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艺术(梅庵琴派),
江苏省镇江市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古琴艺术据考古发掘的资料证实,古琴形制至迟到汉代已经完备。经历代琴人和文人创造性的发展,古琴艺术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
梅庵派古琴艺术起源于山东,清代嘉庆年间济南人毛伯雨总结古琴艺术经验,编成《龙吟馆琴谱》,这一艺术成果至清末民初为“诸城二王”所继承,并传授于王燕卿。后经康有为推荐,王燕卿到南京国立高等师范学校(现东南大学前身)教授古琴,培养出徐立孙、邵大苏等传人,并留下《梅庵琴谱》。
1929年梅庵琴社成立,对琴坛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镇江的梦溪琴社与合肥的梅庵琴社即分别由徐立孙的学生刘景韶、刘赤城所创建。
基本特征
梅庵琴派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有的艺术特点,主要可概括为三点:一是在演奏上重视技巧和节奏,强调音乐的旋律之美,特别是首创琴谱点拍的做法,能便于习琴者快速掌握乐曲节律,使得该派琴谱得以广泛流传;二是强调指法处理上要服从于琴曲内容的表现,同一指法在不同乐曲中用法不完全相同,关键在于深人领会、灵活掌握与融会贯通;三是注意吸取民间音乐素材,以浓郁的地方特色来增强艺术感染力,使古琴音乐成为了雅俗共赏的艺术。
代表作品
梅庵琴派流传下来的代表作品主要《平沙落雁》《长门怨》《关山月》(又名《玉关定》)《秋夜长》(又名《秋闺怨》)《挟仙游》《玉楼春晓》(又名《春闺怨》)《秋江夜泊》《捣衣》(又名《秋杵弄》)《秋风词》(又名《相思引》)《极乐吟》(又名《欸乃歌》)《凤求凰》《风雷引》《释谈章》《搔首问天》(又名《水仙操》)等。
传承保护
梅庵琴派是中国古琴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见证了近现代以来中国古琴音乐的流变趋势。尤其在琴学理念上倡导和崇尚开放性思维,尊重传统而又不为之所局限,一改文人琴乐中尚雅风气长期固守琴坛的局面,将生动的民间音乐元素引入古琴音乐,并且有效地吸纳西乐的合理因素,其浓厚的韵味、独到的审美品位,使传统的古琴音乐显现出鲜活的生命力。它的出现和存在不仅丰富了中国古琴音乐艺术宝库,也为古琴未来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当前,梅庵琴派一些造诣深厚的艺人年事已高,渐渐退出琴坛,能较好继承其琴艺的传人并不多,掌握古琴修复和制作技艺的琴家同样稀少,梅庵琴派的演奏技艺、演奏风格及相关艺术资料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
王冷泉(1807-1877年),山东诸城人,系燕卿曾祖辈,是梅庵琴派之始祖。
吴宗汉(1904-1991年),江苏常熟人,师从徐立孙学古琴,他首先将梅庵琴派传播于到由香港至台湾再到美国。
刘景韶(1903-1987年),江苏盐城人,1956年开始任上海音乐学院古琴专业教师。1986年创梦溪琴社。
王永昌,1940年生,古琴家,南通古琴研究会会长,1980年至1995年间担任南通梅庵琴社副社长。2009年被南通市列为梅庵琴派传承人之一。
徐毅,1955年9月生。徐立孙之孙,自幼爱好古琴音乐,2009年被确定为南通梅庵琴派传承人之一,现为南通梅庵琴社社长。
刘善教,男,汉族,1949年10月出生。2018年5月25日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传承人编号是03-0834。由江苏省镇江市申报。
近年来,梅庵琴派的保护工作得到了南通市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崇川区财政已按照阶段性工作要求,先期投入10万元用于调查建档、搜集整理等保护工作。如对琴人和琴社活动开展情况普查摸底,收集“梅庵古琴艺术”的珍贵历史录音资料,整理出版《梅庵琴派史料》《梅庵琴人传》《古琴家徐立孙先生年谱》《南通古琴史》等研究性专著。此外,还计划重新修订、出版《梅庵琴谱》并修缮徐立孙先生故居;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比较完整的档案和数据库;成立“梅庵派古琴艺术”传承人的认定和培训机构,通过资助手段来推动梅庵派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保护单位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镇江梦溪琴社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2015年2月26日,由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南通古琴研究会承办的“梅庵派古琴艺术”2015新春音乐会在伶工学社举行。
2019年8月30日,梅庵琴派同另外五大古琴流派参加由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乐器协会古琴研究会主办的“清泉阁‘瀚乐无疆——纪念川派古琴家顾梅羹先生诞辰120周年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