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狸亚科是灵猫科下的一亚科。包括5属7种。分布于东南亚、南亚和中南半岛。苏岛花面狸属(马氏灵猫属)Macrogalidia仅1种,即苏岛花面狸(马氏灵猫)Macrogalidia musschenbroekii,特产于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
仅1种,即熊狸Arctictis binturong。分布于非洲东部丛林中。分布于东南亚,我国仅见于云南和广西。体长70~80厘米,尾长接近等于体长,体重8~13千克,为灵猫科第二大种类,雌性体形比雄性大出20%。形似小熊。尾端具缠绕性,能缠住树枝支撑身体觅食。毛被长而稀疏,粗糙而蓬松。绒毛长而呈波浪状。足垫大,几乎覆盖整个足底。栖于热带雨林和季雨林,树栖。夜行性。主要以果实、鸟卵、小鸟及小型兽类为食,尤喜榕树果实。在受威胁时会变得异常凶勐,而在开心的时候会发出咯咯笑的声音。常年可繁殖,每年2-3月发情交配,孕期2-3个月,一般5月中下旬产仔。一胎2~4仔,以2仔居多。幼体2岁性可成熟。寿命10~15年。我国熊狸的数量估计已不及200只,处于高度濒危状态,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仅1种,即小齿椰子狸Arctogalidia trivirgata。体型较小,体重1.5~2.0千克,体长40~50厘米,尾特长,明显地超过体长。除面部中央有一条细窄的白色纹外,面部再无斑纹。体背中至腰臀部有三条纵行的暗褐色条纹。从耳后至肩部有一条褐色颈纹,身体的其他部位均无斑纹。体背褐黄色,下体淡乳黄色,尾背中央黑色,脚趾和尾的后半部黑色。掌指(趾)所有垫叶的表面裸露光滑。腕垫狭长,与掌垫的联合长度等于或超过其宽度的两倍。主要栖于热带沟谷雨林和季雨林及其林缘灌丛和飞机草丛。夜行性,晨昏活动较多,地栖,亦可上树活动和觅食,以小鼠、两栖类、爬行类和昆虫等为食。分布于东南亚,我国仅在70年代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勐腊采获2个标本以及在勐腊、景洪勐养的收购皮张中购得3张皮,现估计已野外绝迹。
仅1种,即果子狸(花面狸)Paguma larvata。因面纹黑白相衬明显而得名“花面狸”,因在夏、秋季取食大量果实,亦称“果子狸”。体型似家猫而较大,四肢短,尾颇长,几乎等于体长,体长50~65厘米,体重4~8千克,尾毛紧贴,尾型细。广泛分布在亚洲南部各国,在我国可见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最北可分布到北京和山西大同,是中国灵猫科动物分布最北者。栖息在热带、亚热带的山林、灌丛地区。居住在树洞或岩洞中。昼伏夜出,晨昏活动频繁。善攀援,常在树冠活动。主要以各种浆果、核果为食,亦捕食小鸟、鸟卵、青蛙、小鼠、田螺、昆虫等。年初发情交配,孕期2个月以上。每年春末夏初在树洞内产仔,每胎2~3仔。果子狸在我国特别是在云贵高原及两广地区常被用以食用,“非典”(SARS)期间被一些不据确凿的证据证明病毒是由其传播,而遭到大规模宰杀。
有3种:椰子狸(棕榈狸、椰子猫、花果狸)Paradoxurus hermaphroditus、褐棕榈狸(杰氏椰子猫)Paradoxurus jerdoni、金棕榈狸(金椰子猫)Paradoxurus zeylonensis。分布于中南半岛、南亚和东南亚,我国仅有椰子狸,见于海南、云南、广西和四川。大小似小灵猫,但较细长,体长48~55厘米,体重2~3千克。吻较短,尾较长,约等于或大于体长,足部掌垫与糠垫相连,体背有5条显著的黑色纵条纹,体侧有黑斑点,故又称“花果狸”。栖于热带雨林、季雨林及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树栖。昼伏夜出,冬时偶也日间出没,多在树上憩息或攀爬。常成对在树上活动和觅食。食性杂,食物有鼠类、小鸟、蛇、蜥锡、昆虫、娱松等,也吃野果。每年产1窝,每窝3~4仔。为食用和毛皮而被捕猎,我国南方爱带皮吃其肉。在我国属于易危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