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团,成立于1914年10月23日,团本部设在北海,并在西城旃檀寺成立办公处。袁世凯自兼团长,以曾任赤峰镇守使的陈光远为团副,王士珍、袁克定、张敬尧与陈光远均为办事员。模范团在袁世凯的倒台而瓦解。
历史沿革
在大元帅统率办事处成立以前,袁克定经常与德国丁克满少校、法国白礼苏中校等讨论军事学和训练新军的问题。在废省、废督计划遇到阻力的时候,袁克定向他的父亲建议在统率办事处直接领导下成立模范军,由大元帅兼任模范军军长。这个建议和清朝摄政王载沣集中兵权于皇室中央,组织禁卫军而自为统帅的目的是一样的。载沣组织禁卫军,其目的是把这个皇族军逐步发展起来,以便于逐步淘汰由汉族所统率的军队,加强满族对全国的统治力量。袁氏父子组织模范军,其动机则是为了削弱北洋旧将的兵权,实现中央军事集权,以便于造成袁家子孙世代相承的家天下。
以前北洋军的军官来源是天津武备学堂,这个学堂久由段祺瑞主持控制,所以袁氏父子打算另辟途径,用保定军官学校和陆军速成学校的毕业生为模范军的各级军官。军官学校也和武备学堂一样,是荫昌在清朝末年创办的。
可是袁世凯毕竟是个胆小如鼠的人物。他鉴于清政府组织禁卫军曾经招致北洋军的极大反感,因而弄得军事解体。他不能不顾虑到模范军的目标太大,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反感,初步决定改为模范师,最后决定成立模范团。模范团的性质与模范军有所不同,它是一个军官训练班的扩大组织,在这个组织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为模范军。袁派王士珍为模范团筹备处处长,直隶于统率办事处,这就是用北方人、用北洋派宿将主持军事以避免引起北洋军反感的一种做法。该团成立于1914年10月23日,团本部设在北海,并在西城旃檀寺成立办公处。袁世凯自兼团长,以曾任赤峰镇守使的陈光远为团副,王士珍、袁克定、张敬尧与陈光远均为办事员。
同月二十七日,保定军官学校第一期学生举行毕业典礼,袁世凯派陆军上将、公府侍从武官长荫昌为代表,到该校发给毕业文凭,每人赠军刀一把。用大总统的名义发给毕业文凭,其目的在于建立袁与毕业生的师生关系,这是封建统治者的一种典型活动,而赠军刀则是从日皇赐士官毕业生以军刀的办法学得来的。荫昌在这批毕业生中挑选了属于直隶、河南、吉林、奉天等省籍贯者二百八十人为“模范团”的中下士,其余派回本省见习,一律免其“觐见”。被挑选者都是北方人,可见袁世凯的地域观念还是很浓厚的。
模范团的士兵,由北洋军各师下级军官中抽调,驻松泸的第四师就被抽调了四百九十人。下级军官则由各师中上级军官抽派。袁世凯预定模范团分作五期训练,每期训练半年,可产生四个旅的模范军军官,暂以训练十个师的军官为目标。
袁世凯无论怎样忙,每星期一定要骑马来观操一次,召集军官训话一次。各级军官升级时一定要到总统府向袁叩头谢恩。被挑选到模范团受训的官兵一定要举行效忠宣誓。1915年1月13日,第一期全体团员到关岳庙宣誓,袁世凯派荫昌前往监誓。团副陈光远宣读誓词八条:“服从命令,尽忠报国,诚意卫民,尊敬长上,不惜性命,言行信实,习勤耐劳,不入党会。誓愿八条,甘心遵守,违反其一,天诛法谴。”每读一句,全体团员一定要高声附和一句。以前袁世凯在北洋练兵时,各营都供有他的长生禄位牌,军官教导士兵说:“袁宫保是咱们的衣食父母,咱们必须对他尽忠出力。”他又通过以上手续,以养成模范团官兵对他个人的盲目服从。
模范团第一期结业后,袁世凯就公开设立“新建陆军督练处”,并用拱卫军的名称代替模范军,成立了拱卫军步兵四旅,炮兵一团,骑兵一团,机关枪营一营,辎重营一营。全部军火都是事前在德国购来的。模范团第二期改由袁克定为团长,陆锦为团副,挑选一批中等以上学校学生与各师下级军官配合训练。由于参加了部分非军官出身的学生,程度参差不齐,所以第二期结业后,只能成立拱卫军两个旅。模范团在第二期以后,就因袁世凯的倒台而瓦解,拱卫军的名称也随之而消灭。原有第一期成立的步兵四旅改编为陆军第十一、第十二两师,师长为李奎元、陈光远;第二期成立的两旅改编为陆军第九师,师长为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