棼丝
汉语词语
棼丝,汉语词语,拼音是fén sī,指乱丝。
解释
乱丝。
出处
《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晋·杜预注:“丝见棼缊,益所以乱。”亦作“丝棼”。
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立之朝廷,则乱剧於棼丝,引用驽庸,以为党援,而望风向草偃。”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使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棼丝之乱。”
宋·陆游《寓叹》诗:“俗心浪自作棼丝,世事元知似弈棋。”
《关尹子·三极》:“圣人道虽虎变,事则鳖行;道虽丝棼,事则棊布。”
宋·王禹称《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皇纲於是丝棼,黔首以之瓜割。”
明·宋濂《凤阳单氏先茔碑铭》:“掩耳不闻,乱如丝棼。”
明·梅鼎祚《玉合记·道遘》:“这相逢有缘,似环解重连,丝棼难断。”
何其芳《忆昔》诗:“善治棼丝除谬论,宛如今日著新篇。”
参考资料
棼丝.汉典.
典故.搜韵.
最新修订时间:2021-12-11 13:08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