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石溪凫图
南宋马远创作绢本设色画
《梅石溪凫图》是南宋画家马远所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作内容
图绘梅枝斜出石上,左侧梅枝似夹石中穿出,上面梅枝似沿崖壁凌空悬挂,两处梅枝在江面上会聚,造成梅枝弥漫报春色:在梅花盛开的早春时节,舂水一湾,汀水盈盈,水中群凫飞集浮游,嬉戏于碧波之中:一只野鸭掠叫着扑打水面,胆小敏感的小鸭振翅欲飞,野鸭回过头来警惕地张望。
本幅款识:“马远”;鉴藏印有:“潞王之宝”朱白文、“茅林心赏”白文、“阿蒙”朱文、“于腾私印”朱文。
创作背景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人占了主导地位的朝代。由于赵匡胤立下“不杀文人”的规矩,赵光义又将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增加,使文人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各种文化活动也逐渐繁荣起来,山水画在宋朝也发展到日臻成熟的地步。北宋经济繁荣,南北统一,反映在山水画上,多以高山大川作为画面的主体,以全景式的构图来突出雄浑的气魄,山巍峨、江浩荡、花富贵,鸟亲切,都给视觉以强烈的冲击力及至靖康之变,金兵南下攻破汴梁,掳徽、钦二帝,高宗南渡,在杭州重建朝廷,画院虽然再次兴盛,然而跟北方的壮美山川相比,江南地区更多的是平缓的丘陵山地,那里河湖广阔,水波不兴,草木丰润葱郁,官僚士绅们在风光秀美的西湖周围兴建精致的庭园别墅,继续着优裕闲适的生活。画家们的注意力也渐渐从山川自然的野韵转移到了经过营造修饰的景物,他们的观察自然的方式从北方人的豪放转向了南方人的精细,由整体把握趋向深入细节,由远观转为近视,甚至深入其中。画家们眼中的取景框就好像是照相机的变焦镜头,把远处的山川不断拉近,最终截取局部成为一个特写式的画面,山之一角,林之一隅,在画家笔下都成了诗意盎然的意境深幽之地,《梅石溪凫图》就截取了这样一个特写画面。
艺术鉴赏
主题
这幅是一件花鸟与山水相结合的小品,即所谓“江南小景”的典型样式。画面摄取溪塘一角,红白山桃,斜出崖上;溪水清澈,涟漪晃荡;老小群凫,飞集游泳;春意盎然,一片生机。图中的山石以浓墨大斧劈勾皴点染,坡石则以淡墨勾染,野桃根干虬曲,俯伸的拖枝一直探向水面,似与群凫含笑呼应,显然是被赋予了人的情感色彩。
构图
马远善作边角之景,俗称“马一角”,往往画不满幅。此图为山水与花鸟结合小景,仅画岸石一角,春水一湾。此图剪裁十分新奇巧妙,在构图处理上体现了“马一角”的特点,画面四角,三面实一面虚。左侧与上方以山石布之,上不空天,下不留地,以水辅之,又有水天一片之感。斜出与吊挂梅枝又将水石自然地联系起来、溪水义从石缝中流出,始细窄迂回,随即变宽,形成宽广的水面,这种构图上的闭合与开放的对比,不仅造成形式上奇趣,也显示出画中诗意般的境色。
形象
在图中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色彩斑斓的群凫,在涓涓的溪水中或追逐嬉戏,或梳理羽毛,或振羽欲飞,左右呼应,顾盼有情,情态尤为生动。其中一只幼凫在母凫的背上,十分动人。群凫在空白的画面上,十分突出,主题在观者视觉中十分明显,并且觉得视野十分开阔。
技法
图中左边山崖陡立,山石之上苍苔斑斑,两株虬劲的老梅树一上一下,从画面左上角倒挂下来,红白相映,错落而开,俯仰成趣,彼此都斜拖着长长的枝权伸向水面。梅树枝干虬曲,取苍龙探海之势,画家常用这种笔法来画树枝,因此被人称为“拖枝马远”。
此画剪裁别致、构思新巧。图中山石以斧劈皴法画之,方硬峭拔,坚实而有力;花朵用色粉点染而成,尽态极妍,正是马家“宫梅”本色;所绘梅枝刚劲曲折,又有力度,用焦墨勾勒的树干,显得“瘦硬如屈铁”,与用笔轻快、毛羽松蓬的野鸭形成鲜明的对比;图中野鸭虽小,却勾染点簇,精细不苟,毛羽灿然,其灵活的身姿,或顾盼、或相呼、或理毛、或觅食,各具情态,显示了画家的写生能力。另外,画家用白色反衬出又圆又黑的鸭眼,突出强调小鸭子的天真无邪,加上神态各异而又前后呼应的生动造型,把群鸭戏水的场景表现得妙趣横生;而对水面的表现则以极其流利婉转的中峰运笔,勾勒出了由野鸭泛起的迂回、盘旋的涟漪,以及在微风吹拂下水流动着的柔柔波纹,显得十分细腻动人。画水,作者用淡墨勾勒的水纹,细软、柔和且有韵味,更增添了生命的运动感。溪口远石用淡墨渲染,与远景形成深远的空间效果。
构思
在此画中未见马远本人题款及印章,观者如不细心仔细看,就连画家的题名恐怕也不易找到,原来马远将自己的姓名以近似点苔的笔法藏在岩石左下部空白处,稍不留心就会让人误以为是点苔之笔,其构思的巧妙和独到由此可见一斑。
名家点评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潘耀昌:从这幅画上,可以看到马远在用笔和组织画面等方面的才能。画家用细笔中锋以流动舒展的线条表现涓涓涧水,偶然还有几个水的旋涡。一群野鸭,或在水中追逐嬉戏,或在梳理羽毛,或振扑翅膀,还有一只幼凫伏在母凫背上,整个鸭群描绘逼真,首尾的呼应处理十分真切动人。山石是用大斧劈皴写成,爽利峭劲,梅枝则用方折笔写出拖枝之势,显得纵横有致、苍劲老辣。
历史传承
此图原为山东人于腾收藏,1957年8月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该图经《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十九、《中国绘画史图录》上册、《中华五千年文物集刊·宋画篇》四、《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四、《宋代小品画》、《马远》、《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1期、《故宫博物院院刊》1982年第1期、《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晋唐两宋绘画·花鸟走兽卷》、《故宫书画》第8期、《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绘画编》三等影印;《中国古代书画目录》第二册著录。
作者简介
马远(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西南),生长于钱塘(今浙江杭州)。曾祖贲、祖兴祖、父世荣、伯父公显、兄逵,均为画院画家。他继承家学,历任光宗、宁宗朝画院待诏。擅画山水,取法李唐,能出新意,下笔道劲严整,设色清润。山石以带水笔作大斧劈皴,方硬有棱角;树叶有夹笔,树干用焦墨,多横斜曲折之态;楼阁大都动用界尺,而加衬染。多作“一角”、“半边”之景,构图别具一格,有“马一角”之称。又工画水,兼精人物、花鸟。与夏圭并称“马夏”,加李唐、刘松年,合称“南宋四大家”。存世作品有《踏歌图》《山径春行图》等。
参考资料
【马远梅石溪凫图页】.北京故宫博物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7 20:27
目录
概述
画作内容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