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继祖(1481--1558),字孝甫,号双岩,郓城县郓城镇南关人,明代中期著名大臣,为
樊敬曾孙。
樊继祖,山东郓城人。初任临颖(今河南省)知县,因御寇有功,提升为御史。奉命勘查庄田,清出被侵占民田2万余顷,权贵为之敛迹。又做河南副使、江西参政。在大同兵变时,任兵部左佥都御史,前往平叛。樊继祖擒其首恶,叛乱遂平,嘉靖16年(1537年)升兵部左侍郎,嘉靖19年(1540年)升兵部尚书。嘉靖22年(1543年),改工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封太子少保。在朝居官40余年,后辞官返乡,卒于嘉靖37年(1558年)9月5日,享年78岁。著有《双岩奏疏》、 《十友传》、《山海纪程》、《金丹集》等,流传于世。
正德十一年(1516年),因御寇有功,召为山西道监察御史,迁福建御史。不畏权势,直言敢谏,正德皇帝朱厚照不务正业,喜好游猎,继祖数次上疏或联名上疏劝皇帝罢游。在任监察御史期间,奉旨赴陕西洮州、河州、西宁、甘肃巡茶马,明令官茶贮边易马,严禁私商染指,数次上疏提出祛宿弊振茶马之法。 嘉靖二年(1523年),与
兵科给事中夏言等奉命勘查庄田,清出被侵占民田2万余顷,全部退还其主,权贵为之敛迹。嘉靖五年(1526年),历官河南按察副使、河南布政右参政,迁江西布政左参政(正四品)。嘉靖十二年(1533年)十月,大同兵叛,叛军杀死总兵李瑾,山西总督刘源清率军围困数月攻克不下,朝廷命樊继祖以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大同,前往平叛。继祖联合城内户部督饷郎中詹荣、都指挥纪振、镇抚王宁、游击戴廉等为内应,擒其恶首九人,“城中乃大定”,叛乱遂平。 嘉靖十四年(1535年),晋升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嘉靖十六年(1537年)五月,任兵部左侍郎,提督蓟州、山海等处军务,成为身负重任的封疆大吏。世宗敕谕:“今特命尔总督蓟州、山海等处军务,随意往来调度,各该将官悉听节制,……朝廷以尔素有才望,故兹简命,尔宜殚竭心力,务使兵威大振北虏……。嘉靖十七年十一月,奉敕总督营建昌平沙河行宫。
嘉靖十九年(1540年)秋,蒙古遣使请求开通大同边塞,遭到拒绝。十二月,兵部尚书张瓒病重,樊继祖代理兵部尚书。嘉靖二十年(1541年)七月,命樊继祖以兵部尚书出督宣府、大同等处军务,兼理粮饷,并悬赏购俺答汗、阿不孩首级。蒙古军遂大举内犯,俺答汗攻下石岭关,直扑太原。总兵丁璋、游击周宇战死,继祖却违抗圣命、不予支援。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夏秋间,蒙古鞑靼部落再次入侵山西等地。继祖率师抵御,怯懦避战,不敢迎敌,山西内地惨遭涂炭,尸横遍野,他还两次谎报大捷,遭到科道官员弹劾。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三月,改工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奉敕前往四川、湖广督采皇木,营建北京九庙及京城宫殿,全力督办,数万各类大木如期而至,特旨加封为太子少保(从一品)。 在朝居官四十余年,后辞官返乡,重修郓城南关之“雪霁草堂”。卒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九月五日,享年78岁。葬郓城樊林。
樊继祖戎马一生,大智大勇,有忧国忧民之心,力挽狂澜之才,是大明中期治国安邦之能臣。但面对蒙古入侵,畏敌避战,丧师失地,谎报军功,实在有负于朝廷的重托,成了他一生挥之不去的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