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潮大桥(Jinchao Bridge),工程名为“榕江特大桥”,是中国广东省境内连接
汕头市与
揭阳市的过江通道,位于
榕江牛田洋之上,是
潮汕环线高速公路(粤高速S85)的重要节点和控制性工程,建成时为汕头境内桥塔第二高的大桥。
建设历程
2017年5月30日,金潮大桥开工建设。
2018年11月26日,金潮大桥完成南主塔塔柱第一节墩身右幅施工;28日,金潮大桥完成索塔第一节左幅塔身混凝土浇筑;29日,金潮大桥完成南主塔下塔柱第一节墩身施工。
2019年11月27日,金潮大桥南岸主塔中塔柱合龙;12月2日,金潮大桥北岸主塔中塔柱合龙。
2020年3月27日,金潮大桥主桥107号主墩塔区首片钢箱梁吊装完成;4月11日,金潮大桥主桥106号主墩塔区最后一片钢箱梁吊装成功;4月28日,金潮大桥南岸主塔封顶;5月5日,金潮大桥北岸主塔封顶;8月10日,金潮大桥主桥合龙;8月22日,金潮大桥南引桥预制梁架设完成,大桥全桥贯通;10月19日,金潮大桥完成沥青路面铺装;12月28日,金潮大桥建成通车。
桥梁位置
金潮大桥位于中国广东省,连接揭阳市榕城区、汕头市金平区与潮阳区;大桥西北方向距厦深铁路
榕江特大桥约8.1千米,东南方向距
牛田洋特大桥约7.9千米;大桥起于鮀莲互通,止于
潮汕环线高速公路揭阳联络线(粤高速S8511);大桥起讫桩号为K40+130~K44+970;途经金潮大桥的线路是潮汕环线高速公路(粤高速S85)。
桥梁设计
桥梁结构
金潮大桥主桥为半漂浮式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结构,管复合群桩基础、多边形承台,主墩为永久有底钢吊箱围堰。大桥南北岸各设置一座主塔,两座主塔均为钻石型混凝土结构;钢主梁为扁平流线型截面钢箱梁,分为榕江北岸常规引桥、北岸跨大堤桥、榕江主桥、榕江南岸常规引桥;斜拉索采用平行钢丝束,索塔锚固采用环向预应力形式、索梁锚固采用钢锚箱方案;北引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现浇连续刚构+预应力混凝土T梁;南引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梁横坡低处设泄水口,可将桥面的雨水排放至桥下的纵向排水沟。
设计参数
金潮大桥全长4840米,主桥主跨长度400米,主桥钢梁全长800米,桥面宽33.5米,铺装标准全宽30米,横向设置2%横坡,纵向最大纵坡为2.5%。主塔高146.9米,共有钢箱梁梁段63片,标准节梁段长14.5米,宽41.1米,最重梁段达350吨。斜拉索平行钢丝束13对104根。
建设成果
自金潮大桥开工建设以来,施工单位相继克服了主引桥深淤泥孤石岩层复杂地质、多处高墩、大角度索塔、潮汐影响水上作业等不利因素,并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确保各个节点目标的完成。
金潮大桥施工单位通过技术攻关先后解决了大吨位钢结构滑移、边跨钢箱梁变幅跨墩施工等难题;采取清单式管理,保证吊装、匹配、焊接、挂索、张拉及吊机前移等多项工序之间无缝对接;同时应用钢箱梁板单元机器人焊接、钢箱梁节段自动埋弧焊机等智能化设备,将梁段焊接时间控制在50小时之内,最终成功缩短了标准梁段架设周期,保障了在台风到来之前实现合龙。
金潮大桥主塔采用液压自爬模施工工艺,塔吊吊装及卧泵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
运营情况
2020年12月21日起,金潮大桥收费费率为0.6元/标准车·千米,1至4类客车的收费系数分别为1、1.5、2、3,1至6类货车的收费系数分别为1、2.1、3.16、3.75、3.86、4.09,专项作业车的收费标准参照货车执行。
价值意义
潮汕环线高速公路榕江特大桥建成后,将方便沿线汕、潮、揭三市群众的交通出行,进一步优化粤东地区高速公路网布局,加强
揭阳潮汕国际机场、
汕头港以及
厦深铁路潮汕站等综合交通枢纽的集疏运通道建设,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促进汕潮揭同城化、都市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汕头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