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培养
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提升创新素质
新模式培养中医人才
新模式培养中医人才
中医高等教育,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经开始,上个世纪50年代正式在国内开展,半个世纪以来,为我国输送了大量中医人才。今天,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时代的到来,中医高等教育中的各种矛盾凸显,培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不仅影响了用人单位的积极性,也造成很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在招聘会上,甚至出现过少数中医专科医院只要临床西医专业、不要中医专业学生的怪现象。 中医人才如何培养,一直存在争议,究竟怎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适应社会需求?尽管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就是对中医教育体系本身欠缺系统的研究,现在,就让我们来一一还原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中几个最为关键的环节。 删繁就简合理设置课程 前些时候,我们发现前来求职投档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其学习课程多达95门!显然,这些院校长学制课程的合理性设置值得探讨和商榷,即使是7年制的长学制,对于中医内科这样一门核心课程,150门多理论课时,却被压缩在一个学期内进行,周平均超过8~10学时。
模式培养
教育是一门科学,在中医高等教育过程中,哪些课程是必须的,哪些是可修可不修的,哪些是不一定需要的,应该有人做深入的研究。否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一门一门无序的被追加,最后肯定会消化不良。合理的课程设置,涉及到中医高等教育中基础与临床课程的比例、中医与西医课程比例、经典文献的课时比例等问题。
合理解决的惟一出路在于,面向高校出口,毕业生需求单位的需求和学生今后发展的需求。调整课程结构,精简教学内容。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验课时和临床实践的时间。删减重复,突出重点。从课程群建设角度,将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优化、整合,并且充分运用西医院校学科群建设的成就,设置好西医相关基础课程,做到减少重复,相互衔接,有机联系,达到整体优化,既让学生系统扎实地掌握中西医基础理论,又使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以接近和满足临床医院的要求。
整合优化基础理论学科群
与西医相比,中医学2000多年以来积累的丰富经验,多被用哲学思想“包备”的中医理论来描述。在中医课程体系中,一般把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这3门课程定义为中医临床基础课程,与中医基础理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理论对诊断有直接指导意义,而中医基础理论的许多观点,又直接基于病理诊断的反证。方剂与中药的关系,尤如西医中细胞与组织的关系,其紧密联系是不难理解的。中医诊断与方剂的关系,中医有以下术语来描述:从证立法(根据诊断确立治法),以法统方。总之,中医学的上述4门课程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也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体现。为了学好这些课程,搞课程群建设,研究探讨其间的内在联系,让不同教研室教师了解相关课程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适当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学习中医课程。
积极推广问题式学习新模式
在中医学临床前期课或临床课中,以病人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教学。通过问题病案的选择和设计;组织小组、分组学习;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活动汇报和总结评价反思等,以中医临床课程为重点,不仅实现与以往所教各基础学科之间的融合,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发展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对未来临床工作的适应能力。
国外现在较为流行的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是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它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基于问题学习中,学生们从开放性问题入手开始学习,旨在使学习者建构起宽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并培养学习的内部动机。
其实,我国传统中医师带徒的培养模式就是典型的PBL教学模式。虽然中医教育有其特殊性,但是让高等教育回到那个时代是不现实的。我们所能够做的,只能是发掘传统带教模式中的精华,用现代教学模式在大课题上重现。PBL成为中医临床教学值得推广的新模式。
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提升创新素质
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生命,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是我国当今改革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基础和核心。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除了优化必修课程外,还可开设《中医科研设计与统计方法》、《中医机能实验学》等创新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展示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的新思路、新进展、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适应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必须不停地学习和完善知识结构,学会应用各种新的有益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临床实践技能,使学生在继承中学习、在创新中超越。其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中医教学效果。
思维导图(mindmapping)又被译为心智图、心灵图、脑图,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巴赞(TonyBuzan)于1970年提出:它是在层级和分类的信息组织基础上,从中心主题通过特定的关联展开分支,由关键词或图形标识分支,并充分利用色彩和字体的变化将放射状思维过程和结果可视化的工具。其提出的基本前提是认为“大脑进行思考的语言是图形和联想”。实践证明,思维导图应用在中医教学中,能开发学生的大脑,充分发掘潜能,激发灵感与想像,使学生摆脱死读书、读死书的束缚,是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学习中医的方法策略,能更快更有效地进行课本知识的传授,促进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10-27 15:05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