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沼泽化
自然现象
森林沼泽化是陆地沼泽化的一种,由于森林的自然演替,采伐或火烧之后,减少了地面水分蒸发,又拦截了部分地面径流,致使土壤过湿,森林不断退化,湿生草类和藓类植物蔓延,森林最终演化成沼泽的过程。
介绍
在中国高寒山区森林带,特别是寒温带、温带的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带,常有面积不等的沼泽分布其间,有的镶嵌在林海中间,有的分布在林下,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和更新。 在一般情况下,森林是不易发育沼泽的,只在森林采伐迹地或火烧迹地才能看到沼泽化现象。因为树木消失后失去了巨大的吸水能力,破坏了土层的水分平衡,使土层过湿或地表积水,导致迹地沼泽化。在季节冻土时间长并有永冻层分布的山地,水分下渗困难,地表过湿,也容易引起林地沼泽化。林下沼泽或林间空地的沼泽不断向四周扩展,恶化了树木的生长环境,造成树木大量死亡而形成“站杆”,或因限制了树木的正常发育,出现树木枯梢、生长缓慢,变成矮小的“小老树”。这种现象,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都可以看到。
自然变化
存在泥炭化的土地长期过湿,在湿生作物作用或厌氧条件下进行的有机质的生物积累和矿质元素还原的过程。沼泽化土壤有机质多,植物养料的灰分元素缺乏,水分长期饱和,通气不良。排水可防止沼泽化的发生发展。中国沼泽发育过程,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主要有两种途径,即水体沼泽化和陆地沼泽化。
水体沼泽化过程
水体沼泽化主要是在湖泊中进行的,流速缓慢或停滞的小河也可能沼泽化。湖泊经过长期的泥沙淤积、化学沉积和生物沉积,湖水变浅,在光照、温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开始生长喜水植物和漂浮植物。由于死亡植物不断堆积湖底,在缺氧条件下,分解很慢,植物残体逐年累积而形成泥炭。随着泥炭的增厚,湖水进一步变浅,湖面缩小,最后泥炭堆满湖盆,水面消失,整个湖泊水草丛生,演化为沼泽。所以湖泊变成沼泽是自然演替的必然结果,它标志着湖泊的消亡。但是,由于湖盆特征不同和区域地理的差异,湖泊沼泽化过程也不完全一样。
缓岸湖泊沼泽化
沼泽化是从边缘开始的。首先在岸边浅水带生长挺水植物,因水深不同,挺水植物群落呈同心圆状有规律的分布,向湖心逐渐生长沉水植物。注入湖泊的水流所携带的泥沙淤积和死亡植物残体的堆积,使浅水带逐渐向湖心推移,沼泽植物也向湖心蔓延,最后整个湖泊长满了沼泽植物。例如中国小兴凯湖就是很好的例子,目前正处于沼泽化阶段。小兴凯湖南岸湖底坡度不大,缓缓向湖心倾斜,从岸边到湖心,植物呈有规律的分布:沿岸湿润地带为小叶樟群落,生长茂密,
多呈纯群落,水深10厘米以内地带,为苔草—小叶樟群落,有稀疏草丘;水深20厘米左右的湖滩,以芦苇群落为主,局部地段生长狭叶甜茅,呈斑状镶嵌在芦苇群落中间;在湖滩与湖心邻接的地方,风浪作用较大,泥沙在这里淤积,湖水变浅,甚至露出水面,生长了菰,湖心水深1~2米,生长了沉水植物竹叶眼子菜等。目前,湖滩不断扩大,芦苇、甜茅群落向湖心侵入,湖泊正在日益收缩。四川省若尔盖高原湖群区,浅湖沼泽化的植物带与小兴凯湖不同,在湿润的湖滩上,主要生长着苔草属植物,形成高大的团块状草丘;20~40厘米深度的浅水带,生长着杉叶藻针蔺挺水植物;超过40厘米深的地带,则生长着藻类和眼子菜沉水植物。西藏高原沼泽也有类似情况。
陡崖湖泊沼泽化
沼泽化是从水面植物繁殖过程开始的。在背风侧的湖面生长着长根漂浮植物,它们根茎交织,常与湖岸连在一起,形成较厚的漂浮植物毡,俗称漂筏。随着植物不断繁殖、生长,浮毡逐渐扩大,厚度增加,浮毡下部的植物残体,在重力作用下脱落湖底,年积月累,使湖底变高。浮毡布满水面,但与湖底之间尚存在水层,随着时间推移,湖底泥炭堆积愈来愈厚,直至水层消失,两者相接,湖泊最后演化为沼泽。漂浮植物毡布满湖面需经历长期的演化过程。初期由于风浪作用,往往使浮毡碎裂,小块漂筏像绿色小舟,随风漂游散布在湖中;沼泽化后期,各漂浮植物毡逐渐扩大,彼此结合,布满整个湖面,但在个别接触处还有局部明水,称为湖窗。此外,因漂浮植物种属不同,以及受其他因素影响而造成生长状况的差异,使浮毡厚薄不均,薄层地段人畜行走其上,有沉陷危险,在东北地区把这种现象,叫做“大酱缸”。当年中国红军长征走过的“草地”,有些沼泽就是“人陷不见头,马陷不见颈”的漂筏沼泽。
陡岸湖泊沼泽化虽然不及缓岸湖泊沼泽化普遍,但在中国东北和西南地区,以及西北内陆地区的一些湖泊都可看到。如黑龙江省抚远县境内的芦清河泡子,东岸发育着宽约5米左右的漂筏苔草浮毡,其下有泥炭堆积,中间为水层,人行其上此起彼伏。漂筏层表面无积水,脚踩处因承受压力下沉,湖水徐徐上升。云南腾冲县的北海,由苔草、鸢尾、睡菜和灯芯草形成的漂筏,宽约1000米,湖底堆积有泥炭;在湖泊边缘草根层与泥炭层相连,至湖心两者之间有2米多的水层,漂筏中间有明水湖窗。若尔盖高原沼泽区错拉湖西南岸的甜茅漂筏,目前正在继续扩展中。此外,人工湖泊——水库,也可以沼泽化,在岸边形成漂筏层。
陆地沼泽化过程
如果说水体沼泽化对生态环境的变化是由湿趋干的过程,那么陆地沼泽化恰恰相反,是在不断增强湿地生态环境。在中国,陆地沼泽化过程主要有两种。
草甸沼泽化
由于大气降水或河流泛滥地面季节性积水或土壤季节性过湿,发育了草甸植物群落。在地表水和地下水作用下,土壤孔隙长期被水填充,通气状况恶化,造成嫌气环境,并引起土层严重潜育化,死亡的植物残体在嫌气条件下,分解非常缓慢,使地表形成的草根盘结层加厚。草根层具有很强的蓄水能力,进一步加强了地表湿润程度,致使大量的喜湿植物侵入。随着沼泽化过程不断发展,土壤营养元素不断累积在未分解的植物残体中,使土壤灰分元素渐趋贫乏,要求营养成分不太高的沼生植物逐渐取代了湿草甸植物,最后演变成沼泽。如三江平原沼泽区,大部分沼泽是由草甸演替而来。由于地势低平,地表湿润,广泛发育了中生的草甸植物群落,盛夏季节,百花争艳,五彩缤纷,所以当地群众又称“五花草塘”。受地表季节性积水或土壤过湿影响,造成草甸过度湿润,喜湿性的小叶樟大量侵入,演替为以小叶樟为主的湿草甸植物群落,随着湿润程度增加,小叶樟又被苔草属植物所代替,形成以苔草为主的苔草—小叶樟沼泽,进一步发展,在平原区则形成毛果苔草沼泽。在若尔盖高原沼泽区的阶地上,也进行着草甸沼泽化过程,并堆积了泥炭层。由此可见,草甸沼泽化过程是草甸过度湿润,导致土壤严重潜育化形成的嫌气环境,以及植物残体强烈的蓄水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7 15:09
目录
概述
介绍
自然变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