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顶树莺(学名:Cettia brunnifrons)为莺科,树莺属的小型
鸟类,体长10-11厘米。头部栗棕色;上体棕褐色,尾上
覆羽和尾羽棕色较显。下体污白,尾羽覆羽略带棕色。指名亚种头部栗棕,上体棕褐色;下体污白。滇西亚种头顶羽色更淡且鲜亮,上体较淡,尤其鲜亮。
虹膜浅褐色;上嘴浅黑色,下嘴肉黄色;脚肉白色;爪较暗。
棕顶树莺前额、头顶、颈栗棕色;上体羽毛逐渐变为棕褐色;翅与背同色;尾上覆羽和尾羽棕色较显;自鼻孔,向后延伸至枕部的眉纹,呈淡皮黄色;自鼻孔,穿过眼睛向后延伸至颈部的贯眼纹,呈黑褐色。头侧、耳上覆羽灰褐色。下体:颏、喉、胸灰色;下体中央几乎呈白色;两胁、尾下覆羽,腿羽略带棕色;翅下覆羽和腋羽白而杂有褐色。雌雄两性羽色相似。
中国西藏(南部偏东地区、昌都地区西南部)、甘肃(文县)、四川(万源、峨眉山以至西南部)、云南(贡山、龙川江与怒江间山脉、丽江、怒江与澜沧江间山脉)(
留鸟)。
繁殖期5-6月。营巢于海拔2700-4000米林下灌木,离地面50厘米高的矮树上。巢呈半球形,主要由草构成,内垫以羽毛。巢高17厘米,宽10厘米,开口于近颈部侧面,口径3.8厘米。每窝产3-5枚卵,一般为4枚。卵呈淡至深赤褐色,钝端有深色环斑点。卵平均大小为17.9毫米×13毫米。雌鸟承担主要孵化,雏鸟晚成性。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