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尾褐鹟
鸟纲动物
棕尾褐鹟(Muscicapa ferruginea):体重9-16克;体长109-122毫米,是一种体型略小的红褐色。眼圈皮黄,喉块白,头石板灰色,背褐,腰棕色,下体白,胸具褐色横斑,两胁及尾下覆羽棕色。通常具白色的半颈环。三级飞羽及大覆羽羽缘棕色。虹膜褐色,嘴黑色,脚灰色。
形态特征
棕尾褐鹟雌雄羽色相似。前额、头顶至后颈暗灰褐色,后颈稍淡,到背、肩、翅上小覆羽变为红褐色,到腰和尾上覆羽更红亮呈栗色和栗棕色;尾红褐色,尾羽尖端较暗,外翈端部一半淡褐色,翅上中覆羽和大覆羽褐色,羽缘和尖端栗色,飞羽和初级覆羽黑褐色,次级飞羽具宽的栗色羽缘。眼圈白色或棕白色,眼先和耳覆羽混杂有茶黄色和灰褐色。颏、喉白色,胸棕色,羽毛中央褐色,在胸部形成很多褐色斑点;两胁和尾下覆羽栗色,腹中部白色。
虹膜暗褐色或蓝褐色,嘴黑色,下嘴基部较淡,多为淡黄色,脚棕褐色或肉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9-11克,♀11-16克;体长♂109-122毫米,♀113-120毫米;嘴峰♂8-10毫米,♀10-11毫米;翅♂69-72毫米,♀68-70毫米;尾♂47-51毫米,♀46-47毫米;跗蹠♂11-14毫米,♀12-14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1700米以下的山地常绿和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针阔叶林混交林和林缘灌丛地带,在西藏和喜马拉雅山地区,夏季可上到海拔2500-3000米的山地森林中。
生活习性
中国主要为夏候鸟,台湾地区为留鸟,海南岛为冬候鸟。4月迁至四川和北部地区繁殖,9-11月南迁。
除繁殖季节成对外,其他时候多单独活动,常停歇在开阔的树枝头或电线上,静静地注视着四周,当有昆虫飞过时,飞到空中去捕食,然后又飞回停落在原来的地方。性情较为安静、温驯而胆小。
叫声:轻柔的低颤音si-si-si。冬季一般无声。鸣声可能为粗哑的高音tsit-tittu-tittu。
主要以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昆虫和昆虫的幼虫为食,也吃蝗虫、甲虫、蜘蛛等其他无脊椎动物性食物。
分布范围
世界
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
中国
繁殖于台湾、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四川、云南西部及西藏东南部。冬季南迁,部分鸟留在台湾及海南岛越冬。于内陆稀少但在台湾甚常见。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营巢于树林中树上枝杈间,距地高2-15米,也在树洞和岩隙间营巢。巢呈碗状,主要由苔藓、地衣、蕨类和细根等构成。巢口大小直径为4-5.5厘米,高5-5.5厘米,深2.5-3厘米。每窝产卵3枚,卵天淡形色、被有细小的粉红色斑点,有的为淡石头色,被有淡红蓝色小斑点。卵的大小为17-18.3毫米×13-14.3毫米。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25 11:56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