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公交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境内公交系统
梧州公交(Wuzhou Public Transport)是指服务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范围内运营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系统,为梧州主要公共交通方式之一,其首条公交线路开通于1959年12月。
历史沿革
民国17年(1928年),外地商人在梧州开办汽车行,在河东市区营运,因亏损次年停业。至民国26年,复设汽车行,年余停办。
1959年8月,梧州市交通公司成立,负责全市公共汽车、船营运业务;同年,从市炼钢交通指挥部调进2辆苏联吉斯164型货车代客车,12月调入松陵牌和松花江牌客车各1辆。
1959至1960年初,以货车代替客车营运,后由5辆汽车组成公共汽车队,开辟二中至钱鉴、 河西浮桥头至松脂厂等2条运行线路。营运年余,能源紧缺,为保城市交通事业的正常 运转,1960年4月~1961年4月,交通公司职工分批轮流到苍梧县山心乡的深山老林,伐木烧 炭,以木炭代替汽油,保持了2条交通线路正常运行。至1962年,年均行驶3.2万公里,年客运量127万人次。
1964年,开通中山路至倒水线,线长35公里。至1965年, 开辟线路3条, 站点50多个。
1967年,开通中山路至封川江口线(原12路线),线长24公里;1970年4月停运;1983年7月恢复运营,后又再次停运。
1968年8月,市交通公司革委会成立;受“文化大革命”干扰,部分线路一度停止营运
1974年,梧州公交线路发展到6条,线路总长84公里,站点78个。
1976年1月,市交通公司改称市公共汽车港口轮渡公司。
1978~1979 年, 先后开辟中山路至炭素厂、文化路至平浪、文化路至龙华、中山路至鸡爪山4条线路, 总长37.5公里。至1980年,有线路11条。
1979年8月,市公共汽车港口轮渡公司改组为市轮渡公司和市公共汽车公司。
1980年起,建立三级调度网络,建立线长调度负责制,分线路管理,改单向调度为双向调度,在主要线路增加班次。开设零时班车,设立区间车,实行送车上门,营运到厂。
1982年6月,开辟西江一路至龙圩(苍梧)线,是梧州市交通的主要干线,客运量占全市的1/3。
1984年9月,开辟了中山路至石桥、中山路至梨埠、 中山路至沙头3条远郊线,总长188公里。
1985 年,逐步形成全程车、区间车、跨线车、定点专港湾式公共汽车乘车调度站车、包(租)车等各种调度形式,以及增加后派车。同年,在河东区设立营运中心,加强城区线路和远郊线路的调度。
1989年年初,香港必达巴士股份有限公司赠送梧州公共汽车公司双层巴士汽车两辆投入运行
1996年,政府广场-钱鉴专线开通。1997年,延伸至新村;2003年6月,延伸至七中;2004年,延伸至红岭路总站,变更为20路线。
1988年,在各车队及市区主要线路始发站配置无线电对讲机。至1992年,基本形成了公司、车队、线路站亭三级无线电通讯调度网。1994年,在梧州大酒店对面建立“港湾式”汽车营运、调度站。停站不占车道,提高营运效率。
1994年,公司购置无人售票大巴、中巴23辆,在自治区内第一家实行无人售票制,在车前门旁设票箱,由乘客按价投币,既方便乘客,又提高客运效率。
2004年1月1日,公共汽车公司改制成为梧州珍宝巴士有限公司,改制后梧州公交数量成倍增加。
2008年9月10日,38路线(太阳广场-梧州职业学院)开通。
原43、45路线等6条线路开通。
2009年9月9日,火车站专线(现46路)开通。
2010年8月28日,43路线(义乌商品城-里新里)开通。
2012年9月,为方便村中学生上学,47A、B路线开通,龙新村村委会主任李业生个人出资2万多元作为亏损补贴。
2014年1月1日,根据上级部门对主城区与龙圩区之间的公交线路的批复要求,49路线开通;同月4日,48路线开通。
2018年5月17日,305路线开通。
2019年1月1日,粤桂试验区公交专线、西江机场专线(现梧州公交520路线)开通。同年6月1日,市城投在中恒体育馆举行重组金晖公交业务仪式。同年12月5日,梧州市公交一体化启动仪式在长洲岛竹湾公交总站举行,城建公交正式合并珍宝巴士,梧州正式进入公交一体化时代。
2020年1月11日,52路省际公交路线开通;同月21日,35路线恢复运行。同年5月1日,36路线(旺甫-仙人湖景区)开通运行。
2021年1月,开通苍梧县城乡公交。
2023年7月,旅游专线三路线开通
公交类型
票务指南
梧州公交平均票价2~5元(机场快线10元)并且支持全国交通一卡通、银联云闪付APP、公交IC卡、银联卡、微信小程序。
特色公交
“全国工人先锋号”
2016年,梧州公交12路线班组获“广西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2019年五一前夕,又被授予2019年“全国工人先锋号”。
为了让早起上班上学的市民能乘上车,12路线班组的公交司机必须起得更早,才能确保线路能准时准点发车。他们每天起早贪黑在城市中穿梭往返,为市民的便捷出行而辛苦工作着。这条路线是连接万秀长洲两个城区的重点路线,内练素质、外树形象是12路线班组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的‘法宝’。
省际公交
2020年1月11日,开通的梧州公交52路,由梧州南站为起点,终点在广东肇庆封开碧桂园,线路全程约50公里,票价为2元/人。该线路公交车行经梧州市区时,停靠沿线各原有公交站点,进入广东省封开县后,则设大旺、粤运封开客运站、封州广场、封开体育馆、封川车站等站点,全线共有站点36个,单程用时约1小时40分,其中梧州南站到蓝天港湾约35分钟,中山路到封开约1小时。
2021年,52路调整为:梧州四恩寺-粤运封开汽车客运站。
建设规划
发展智慧公交
梧州公交公司计划结合新增或优化的公交线路给配新能源公交车,把燃油式公交车逐步更新置换为新能源公交车,提升群众公交出行舒适度。同时,梧州公交公司建设一批城市公共汽车枢纽站场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方便群众就近乘车,优化换乘条件,从根源上解决配套公交站场缺失,制约公交健康发展的问题。公司还将加快推进“电子站牌”建设,依托城投集团“数字梧州”建设平台,打造“智慧公交”项目,届时全彩屏的“电子站牌”将实时显示车辆到站情况,更有利于市民乘车。此外,我市将不断优化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镇的公交线路,满足公众出行需求。
规划建设BRT
为了优化城市交通,市住建部门进行了快速公交系统的前期研究。2017年9月29日,市住建委网站发布公示《梧州市快速公交系统(BRT)前期研究》。公示显示,根据对梧州市的现状公交线路分布、城市发展趋势、未来公交客流需求水平、道路条件、交通拥堵情况等不同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规划了2条适宜实施BRT的走廊(近期规划),分别是BRT一号走廊和BRT二号走廊。此外,除了上述两条近期规划的BRT走廊外,远期还将规划新增6条走廊,以串联赤水片区、社学片区、龙圩南片区、城北片区以及粤桂合作片区。
未来发展目标
《梧州市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12-2030)》中指出,梧州市城市公共交通未来的发展目标是:中心城区构建以大运量快速公交(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和水上公交为辅助,公共自行车为接驳,多模式有持续竞争力的一体化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为梧州区域枢纽交通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资料
打造安全舒适便捷的公交出行.梧州零距离.2019-12-23
公共汽车_《梧州市志》.追学网.2017-11-17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4 23:3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