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竹板歌
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梅县竹板歌因说唱者以竹板击节伴奏而得名,又称“五句落板”、“五句板”、“甲塞歌”,亦有称“乞食歌”、“叫化歌”,是梅县地区家喻户晓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梅县竹板歌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原地区的五句子,清朝末年随着客家人的迁徙沿赣南、闽西,流传到粤东客家话地区。最早竹板歌是以说唱艺人沿街乞讨、走村串户的卖艺形式出现,后来发展到唱堂会、公园定点说唱,解放后多由文化部门组织艺人进行加工艺术创作。
历史渊源
竹板歌是客家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因说旧时说唱艺人沿街乞讨,以竹板击节伴奏而得名,刚开始以走村串户的卖艺形式出现,后来发展到唱堂会,文化公园定点说唱,解放后由文化部门组织艺人进行加工艺术创作,形成了一种客家的文化艺术品种。竹板歌又称“五句落板”、“五句板”、“甲塞歌”,亦有称“乞食歌”、“叫化歌”。建国后才改称为“五句板”“竹板歌”。说唱艺人手执四块用苗竹精制的竹板,每块两指宽六寸长,其中一块有锯齿,是五句板说唱的主要伴奏工具。后来还加上胡铉和秦琴。每条歌曲以五句歌词为一个段落,每句基本由七字组成,唱腔比较固定简单。它具有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特点,演唱形式活泼多样,内容广泛,表演朴实,历来为群众喜闻乐见。
竹板歌是梅县地区家喻户晓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是可以寓教于乐的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客家艺术。竹板歌可以由单人或双人说唱,也可以多人演唱,手执四块竹板即席说唱,不用伴奏,不用受场地和时间限制,是一种非常灵活的民间艺术形式。又可以谱成新曲上大舞台演唱,一人或多人表演。目前主要知名艺人有:汤明哲、肖建兰、罗小红等。其中汤明哲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州客家山歌的代表性传承人,在“竹板歌”唱腔方面有特色,有创新,成为一种流派,已经出版竹板歌专著8本,竹板歌音像制品几十种。2002年中国曲协授予汤明哲“特别贡献曲艺家”称号。2004年广东省文化厅评为广东省优秀民间艺术师。
艺术特征
梅县竹板歌唱腔比较固定简单,以客家话语调、字音演唱。歌词以五句歌词为一个段落,每句基本由七字组成,内容清新、通俗易懂、妙语双关、形象生动;唱起来琅琅上口,音韵悠扬,声情并茂,优美动听。演唱者更可根据情景变化音调,从而唱出悲伤忧怨、慷慨激昂的各种复杂感情。歌唱内容主要为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或是民间故事的改编,传统唱本有《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四珍与赵玉粦》、《血掌印》等;现代唱本有《城里有个大姑娘》、《万古流芳》、《山村新风》、《山嫂办宴》等。
竹板歌基本是随客家人的迁徙而落地生根,记录了客家人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传统唱本多为民间故事改编、劝世文、虚玄歌等,如《十里亭》《高文举》《梁四珍与赵玉粦》,唱本有长有短,长篇多达几万字,往往一唱几个小时;新编唱本多融合客家本土故事、包含客家民俗历史,如《上夜三斤狗,下夜三伯公》《夸老公夸老婆》《山嫂办宴》《山村新风》等,篇幅较短,情节生动有趣。此外,不少竹板歌的唱本是即兴创作的,把现场所见、当时心情按照一定的韵脚,以竹板歌的形式唱出来。
梅县竹板歌表演形式灵活,可由单人或双人说唱,也可以多人演唱,手执四块竹板便可即席说唱,不用伴奏,不用受场地和时间限制;更可谱成新曲上大舞台演唱。竹板是梅县竹板歌的主要伴奏乐器,另还可配胡铉和秦琴。表演时说唱艺人手执四块用苗竹精制的竹板(每块竹板两指宽六寸长,其中一块有锯齿),通过敲击竹板进行伴奏。打竹板时讲究打得清脆、节拍均匀、重轻得体。弹秦琴和拉胡弦都讲究精巧的功夫,注重音准、节拍均匀、强弱有数,必要时也采用猛击、急杀等技巧。
代表作品
竹板歌说唱在梅县客家地区有较长的历史,解放前有五句板唱本《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四珍与赵玉粦》、《血掌印》等代表作;解放初期有《城里有个大姑娘》、《万古流芳》;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有曾上京展演的五句板说唱《山村新风》,20世纪九十年代有获得全国群星奖优秀节目奖的“山嫂办宴”。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梅县竹板歌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地方色彩浓郁,文学性较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竹板歌随客家人的迁徙而落地生根,其中包涵了客家的民俗历史,对研究客家的历史、语言、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传承现状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节奏转变,以及影视传媒、报刊报纸的普及,传统竹板歌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老艺人及观众逐渐老去,年轻一辈对竹板歌艺术已很生疏和冷漠,亟待抢救挖掘和保护。
传承人物
肖建兰,女,1947年生。从1966年参加工作开始,跟随多位民间艺人和山歌大师学习松口客家山歌、竹板歌、秦琴和打竹板技巧以及创作客家山歌。她能写、能唱、能弹、能演,熟练掌握各地山歌、竹板歌的唱腔。其演唱乡土气息浓郁,字正腔圆,优美动听;表演自然、诙谐有趣、形象生动极具吸引力;打的清脆、节拍均匀、重轻得体,被认为是竹板敲打和使用最灵活的艺人。一直以来,积极参与梅县地区中秋赛歌会、梅县地区民间艺术汇演等活动。曾多次代表梅县赴东南亚、港澳台等地进行演出与文化交流,促进了客家文化的弘扬,连结海内外客家人的乡情乡谊。同时积极开展传承活动,举办客家竹板歌唱腔培训班,至今参加培训的学员已达180人。近年来积极投入创作,编写山歌、竹板歌共80多篇作品。退休后,在梅县雁南飞山歌艺术团继续发挥特长,为客家山歌、竹板歌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后继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保护措施
2011年04月30日,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列入梅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02月21日,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入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序号10)
参考资料
梅县竹板歌.广东省文化馆.
梅县竹板歌.梅州市文化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27 13:05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