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寄生科
檀香目下的一科
槲寄生科(Viscaceae)是檀香目下的一个科。槲寄生,别名:北寄生、冬青、桑寄生、柳寄生、黄寄生、冻青、寄生子,为槲寄生属灌木植物,通常寄生于麻栎属、苹果属、白杨属、松属各树木,有害于宿主,茎柔韧呈绿色;叶呈倒披针形、革质、淡绿色,早春,叶间分出小梗,着生小花,淡黄色、单性、雌雄异株,果实半透明,呈黄绿色;果肉有黏质物,植物带叶的茎枝可供药用,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等功效,槲寄生提取物可改善微循环,其总生物碱还具有抗肿瘤作用,此外槲寄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被英国德鲁伊视为圣物,在英语里有特殊的寓意。
形态特征
槲寄生科植物为寄生植物半寄生植物灌木,但有叶绿素,叶对生;没有根,有吸器和寄主的软组织连接;花单性,雄花花被4,雌花3;果实为浆果。
半寄生性灌木、亚灌木,稀草本;茎具明显的节。花小,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无副萼,花被萼片状;花药一至多室,横裂、纵裂或孔裂;花粉粒球形。浆果,果皮的粘胶层位于维管束之内。
分布范围
槲寄生科有7属约450余种,广泛分布在全球热带和温带地区。
植物文化
植物寓意:常青的槲寄生代表着希望和丰饶。在英国有一句家喻户晓的话:没有槲寄生就没有幸福。 槲寄生,顾名思义,就是寄生在其他植物上的植物。它四季常青,开黄色花朵,入冬结出白色或红色的浆果,饮用它的果汁可以预防不孕症。 很久以前,人类的祖先就已经懂得用槲寄生果子的黏液来制作黏鸟胶,鸟儿就这样落入人们手中,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槲寄生在西方被称为“生命中的金枝”,但在北欧神话中却成为死亡的象征:奥丁和爱神弗丽佳的儿子——和平之神伯德,就是被邪恶之神洛基以槲寄生制成的飞镖射死的。弗丽佳悲痛的眼泪化解了槲寄生的邪恶,救活了儿子。于是她承诺,无论谁站在槲寄生下,都会赐给他一吻。这个神话演变成了西方圣诞节的传统:如有女子偶尔经过或站立于槲寄生悬挂的地方,旁边的男子便可走上前去亲吻她。西方人认为,这是两性结合、多子多孙的预兆。这也与古代凯尔特人的风俗一致。他们相信,红色的槲寄生果实是女性生命力的象征;白色的果实则代表了男性的生殖力;它们共同代表了原始的大地母亲。 根据传统,被人们视为避邪物的槲寄生,可以用来助孕、避雷;挂在房内能抵挡厄运和巫术,挂在门口则可以阻止巫婆登堂入室。槲寄生也曾被视为“万灵药”,非洲的一些部落会在打仗前佩戴以避免受伤。奥地利人将槲寄生放在门槛上以防止做恶梦。圣诞节来临时,英国人都会悬挂槲寄生的枝条,还将它放在枕头下占卜梦境。瑞典人用槲寄生枝作为寻找黄金矿脉的探测棒。在奥地利和意大利相邻的边境地区,一直流传着槲寄生能使人隐形的说法。
槲寄生是12月24日出生者的幸运植物,它的长青代表的是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再生能力。因此,据说受到它祝福的人将拥有超强的意志力、坚定的人生目标,可以抵御任何诱惑,面对困难不会轻言放弃;但有的人会因此而自满,这将会成为失败的导火索。
宗教圣物:被英国德鲁伊视为圣物。圣诞节期间,站在槲寄生下的人不能拒绝亲吻;互为敌人的人在槲寄生下相遇要互相拥抱并停战一天。传说圣诞节那天站在槲寄生下的女孩可以得到幸福。
北欧神话:在一个仲夏的午后,光明之神巴德尔做了一个关于“死亡”的恶梦,他的母亲弗丽嘉知道之后,惊恐万分,因为自己儿子的生命受到了死亡的威胁。 弗丽嘉要求世界上的一切向她发誓,保证它们永不伤害巴德尔,大千万物“弓箭”、“长刀”、“巨锤”、“匕首”都已立誓,甚至“花朵”、“疾病”、“石头”都已立誓。只有生长在英灵殿旁边的檞寄生没有被要求立誓,因为弗丽嘉认为它太弱小了。
弗丽嘉认为已经万无一失了,于是请来了诸神国度的众神验证誓言的效果。众神的一切武器果然都无法伤害巴德尔,甚至包括诸神最厉害的武器-雷神之锤。 生性善妒的洛基想给巴德尔点颜色看看。于是洛基幻化成女人来到弗丽嘉的宫殿,从弗丽嘉口中套出只有檞寄生没有立誓,因为它太幼小,太柔弱,没有力量伤人。于是邪神洛基唆使盲眼的黑暗之神霍德尔用檞寄生的尖枝投向巴德尔,檞寄生的尖枝便像长枪一样贯穿了巴德尔的胸口,巴德尔的雪白长袍立刻被鲜血染红了,而巴德尔亦气绝而死。
槲寄生在西方被称为“生命中的金枝”,但在北欧神话中却成为死亡的象征:主神奥丁(Odin)和爱神弗丽佳(Frigg)的儿子——光明之神巴德尔(Baldur),就是被黑暗之神霍德尔(Hoder)在火神洛基(Loki)指使下以槲寄生制成的飞镖射死的。弗丽佳悲痛的眼泪化解了槲寄生的邪恶,救活了儿子。于是她承诺,无论谁站在槲寄生下,都会赐给他一吻。这个神话演变成了西方圣诞节的传统:如有女子偶尔经过或站立于槲寄生悬挂的地方,旁边的男子便可走上前去亲吻她。西方人认为,这是两性结合、多子多孙的预兆。这也与古代凯尔特人的风俗一致。他们相信,红色的槲寄生果实是女性生命力的象征;白色的果实则代表了男性的生殖力;它们共同代表了原始的大地母亲。  根据传统,被人们视为避邪物的槲寄生,可以用来助孕、避雷;挂在房内能抵挡厄运和巫术,挂在门口则可以阻止巫婆登堂入室。槲寄生也曾被视为“万灵药”,非洲的一些部落会在打仗前佩戴以避免受伤。奥地利人将槲寄生放在门槛上以防止做恶梦。圣诞节来临时,英国人都会悬挂槲寄生的枝条,还将它放在枕头下占卜梦境。瑞典人用槲寄生枝作为寻找黄金矿脉的探测棒。在奥地利和意大利相邻的边境地区,一直流传着槲寄生能使人隐形的说法。
代表物种
槲寄生 Viscum coloratum (Kom.) Nakai
英文名:HERBA VISCI,别名:北寄生、冬青、桑寄生、柳寄生、黄寄生、冻青、寄生子,为槲寄生属灌木植物,通常寄生于麻栎属、苹果属、白杨属、松属各树木,有害于宿主,茎柔韧呈绿色;叶呈倒披针形、革质、淡绿色,早春,叶间分出小梗,着生小花,淡黄色、单性、雌雄异株,果实半透明,呈黄绿色;果肉有黏质物,植物带叶的茎枝可供药用,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等功效,槲寄生提取物可改善微循环,其总生物碱还具有抗肿瘤作用,此外槲寄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被英国德鲁伊视为圣物,在英语里有特殊的寓意。
形态特征:灌木,高0.3-0.8米;茎、枝均圆柱状,二歧或三歧、稀多歧地分枝,节稍膨大,小枝的节间长5-10厘米,粗3-5毫米,干后具不规则皱纹。叶对生,稀3枚轮生,厚革质或革质,长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3-7厘米,宽0.7-1.5(-2)厘米,顶端圆形或圆钝,基部渐狭;基出脉3-5条;叶柄短。雌雄异株;花序顶生或腋生于茎叉状分枝处;雄花序聚伞状,总花梗几无或长达5毫米,总苞舟形,长5-7毫米,通常具花3朵,中央的花具2枚苞片或无;雄花:花蕾时卵球形,长3-4毫米,萼片4枚,卵形;花药椭圆形,长2.5-3毫米。雌花序聚伞式穗状,总花梗长2-3毫米或几无,具花3-5朵,顶生的花具2枚苞片或无,交叉对生的花各具1枚苞片;苞片阔三角形,长约1.5毫米,初具细缘毛,稍后变全缘;雌花:花蕾时长卵球形,长约2毫米;花托卵球形,萼片4枚,三角形,长约1毫米;柱头乳头状。果球形,直径6-8毫米,具宿存花柱,成熟时淡黄色或橙红色,果皮平滑。花期4-5月,果期9-11月。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400(-2000)米阔叶林中,寄生于榆、杨、柳、桦、栎、梨、李、苹果,枫杨、赤杨、椴属植物上。
地理分布:中国大部分省区均产,仅新疆、西藏、云南、广东不产。俄罗斯东部,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化学成分:本品含三萜类化合物,有齐墩果酸、b-香树脂素乙酸酯(b-amyrin acetate)、内消旋肌醇(mesoinositol)。含黄酮类化合物,有槲寄生新甙Ⅰ,Ⅱ,Ⅲ,Ⅳ,Ⅴ,Ⅵ,Ⅶ(viscumneosideⅠ,Ⅱ,Ⅲ,Ⅳ,Ⅴ,Ⅵ,Ⅶ);4个已知化合物为鼠李秦素-3-O-b-D-葡萄糖甙(rhamnazin-3-O-b-Dglucoside)、高圣草素-7-O-b-D葡萄糖甙(homoeriodictyol-7-O-b-D-glucosiae)、鼠李秦素(rhamnazin)和高圣草素(homoeriodictyol)。另含磷脂成分。
药理作用:1. 对心血管的作用:鲜叶的乙醇浸液给麻醉兔、狗皮下注射,可使血压下降达1h以上。槲寄生注射液0.25g/100ml洛氏液对离体豚鼠心脏有扩张冠脉作用,也对抗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冠脉收缩;总黄酮12.5mg/kg静脉注射,对麻醉狗可明显降低动脉压,减慢心率;总黄酮20mg/kg静脉注射,使麻醉狗冠脉流量增加,冠脉阻力下降,并一定程度降低动脉压,减慢心率;总黄酮20mg/kg静脉注射,使麻醉狗冠脉流量增加,冠脉阻力下降,并一定程度降低动-静脉氧差和心肌耗氧量。
2. 对脑啡肽含量的影响:槲寄生煎剂5g/只灌胃,对脱氧皮质酮盐性高血压大鼠所出现的脑干、纹状体甲脑啡肽和亮脑啡肽含量的升高,下丘脑甲脑啡肽含量的降低,能使其恢复正常水平。
另外,还有抗血小板聚集、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性状鉴别:该品茎枝呈圆柱形,2~5叉状分枝,长约30cm,直径0.3~1cm;表面黄绿色、金黄色或黄棕色,有纵皱纹;节膨大,节上有分枝或枝痕。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黄色,木部色较浅,射线放射状,髓部常偏向一边。叶对生于枝梢,易脱落,无柄;叶片呈长椭圆状披针形,长2~7cm,宽0.5~1.5cm;先端钝圆,基部楔形,全缘;表面黄绿色,有细皱纹,主脉5出,中间3条明显。革质。浆果球形,皱缩。无臭,味微苦,嚼之有黏性。
药用价值
别名:冬青《东北药用植物志》,北寄生、柳寄生《中药志》,槲寄、寄生《陕西中草药名录》,黄寄生、冻青《全国中草药汇编》,台湾槲寄生(台湾)。
药材来源
考证:出自《东北药用植物志》。  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 (Kom.) Nakai带叶的茎枝。
产地溯源:主产于河北、辽宁、吉林、内蒙古、安徽、安徽、浙江、河南等地;此外,黑龙江、山西、江西、陕西、福建、湖北、江苏、青海等地亦产。
采收加工一般在冬季采收(河南、湖南则在3~8月采),用刀割下,除去粗枝,阴干或晒干,扎成小把,或用沸水捞过(使不变色),晒干。
参考资料
槲寄生科.中国自然标本馆.
槲寄生亚科.植物智.
槲寄生.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3 09:05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植物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