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
元代王祯作品
《梯田》是元代王祯作品。
作品原文
梯 田[1]
世间田制多等夷[2],有田世外谁名题[3]?
非水非陆何所兮[4],危颠峻麓无田蹊[5]。
层蹬横削高为梯[6],举手扪之足始跻[7]。
伛偻前向防颠挤[8],佃作有具仍兼携[9]。
随宜垦斸或东西[10],知时种早无噬脐[11]。
稚苗亟耨同高低[12],十九畏旱思云霓[13]。
凌冒风日面且黧[14],四体臞瘁肌若刲[15]。
冀有薄获胜稗稊[16],力田至此嗟欲啼。
田家贫富如云泥[17],贫无锥置富望迷[18]。
古称井地富可稽[19],一夫百亩容安栖。
余夫田数犹半圭[20],我今岂独非黔黎[21]。
可无片壤充耕犁[22],佃业今欲青云齐[23]。
一饱才足及孥妻[24],输租有例将何赍[25],
惭愧平地田千畦[26]。
作品注释
[1]本篇为作者《农书·田制门·梯田》后所系。梯田,指在山坡上修筑而成的台阶形田地。
[2]田制:指田地的样式差别。等夷:等类。
[3]世外:指山里。名题:题名,起名字。
[4]何所:在什么地方。
[5]危颠:高山头。峻麓:险峻的山坡。蹊:路径。
[6]层蹬:层层梯蹬。梯削:横切陡削。
[7]跻(jī):登,升。
[8]伛偻(yǔlǚ):弯腰。颠挤:跌倒。
[9]佃作有具:耕作器具,指农具。
[10]随宜:因地制宜。垦斸(zhú):开垦掘翻土地。
[11]噬脐(shìqí):谓后悔不及。《左传·庄公》六年:“若不早图,后君噬齐(脐)。”(晋)杜预注:“若噬腹齐,喻不可及。”
[12]亟(qì):多次。耨:松土除草。
[13]十九畏旱:十之八九怕旱。思云霓:指盼望下雨。语出《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汉)赵岐注:“霓,虹也。雨则虹见,故大旱而思见之。”
[14]凌冒:顶冒。黧:黑黄色。
[15]臞瘁(qúcuì):疲劳瘦削。刲(kuì):割。
[16]冀:希望。稊(tì):一种形似稗的草,实如小米。
[17]云泥:比喻高下悬殊。
[18]锥置:立锥之地。望迷:指田地纵横连接,望不到边际。
[19]井地:井田。《孟子·滕文公》上:“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稽:考证。
[20]余夫:《孟子·滕文公》上:“余夫二十五亩。”(汉)赵岐注:“余夫者,一家一人受田,其余老小尚有余力者,受田二十五亩。”一说古代授田,每户以五口为准,授田百亩;超过五人者,称“余夫”(见《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半圭:二十五亩。《孟子·滕文公》上:“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
[21]黔黎:黎民百姓。
[22]可无:可是没有。
[23]青云齐:与青云一样高。
[24]孥(nú)妻:儿女、妻子。
[25]例:规程,条例。赍(jī):给,交纳。
[26]“惭愧”句:言平地千顷良田,自己得不到耕种,使全家受苦挨饿,觉愧对妻子儿女。
创作背景
作者在《农书·田制门·梯田》中介绍梯田后,曾有感叹:“其人力所致,雨露所养,不无少获;然而力田至此,未免艰食,又复租税随之,良可悯也。”此诗是这种感慨的进一步抒发,从各个方面具体细致地描述了农民开垦耕种梯田的艰辛及悲惨的命运。
作品鉴赏
作品可分三部分,开头至“佃作有具仍兼携”为第一部分。写梯田的高峻险陡,突出梯田耕种条件的极其恶劣。“随宜垦斸或东西”至“力田至此嗟欲啼”为第二部分,写农民耕种梯田的艰难,农民因地制宜开垦出田地,赶抢农时种上庄稼,不断松土除草,而梯田怕旱望雨,农民一年到头风吹日晒,疲劳瘦削,只能换来一点微薄的收成。“力田至此嗟欲啼”将农民付出巨大而收获微小的艰辛不易付以浩叹。“田家贫富如云泥”至结尾为第三部分,进一步写农民的悲惨遭遇。农民勤苦耕种梯田,经过万般辛劳收获的一点粮食,却要按例交纳租税,到头来还是家室空空,妻子无食,其境况的苦惨反映出社会的极端黑暗、不合理。
此诗饱含对农民疾苦的关注、同情,对其时社会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无地可耕,只得上山开筑梯田,以及赋税沉重等社会问题作了深刻有力的揭露,作品不仅在中国古代田制史研究上有史料价值,也有不容忽视的社会批判意义。
作者简介
王祯 (1271年-1368年),字伯善,元代东平(今山东东平)人。中国古代农学、农业机械学家。元元贞元年(1295年)至大德四年(1300年)曾任宣州旌德(今安徽旌德)及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县令。王祯在大德二年(1298年)制造3万余木活字,排印《旌德县志》100部。大约在元成宗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左右著成《王祯农书》或《农书》。《农书》末并附撰《造活字印书法》,记述其木活字版印刷术。
王祯的家乡,在元初已是封建文人荟萃的地方。早在窝阔台时代,万户严实就曾经在东平“兴学养士”,当时的名士,如李昶、王磐、徐士隆、李谦等都曾在东平先后设帐授徒,培养了一批为封建王朝服务的人才,著名的有徐琰、申屠致远、孟祺等人。其中孟祺在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曾任山东西道劝农副使,曾参与编写过《农桑辑要》一书。王祯可能受其影响而开始接触农学,他在《王祯农书》中曾引用许多《农桑辑要》的资料。 关于王祯的生平活动,有据可查的史料很少,史书有记载的是他做过两任县尹。一是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任宣州旌德县(今安徽旌德)县尹,在职六年;二是元成宗大德四年(1300),调任信州永丰县(今江西广丰)县尹。
王祯不仅是廉洁奉公的县官,而且是劝农兴桑、积极发展农业生产的农学家。他认为作为地方官,如果不熟悉农业生产,不懂得农业知识,就难尽到劝导农桑的责任。他不仅搜罗以前的历代农书,孜孜研读,而且经常注意观察各地的农事操作和农业机具,从而为他撰写农书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对那些只知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进行了无情的抨击:这些人自己都不懂“农作之事”,“安能劝人”。他们常以劝农为借口,前呼后拥地下乡敲诈勒索,名为“爱民”,实是害民。他还说,这些当官的只以“骄奢为事”,从来不想一想所享用的一寸丝、一口饭都出自“野夫田妇之手”,他们横征暴敛,尽力搜括民脂民膏来养肥自己。他的言行充满了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
参考资料
王祯.中华农业文明教育园地.
最新修订时间:2021-12-11 14:34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