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祠堂,位于湖南耒阳市耒水东岸水东江、距耒阳大桥约500米处,
大革命时期,为湘南起义指挥部,与对面三顺寺、河西培兰斋、杜工祠等为耒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有联云: 耒水悠悠诉往事;古祠默默记当年。
基本信息
相传梁家祠堂始建于清同治年间,为一栋典型而又平凡的砖木结构的湘南民居,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梁家祠堂原为耒阳梁姓家族第二房的祠堂,也是梁姓家族拜神祭祖、议事聚会的地方。祠堂有两层楼高,占地500多平方米,大门前有两根粗壮的木柱撑起前檐,湘白玉门坎两边各有一个白石墩,外墙两边各立有高耸的山字垛。进入大门,祠堂内飞檐走壁,气势恢宏。 1926年6月北伐时期,叶挺率北伐先遣独立团过耒阳折东北伐时就经过祠堂。工农革命时期,耒阳农民聚集梁家祠堂,召开了水东江农会成立大会。尔后,还在祠堂前搭了戏台,唱了三天大戏,舞起了龙灯。此后,梁家祠堂为水东江农会领导机关。驻地流传一首民谣:
耒阳农民真大胆,
到处闹平产,
冒得真大炮,
松树挖甲眼,
冒得真步枪,
打甲团鱼钻,
松树炮,团鱼钻,
打得敌人冒地窜。
历史背景
1928年2月16口,湘南起义军来到耒阳,在朱德领导、耒阳农军配合下攻占了耒阳县城,并建立耒阳县苏维埃革命政权,成立中国革命军第四师,后朱德与耒阳县委研究决定主动撤出县城,向东转移到耒永县界上架桥和安福祠等地。耒阳党政军等领导机关,转移耒水东岸水东江一带,工农革命军司令部就设在梁家祠堂。朱德在梁家祠堂住了40多天,并将兵工厂设在祠堂对面三顺寺。相传朱德被祠堂大门上两副对联
“驱逐县团丁;
喜迎革命军。
横批:赤遍耒阳”
灭白匪缴枪炮敌人闻风丧胆;
打土豪分田地人民锣鼓喧天。
横批:革命到底
所吸引,引出一段革命佳话。在耒阳暴动前为农民夜校姐妹们讲课时,就显示了才女的才能,由她编写了的课文教材录了她写的一首诗:
如今世道太不公,
富的富来穷的穷;
富人高楼饮美酒,
穷人赤膊喝北风。
1929年3月,时龄40余岁的朱德,通过梁家祠堂这副对联,与家住耒阳城关南门九眼塘、任耒阳县苏维埃政府妇女部指导员兼县妇女界联合会主席、时龄24岁的伍若兰相识,祠堂对联是由伍若兰题写的,朱德很是欣赏,两人志同道合走到一起。才女伍若兰并以布鞋传情。相传伍若兰送布鞋给朱德,布鞋内藏有一首诗:
莫以穿戴论英雄,
为民甘愿受贫穷;
革命路长尘与土,
有鞋才好赴成功。
1929年12月底,朱德与伍若兰结为革命夫妻,并在梁家祠堂举行了简朴的婚礼,据说还遗留一副结婚对联:
深谷幽兰遥闻暗香结良缘;
翠冈红旗高奏凯歌传佳音。
结婚当天,耒阳风俗少不了闹洞房,留下一首打油诗:
兰子胡子成一对,
兰兰胡胡一头睡;
惟有才女配英雄,
各当各的总指挥。
朱德伍若兰这对革命伴侣由此从梁家祠堂率领湘南起义军上井岗山与毛泽东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1929年2月2日,朱德的妻子伍若兰在井岗山革命根据地为掩护朱德等军部首长突围,受伤被俘,被敌人解押赣州杀害。故朱德一生酷爱兰花,共栽培3000多盆兰花、并赋有40多首咏兰诗词,据说是思念爱妻伍若兰有关。如1988年12月25日原邮电部发行的T129《中国兰花》邮票“红莲瓣”小型张上的《咏兰诗》,就是节选1962年1月1日,朱德参观北京中山公园兰花展览,赋诗《咏兰展》:
“春来紫气出东方,
万物滋生齐发光;
幽兰新展新都市,
人人交口赞国香。
幽兰吐秀乔林下,
仍自盘根众草傍;
以使无人见欣赏,
依然得地自含芳。”
的最后四句诗,是由中国书法家沈鹏题字,来对伍若兰的怀念。
1963年,中共有关领导人给耒阳县委来函,请当地政府对梁家祠堂、培兰斋、三顺寺、杜工祠等一些朱德和工农革命军驻扎过的旧址作为革命纪念地加以保护和维修,并辟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08年11月下旬又留下一段“认亲”佳话故事,朱德时龄65岁的侄孙女朱玉珍、51岁的侄外孙女刘克明专程来耒阳,与伍若兰的亲侄子、年过半百的伍天晓,在培兰斋党史纪念馆“认亲”,两位朱德后人参观朱德办公旧址,并在伍若兰的照片前合影留念。此前,耒阳原政协副主席、文化局局长、著名作家许焕杰上书耒阳市委,提议将朱德率湘南起义军从耒阳上井岗山的城北路改为井岗大道、将伍若兰故居的金南路改为若兰路。并建议在水东江建好大革命纪念馆、起义群雕、红军军部、朱德与伍若兰结婚纪念地,将培兰斋、三顺寺、杜工祠等申报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力争梁家祠堂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梁家祠堂后面兴建一个革命广场和大革命纪念馆,并在耒阳大桥水东江地段上井岗大道旁修建朱德、伍若兰、刘泰、刘霞等革命者上井岗山的群雕,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