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背䶄的体型较粗胖,体长约100mm。耳较大,且大部分隐于毛中。四肢短小,毛长而蓬松。后足长18-20mm,蹠下被毛,足垫6个。尾约为体长的1/3,尾毛较短,与
红背䶄的粗尾相比明显地较为纤细。
棕背䶄额、颈、背至臀部均为红棕色,毛基灰黑色,毛尖红棕色。体侧灰黄色。背及体侧均杂有少数黑毛。吻端至眼前为灰褐色。腹毛污白色。
颏和四肢内侧毛色较灰,腹部中央略微发黄。尾的上面与背色相同,下面灰白色。冬毛和夏毛的颜色相似,但有的个体变异呈褐棕色。幼鼠毛色普遍较深。
棕背䶄
头骨较粗短,颅全长一般超过25mm。
鼻骨短,后端很窄。眶尖中央有一下陷纵沟可与红背䶄相区别。眶后突也比红背䶄明显。
顶间骨狭长,中间部向前突出。
腭骨后缘中央无下伸的2条小骨。颧弓中央部分明显增宽,与红背䶄迥然不同。
棕背䶄
臼齿比红背䶄略大,第1、第2上臼齿各有5个封闭的三角形;第3上臼齿有4个,但最后1个
齿叶常与前方的三角形相通,并向后稍微突出,故内、外侧各构成3个突出角,此点可与红背䶄相区别。棕背䶄的臼齿在幼年无齿根。
棕背䶄是典型的森林鼠类之一,栖息于
针阔混交林、阔叶疏林、杨桦林、落叶松林、栎林、沿河林、台地森林及坡地林缘等生境中。
棕背䶄夜间活动频繁,白天也偶有所见,不冬眠,居住在林内的枯枝落叶层中,在树根处或倒木旁经常能发现其洞口,有时还利用腐烂的树干洞作巢。冬季在雪层下进行活动,在雪面上有洞口,雪层中有纵横交错的洞道。
棕背䶄属杂食性,除植物外还采食小型动物和昆虫,其食性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夏两季,棕背䶄最喜食植物的绿色鲜嫩部位,此外,对纤维成分较高的植物,如
胡枝子、
北悬钩子的茎叶也都喜食;特别是在早春季节,棕背䶄还喜欢采食一些小型动物,如蛙类和
鞘翅目的某些昆虫。入秋以后,棕背䶄所喜食的植物绿色部分大多枯萎或枯黄.纤维化程度加大。因此,它们除采食一些残余的绿色部分外,多改变为采食营养成分较高的植物种子。冬季及早春除了吃种子以外,往往啃食树皮。采食时常攀登小枝啃食树皮和植物的绿色部分,有时还把种子等食物拖入洞中。
棕背䶄一般4-5月份开始繁殖,5-7月份为繁殖高峰期。年产2-4胎,每胎4-13只,平均6-8只。在中国东北
柴河地区,3月开始交配,4-6月份约有80%-90%的雌鼠妊娠。到4月下旬约有一大半进入第2次繁殖,一小半进入第3次繁殖,到6月份就出现进入第4次繁殖期的个体。在一般情况下,4月份开始繁殖,5-6月份繁殖力最高,到8月份繁殖基本停止,9月份仅能发现极少数的孕鼠,春季出生的幼鼠能在当年参加繁殖。因此,在棕背䶄的种群中,5月份以前以隔年鼠为主体,7月份则以当年鼠为主体,9、10月份几乎全是当年鼠。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