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点湍蛙
无尾目蛙科动物
棕点湍蛙为两栖纲、无尾目、蛙科动物。棕点湍蛙雌性体长74 mm左右,雄性较小。头长宽几相等;吻端较圆;趾间全蹼;皮肤较光滑,生活时整个背面及体侧为深绿色,具大小不等的棕色斑点。斑块的周围镶有浅绿色的细边;棕点湍蛙体侧有不规则棕红色小斑点;棕点湍蛙四肢有棕色横纹;腹面灰黄色。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四川。
形态特征
体侧有不规则棕红色小斑点:雌蛙的体长为74毫米左右,雄蛙的体长稍微小于雌蛙长。头的长、宽几乎相等,鼓膜很小不显著,鼻孔位于吻眼之间:没有犁骨齿:趾问全蹼:皮肤比较光滑,身体的颜色。一般为深绿色,分布着大小不等的棕色斑点,斑点的周围镶有浅绿色的细边:四肢有棕色横纹:腹面灰黄色。
前肢较长,前臂及手长约为体长之半;指长顺序为3、4、2、1,第一、第二指几乎等长而短于第四指,多数标本第一指指端略膨大,呈吸盘状,约与鼓膜等大,无边缘沟,少数个体有不明显的边缘沟,其余各指指吸盘大,均有边缘沟,腹面肉质垫明显;关节下瘤发达,有指基下瘤;内掌突呈椭圆形,无外掌突。后肢长,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前达眼部或鼻孔,左、右跟部重叠,胫长大于体长之半;趾端均有吸盘及边缘沟,趾吸盘小于指吸盘;除第四趾蹼达第三关节下瘤外,各趾均为全蹼,第一、第五趾游离缘及第四趾两侧缘膜发达;外侧踱间蹼超过踱长之半或几乎达到踱基部;关节下瘤发达;内踪突扁平,无外踱突;无跗褶。
生物学资料
该蛙生活在海拔2100~3200m的山溪中。白天成蛙多隐蔽在溪边石下 或土洞内,黄昏时多蹲在水中或岸边石上,受惊扰后立即跃人溪水中。该蛙的繁殖季节可能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蝌蚪多生活在流溪内石下。
生活习性
棕点湍蛙栖息于海拔2100-3200 m的山溪内。棕点湍蛙黄昏时多匍匐于溪边石上。棕点湍蛙5月开始产卵,卵呈团状,卵径4 mm。我国四川省有分布。
分布
棕点湍蛙(学名:Amolops loloensis)为蛙科湍蛙属的两栖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棕点湍蛙分布于四川等地。棕点湍蛙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四川。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24 20:26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