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形环棱螺
田螺科环棱螺属动物
梨形环棱螺(学名:Bellamya purificata)是田螺科、环棱螺属动物。壳梨形,坚厚;一般壳高31毫米,壳宽23毫米;螺层7层,螺旋部宽圆锥形;缝合线明显;壳面光滑,草绿色或黄褐色;体螺层和次体螺层具3-4条螺棱;壳口卵圆形,具黑色框边;外唇简单,内唇上方反折贴于体螺层上;脐孔线状;厣角质。
形态特征
梨形环棱螺是一种大型环棱螺,全体呈梨形。壳质坚实而厚。壳高可达39毫米,壳宽一般为24-26毫米。螺层6-7层,自上而下缓慢增长,缝合线明显。壳塔呈宽圆锥形,壳顶尖,各螺层膨胀,体螺层尤为膨胀。壳表面黄绿色或黄褐色,略光滑。在体螺层及次体螺层上常具3-4条螺棱,最下端的一条螺棱特别明显,幼螺的螺棱上长有许多细毛。
壳口呈卵圆形,常具有黑色框边。外唇简单,内唇肥厚,上方外折贴覆于体螺层上。为一角质薄片,卵圆形,黄褐色。脐孔明显。齿式为:3-1-3;2-1-2;2-12;3-1-3。
生活习性
梨形环棱螺群喜栖于淡水的湖泊、江河、池塘、沟渠或水田中。以宽大的腹足匍匐于水草上或爬行于水底,或附着在岸边岩石上。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具有耐旱、耐寒、耐氧的能力。梨形环棱螺的食物种类主要由藻类、小型无脊椎动物、有机碎屑和其它(包括高等水生植物碎片和难以鉴定的成分)4个大的类群组成。梨形环棱螺是一种迁移能力比较弱的底栖软体动物,与能够在水层自由活动的鱼类比较,其摄食能力较差;一些运动能力稍强的个体通过刮食,摄取那些着生的藻类,通过滤食摄取螺体周边的浮游藻类。
分布范围
梨形环棱螺是中国特有种,分布于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陕西、宁夏、新疆等省(区)。
繁殖方式
雌雄异体,繁殖期间雄性右触角变粗,形成交配器官。卵胎生,体内受精发育。仔螺长成后,陆续排出体外,在水中营自由生活。
主要价值
梨形环棱螺干燥贝壳可入药,名白螺蛳壳。四季采收,收集年久色白者,洗净入药。煅螺蛳壳:取净螺蛳壳,煅至红透,放凉碾碎。有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生肌敛疮的功能。可治热痰咳嗽、淋巴结结核、胃痛吞酸、溃疡、脱肛、烫伤等。
研究结果显示,在一个封闭的藻华水体里,投放梨形环棱螺能有效降低水体浮游藻类总量,但难以有效消减水体营养盐浓度;投放一定密度的铜锈环棱螺(Bellamyaaeruginosa)及梨形环棱螺有利于水体环境的改善,但对于水体总氮、总磷没有显著的去除效果。
梨形环棱螺肉可供人类食用,梨形环棱螺肉中水分含量为74.10-79.43%,粗蛋白为13.33-14.64%,粗脂肪为0.58-0.65%,灰分为3.07-5.25%;梨形环棱螺肉中含有16种氨基酸,包含人体必须氨基酸7种,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为35.95%。其产量比方形环棱螺(Sinotaia quadrata)大,为市场上销售及出口食品主要的螺肉。梨形环棱螺也可以作为畜、禽饲料及鱼类饵料。
新闻报道
2023年8月底,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BIF)发布了北京大学未名湖的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等四种淡水螺数据。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6 19:0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