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广友(1901--1935)江苏盐城人,
淮剧四大名旦之一,艺名梁琴芳,小名“梁小晚子”。江苏盐城上冈人。梁广友被誉为江北戏“四大名旦”之一。据江苏戏曲志记载:何叫天的“连环叠句”,李玉花的“六字句”,梁广友发展了的“下河调”,何叫天、马麟童创唱的“自由调”,叶素娟创造的一字多腔的“大悲调”,都成为淮剧的传统曲调,传唱不衰。
幼年随舅父倪福康习做香伙“僮子”,又受韩德胜亲传,工青衣
花旦。十余岁参加“香火戏”与“三可子”演出。能自编唱词,颇受观众欢迎。
1916年来南方,演于苏州吉庆园,后应何孔德之邀来沪,在太平桥小菜场戏园首演民间小戏《种大麦》。梁将其舅倪福康传授的《孝灯记》唱本,编制成《观灯骂灯》以唱为主的独角折子戏,该剧唱词内容丰富,自盘古开天辟地始,历诉各朝故事及民间各行各业菜类,豆类,虫类与药草等名称,汇集成押韵的大段灯词,独唱一小时左右。梁有一条久唱不衰的好嗓子。而每段间隙皆获全场掌声。遂成梁成友的代表剧目。
30年代初,梁与谢长钰齐名,均入江北戏(那时淮剧还不称为淮剧)“四大名旦”之列。旧时代的戏曲艺人政治上无地位,生活上没有保障,梁虽为红角,但疲于繁重演出,劳累过度,患吐血重症,英年早逝,1935年殁于盐城上冈。
《骂灯》系《孝灯记》中一折,是一出不用弦乐伴奏的旦角清唱独脚戏。内容讲宋朝张天官之媳王月英因公婆逝世,丈夫赴试未归,二叔蒙冤被押囚牢,未过门的弟媳成凤英约定连夜探嫂。该剧描述月英前往街头观灯并等弟媳的情节。月英为使凤英行走方便,相劝观灯者散去,众不听,逼得月英无奈破口相骂,故以《骂灯》命名。此剧从“僮子”忏词中吸取了许多成套押韵的灯词,并独创出由【下河调】演变而成的【骂灯调】。其灯词内容自盘古开天辟地开始,经过兴周灭纣,直至宋代,编出一朝一代成套灯词,同时还有关于豆、菜、瓜、虫等富于生活气息的词句。尤其是观灯后的转骂,更是引人入胜,对天子皇帝、六部九卿以及三十六行的人等,唱出大段的生活词汇。“香火戏”以及“皮夹可”的草台班阶段,《骂灯》风行于时。此剧表演极为简单,以唱见长。梁广友演唱的王月英为正旦(青衣)行当,头包大顶,扎白绸,身穿白色素帔素裙,蓝滚边,白鞋,投袖折袖动作要求干净利索,朴实大方。尤其在唱的方面要有坚实的功夫,口齿清晰,快而不乱,能久唱不衰地坚持一个多小时的独唱。20世纪20年代末,梁广友初来上海凭此剧公演,一炮打响,遂成红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