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眼天牛
昆虫纲动物
梨眼天牛,拉丁学名,Bacchisa fortunei (Thomson), 属于昆虫纲,鞘翅目,天牛科,寄主有苹果、梨、梅、杏、桃、李、海棠、石榴、野山楂、槟沙果、山里红等多种林木果树植物。分布于东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江西、浙江、安微、福建、台湾等地。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10mm,宽3~4mm,体小略呈圆筒形,橙黄或橙红色。鞘翅呈金属蓝色或紫色,后胸两侧各有紫色大斑点。全体密被长细毛或短毛,头部密布粗细不等的刻点。复眼上下完全分开成2对。触角丝状11节,基节数节淡棕黄色,每节末端棕黑色。雄虫触角与体等长,雌虫略短,腹面被缨毛,雌虫较长而密,柄节密布刻点,端区具片状小颗粒。额宽大于长,密布刻点,粗细不等。前胸背板宽大于长,前、后各具一条横沟,两沟之间助中区隆凸,似瘤突,两侧各具一小瘤突,中部瘤突具粗刻点,鞘翅末端圆形,翅上密布粗细刻点。雌虫腹部末节较长,中央具一条纵沟。
卵:长约2mm,宽约lmm,长椭圆略弯曲,初乳白后变黄白色。
幼虫:老熟体长18~21mm,体呈长筒形,背部略扁平,前端大,向后渐细,无足,淡黄至黄色。头大部缩在前胸内,外露部分黄褐色。上额大,黑褐色.前胸大,前胸背板方形,前胸盾骨化,呈梯形。后胸和第1~7腹节背面及中、后胸和第1~7腹节的腹面均具步泡突。
蛹:体长8~11mm,稍扁略呈纺锤形。初乳白,后渐变黄色,羽化前体色似成虫。触角由两侧伸至第2腹节后弯向腹面。体背中央有一细纵沟。足短,后足腿、胫节几乎全被鞘翅覆盖。
生物学特性
此虫2年完成1代,以幼虫于被害枝隧道内越冬。第1年以低龄幼虫越冬,次春树液流动后,越冬幼虫开始活动继续危害,至10月末,幼虫停止取食,于近蛀道端越冬。第3年春季以老熟幼虫越冬者不再食害,开始化蛹,部分未老熟者则.继续取食危害一段时间,尔后陆续化蛹。化蛹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下旬,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化蛹盛期,蛹期15—20d。5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出孔,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羽化盛期,6月中旬为末期。成虫羽化后,先于隧道内停息3d左右,然后从隧道顶端一侧咬一圆形羽化孔出孔。成虫出孔后先栖息于枝上,然后活动并开始取食叶片、叶柄、叶脉、叶缘和嫩枝的皮以补充营养。
成虫喜白天活动,飞行力弱,风雨天一般不活动。交尾多在上午9时左右和下午5时左右,交配后3d左右开始产卵,成虫产卵多选择直径为15~25mm粗的枝条,或以2~3年生枝条为主,产卵部位多于枝条背光的光滑处,产卵前先将树皮咬成“三三”形伤痕,然后产1粒卵于伤痕下部的本质部与韧皮部之间,外表留小圆孔,极易识别。同一枝上可产卵数粒,单雌卵量约20粒左右,成虫寿命10~30d。卵期10~15d。初孵幼虫先于韧皮部附近取食,到2龄后开始蛀入木质部,深达髓部,并多顺枝条生长方向蛀食,间或向枝条基部取食者。幼虫常有出蛀道啃食皮层的习性,常由蛀孔不断排出烟丝状粪屑,并黏于蛀孔外不易脱落。随虫体增长排粪孔(或称蛀孔)不断扩大,烟丝状粪屑也变粗加长,幼虫一生蛀食隧道长达6~9cm,取食皮层面积达5cm2左右。粪屑常附于蛙道反方向,其长度与蛀道约等,越冬前或化蛹前常用粪屑封闭排粪孔和虫体前方的部分蛀道,生活期间蛀道内无粪屑。
防治方法
1.防治成虫:成虫羽化期结合防治果树其它害虫,喷施50%对硫磷乳油1500倍液,50%马拉松乳油,50%久效磷乳油及各种菊酯类等药剂的常规浓度,对成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防治虫卵:在枝条产卵伤痕处,用煤油10份配50%对硫磷乳袖或80%敌敌畏乳油1份的药液,涂抹产卵部位效果很好。
3.防治幼虫:(1)捕杀幼虫。利用幼虫有出蛀道啃食皮层的习性,于早晚在有新鲜粪屑的蛀道口,用铁丝钩出粪屑及其中的幼虫,或用粗铁丝直接刺入蛀道,以刺杀其中幼虫。 (2)毒杀幼虫。卵孵化初期,结合防治果园其他害虫,喷洒50%对硫磷乳油或马拉松乳油或久效磷乳油以及各种菊酯类农药的常规浓度,毒杀初孵幼虫均有—定效果。或用沾80%敌敌畏乳油20倍液的小棉球,由排粪孔塞入蛀道内,然后用泥土封口,可毒杀其中幼虫。
4.严格检疫、杜绝扩散。对带虫苗本不经处理不能外运,新建果园的苗木应严格检疫,防治有虫苗木植入。初发生的果园应及时将有虫枝条剪除烧掉或深埋或及时毒杀其中幼虫,以杜绝扩展与漫延。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东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江西、浙江、安微、福建、台湾等地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30 15:16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