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鳍马面鲀
单角鲀科马面鲀属动物
绿鳍马面鲀(学名: Thamnaconus modestus)是单角鲀科、马面鲀属鱼类。体较侧扁,呈长椭圆形,与马面相象,一般体长12-29厘米。体长为体高的2.7-3.4倍,为第二背鳍起点至臀鳍起点间距离的2.9~3.8倍。体重400克左右。头短,口小,牙门齿状。眼小、位高、近背缘。鳃孔小,大部分或几乎全部在口裂水平线之下。鳞细小,绒毛状。体呈蓝灰色,无侧线,体侧具不规则暗色斑块。第二背鳍、臀鳍、尾鳍和胸鳍绿色。第一背鳍有2个鳍棘,第一鳍棘粗大并有3行倒刺;腹鳍退化成一短棘附于腰带骨末端不能活动,臀鳍形状与第二背鳍相似,始于肛门后附近;尾柄长,尾鳍截形,鳍条墨绿色。第二背鳍、胸鳍和臀鳍均为绿色,故而得名。
形态特征
背鳍Ⅱ,37-39;臀鳍34-36;胸鳍13-16;尾鳍1+10+1。
体长为体高2.7-3.4倍,为头长3.3-3.8倍。头长为吻长1.2-1.5倍,为眼径3.5-5.4倍。
体稍延长,长椭圆形,侧扁,体长为第二背鳍起点至臀鳍起点间距离的2.9-3.8倍。尾柄稍延长,侧扁,尾柄长为尾柄高1.5-2.5倍。头较长大,背缘斜直或稍凹人,腹缘斜直或在前部稍凹人,侧视近三角形。吻长大,尖突。眼中大,上侧位,眼间隔圆突,约等于或稍大于眼径。口小,前位。上下颌齿楔状,上颌齿2行,外行每侧3枚,内行每侧2枚;下颌齿单行,每侧3枚。唇较厚。鳃孔稍大,斜裂,位于眼后半部下方,鳃孔位较低,几乎全部或大部分在口裂水平线之下。
鳞细小,每一鳞的基板上有不少细长鳞棘;排成2行以上。头部鳞棘排成多行;躯干背部鳞的基板多为长椭圆形,鳞棘多行,多整齐地偏布于鳞的一侧;躯干腹部鳞的基板略圆,部分鳞棘作单行排列;尾部鳞小,鳞棘2行或单行,棘数少。
背鳍2个,第一背鳍具2鳍棘,第一鳍棘较长大,位于眼后半部上方,前缘具2行倒棘,后侧缘各具1行倒棘,棘尖向下或向外,每侧约24-26枚棘,头长为第一鳍棘长1.4-2.1倍,棘长为眼径1.9-3.0倍;第二鳍棘短小,紧贴在第一鳍棘后侧,常隐于皮膜下。第二背鳍延长,起点在肛门上方,前部鳍条高起,以第九至第十二鳍条最长,头长为最长鳍条1.6-1.9倍。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形,起点在第二背鳍第五至第七鳍条下方,前部鳍条也高起,头长为最长鳍条1.6-2.1倍。胸鳍短圆形,侧位。腹鳍合为1短棘,由2对特化鳞组成,连于腰带骨后端,不能活动。尾鳍圆形。
体蓝灰色。成鱼体上斑纹不明显,第一背鳍灰褐色,第二背鳍、臀鳍、胸鳍及尾鳍绿色。
生活习性
绿鳍马面鲀是外海暖温性底层鱼类,栖息于水深50-120米的海区。东海的马面鲀类常以本种为主,产量甚高,上海市场上也以绿鳍马面鲀为主,杂有不少黄鳍马面鲀。喜集群,在越冬及产卵期间有明显昼夜垂直移动习性。杂食性,主要摄食挠足类、介形类、端足类等浮游生物,并兼食软体动物及底栖生物。
分布地区
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沿海;在中国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及台湾沿海。
繁殖方式
产卵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卵黏性。一般体长180-280毫米。渔期以3-4月的越冬和产卵前期的渔群最为密集,形成渔发旺汛。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无危(LC)。
主要价值
绿鳍马面鲀鱼肉细嫩,蛋白质含量高,是一种营养丰富,大众化的水产品。一般剥皮后鲜食或腌制。绿鳍马面鲀为中国沿海海洋捕捞的重要对象,产量大,年产量达数万吨,已成为中国海洋主要的经济鱼类之一。绿鳍马面鲀的肉、肝、皮具有药用价值。肉甘平,可解毒止血、健脾消食。绿鳍马面鲀的肝可提制肝油,配给适量的维生素A,可制成清鱼肝油,作药用。绿鳍马面鲀的皮可炼制明胶。明胶可制作成药用胶壳和填充剂。绿鳍马面鲀的肌肉和肝脏中还含有大量具有降血压功能的牛磺酸,含量高达196毫克/100克,高于一般鱼类,仅次于甲壳类动物的含量。
食物营养成分
参考资料
Thamnaconus modestus.takuyamorihisa.
绿鳍马面鲀.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1 23:3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