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叶落地生根
景天科落地生根属植物
棒叶落地生根(Kalanchoe delagoensis)是景天科、落地生根属植物。茎直立、粉褐色。叶圆棒形,上表面有沟、粉色,有红褐斑。叶片交互对生,交叉排列成十字形。叶端锯齿上长有很小的幼株、落地后即可生根成活。
形态特征
株高40-100厘米,无毛。茎稍肉质,不分枝,绿褐色带紫褐色斑点。3片轮生或对生,细长棒状,长4-10厘米,宽2-4毫米,先端具3-5个羽状排列的小尖齿;齿隙生长小植物体,先端以下全缘,绿色带紫褐色斑纹;无柄。花序长大,顶生,长20厘米,聚伞圆锥状。花梗细长,花肉红色至深红色,长2-3厘米。花期从12月到次年3月。
产地生境
原产非洲马达加斯加。南非(林波波省、西北省、豪登省、姆普拉曼加省、自由州、夸祖鲁-纳塔尔省、北开普省、西开普省、东开普省)、埃斯瓦蒂尼(斯威士兰)、波多黎各、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巴哈马、哥斯达黎加、巴西、玻利维亚、澳大利亚(昆士兰、新南威尔士)、莫桑比克、牙买加、墨西哥、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吉尔伯特岛(塔拉瓦)、关岛、土阿莫土群岛塔卡波托环礁)、毛里求斯、留尼汪、马德拉岛、加那利岛(格兰加那利、耶罗、拉帕尔马、特内里费、夏威夷岛(考艾岛、瓦胡岛、拉奈岛、毛伊岛、夏威夷岛)、美国(佛罗里达州、德克萨斯州)、越南、津巴布韦、刚果民主共和国(扎伊尔)、安哥拉、直布罗陀、新西兰、马奎萨斯岛(华普)等地均有引种栽培。生长适温20-28℃。喜疏松的沙质壤土。喜干燥,喜光,非常耐旱,不耐严寒。
繁殖方法
棒叶落地生根不定芽。
以MS为基本培养基。①芽萌动培养基:MS+6-BA0.5毫克/升+NAA0.05毫克/升;②分化培养基:MS+6-BA1.0毫克/升+NAA0.1毫克/升;③生根培养基:1/2MS+IBA1.0毫克/升。培养基中附加3%蔗糖(生根培养基中为1.5%)和0.78%琼脂粉,pH5.8。培养条件为:温度(25±2)℃,光照强度25微摩尔/平方米/秒,日光灯补光,光照时间12小时/天。
取新鲜、带不定芽的叶片,用自来水冲洗其表面20分钟。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酒精浸泡30秒,无菌水冲洗1次,然后用5%的NaClO消毒10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4-5次,最后用消毒滤纸吸干外植体表面的水分。
切取叶片上的不定芽,以其作为外植体,接种到培养基①上。7天后外植体开始萌发,15天后外植体上有新叶长出。
将初代培养27天后的芽体接入培养基②上,3天后芽体出现萌动,基部迅速膨大。约17天产生大量丛生芽。30天后可转到培养基②中继代培养,20天后芽体进一步分化。60天后部分芽体可长至5厘米以上,增殖系数可达10以上。
将嫩茎剪成2-3厘米的小段,接入培养基③中进行生根培养,约5天长出不定根,12天后多数试管苗生4-15条根,生根率98%。
炼苗时先将封口膜打开一半,5天后将封口膜完全解开,使幼苗逐渐适应外界的环境。再过5天后将幼苗取出瓶,用温水轻轻洗净根部附着的培养基,移植到装腐殖质的小钵中,置于温室内,最初用塑料薄膜扣棚保温保湿,并注意遮光,经常通风换气。10天后去除塑料膜,自然光照15天后幼苗可正常直立生长,成活率为100%。
栽培技术
由于其耐旱性,棒叶落地生根非常容易种植,非常耐荫。它没有长长的根,可以轻松挖出。夏季可以种植在室外的大盆中,这样有利于它们在施肥的情况下快速长大。如在秋天种植时,需要将其放置在阳光充足且干燥的地方。第一次霜冻来临时,需要将其移入温暖的地方。在光照水平相对较低、凉爽且阳光充足的白天,更有利于花蕾的生长。一年四季都需要保持温暖的环境,但冬季仍应少浇水,以免在缺乏光照的情况下形成新芽。
主要价值
棒叶落地生根适于小型盆栽,供室内观赏,颇具情趣,是一种具有较高开发前景的观赏植物。
物种区别
与本种极为相似的在深圳公园中还栽培有燕子掌Crassula protulacea L.,区别点在于燕子掌的叶片顶端圆,花白色或淡粉红色。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31 16:5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产地生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