机摔了,就面临着和飞机一起被淘汰,所以,我们试飞员有个习惯———每当遇到险情,当天的飞行日志,都是用红笔写的。
和战友的故事
记者:作为试飞员,要学习很多先进飞机的知识,这种学习在试飞中有什么意义?
梁万俊:我理解,作为试飞员,学习就是生命。这次处理特情成功,背后有一个关键环节。我上天之前,飞行高度有两个选择,一个是12000米,一个是10000米。当时我征求大队长雷强的意见,他考虑了一下说飞12000米。他这个选择,实际上为我在出现特情的时候赢得了2000米的高度,这样我才有足够的高度空滑回来。事后我想,大队长这个选择是随便说的吗?不是,那是他在对飞机性能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决策。所以说,作为试飞员,有时要求你了解飞机要比设计人员还要透彻。不学习怎么行呢?你到我们每个试飞员的宿舍看,飞机各种资料、图表从地上一直码到屋顶,我们都要把它们装进脑子里,到了要用的时候,就完全凭反射了。
人物评价
勇气
2004年的7月1日,成都万里无云,是个试飞的好日子。梁万俊登上国产某新机01号(枭龙)执行试飞任务。起飞一
切顺利,当他按规程做完动作后,突然发现飞机推力下降,油量指示有异。两分钟后,油表指针停在了0刻度。发动机空中停车,此时,飞机高度4700米,距本场20多公里。
“空滑迫降?”在这种情况下,对人的生命有极大的威胁。“跳伞?”遇到重大特情,飞行员可以选择跳伞,但科研新机关系着空军战斗力的提升,关系着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可能影响到一代战机的研制。梁万俊选择了空滑迫降。
在指挥员的引导下,梁万俊向机场方向飞去。梁万俊操纵飞机对正跑道,飞机以每小时361公里的速度风驰电掣般扑向跑道。塔台里一片寂静。
飞机以超出常规100公里的速度接地,刹车,放伞,轰鸣声中,飞机拖着两道长长的轮痕,在距跑道尽头300米处停住了。这惊天一落,堪称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
智慧
一名合格的试飞员,除达到飞行员的标准之外,还需要具备广博的工程技术知识和对机载数据采集及地面数据分析系统的掌握等其它素质。
梁万俊从事飞行20多年来,除了向身边的同志学习外,还啃下了数百万字的军事科技和航空理论书籍,写下了3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和飞行心得,并且有数篇文章在国内航空刊物上发表。
2002年,国产某新机01架试飞前,梁万俊作为试飞小组成员在参加完台上试验和再环试验后,感觉驾驶杆的横向控制难操纵。职业习惯告诉他,这不顺手的操纵或许就会延误战机,甚至会给飞行员带来灾难。梁万俊多方查找资料,提出调整的可行性建议。事后证明,就是这小小的改进,对改善飞机的操纵性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责任
对于2004年7月1日的那次特情,有人问他,为什么选择尽最大可能把飞机飞回去这个“最危险的决定”呢?梁万俊沉思片刻,说了一句让人刻骨铭心的话:“人在最关键的时候,要保住最重要的东西!”
随后,他讲了一个故事:一年春节,他和妻子带着刚满一岁的儿子去看望岳父母。他抱着儿子刚走到岳父母家门口,因走廊灯坏了,他一脚踩空,和儿子一起从楼梯上摔了下去。后来走到亮处一看,儿子没有丝毫损伤,而他的背上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膝盖上还受了伤。原来,就在滑倒的一瞬间,他本能地把儿子举在上面,自己的背部先着地了。事后,他开玩笑地对妻子说:“作为试飞员,关键时候肯定什么也来不及想,脑子里的念头就是,要保住‘最重要的东西’,关键时候对待飞机就要像抱着自己的孩子一样‘死守不放’。”
梁万俊说,谁都珍惜自己的生命,我也一样。但是,作为一名空军的试飞员来说,他的肩头可能承担的是一个时代,是历史的责任,是国家荣誉,是千千万万人的利益和希望。所以,对于试飞员来说,生命最有意义的事是成功。而成功需要勇气、智慧和责任。反过来,也正是勇气、智慧和责任,才使得试飞员拥有成功,也使得试飞员更好地保存了自己的生命。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8 15:20
目录
概述
简介
相关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