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优是指假如在某些特定情形下不可能达到最佳的结果,而次优的方案通常并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最优方案,而是同等程度地偏离各种条件下的最优。这是一个一般性的陈述,对所有的社会科学都适用。而它对经济学特别是公共政策和福利分析领域更是有着某些重要的意义。
次优的应用
次优概念应用的两个主要领域是一般均衡分析和福利经济学。
传统的一般均衡模型描述了一个市场体系在特定的相当严格的条件下是如何自动实现经济有效的资源配置的。由亚当·斯密首次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模型,对市场体系的运行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但是鉴于达到其最优方案所必须满足的约束条件,它对于公共政策来说并不像一份指南那样管用。最早提出的表明传统的竞争模型是如何以及为何产生非最优结果的正式理论之一把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产品的标准化问题上,并且提出,尽管产品差异在一般均衡中导致了技术和配置的无效率,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产品差异引起的产品的多样化的价值可能比效率扭曲的成本更大,但是这一理论的问题在于“可能”这个词。我们没有办法事先知道是否收益会比成本更大。
然而只是简单地说明一个包含差易差异的市场均衡在社会意义上可能和一个没有差异产品的完全竞争均衡一样合意并不十分有用。在存在阻止达到最优方案的约束—这里指的是产品的差异和由此而来的无效率—的情况下,次优的概念涉及如何在给定的情形下形成一套决策方法来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
次优的概念应用得更广的一个经济问题是垄断力量的存在。微观经济模型很清楚地表明,只有当所有的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的时候,个体卖者和买者的自利市场行为才会自然地导致资源配置的经济有效。广为接受的观点是:在该体系中,任何市场的任何卖者或买者所具有的市场势力——也就是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都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并产生相对无效率的均衡。在这一情形下,次优概念表明,一般来说,次优的方案并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那个难以实现的最佳结果的竟争条件,从经济效率标准的基础上来说,这样做也不是必要的。换句话说,在尽可能多的市场上引入尽可能多的竞争并不是必须的。可以证明,所有的市场上卖者和买者具有相等的垄断力量的情形下的结果和完全竞争市场下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完全竟争市场不过是所有的卖者和买者的市场势力都相等并等于零的一种特殊情形。但是在相同市场势力的情形下还会产生一些其他的后果,所以平等地分配“相互抵消”的市场势力的方案只是次优,不如零市场势力方案。经济有效的分配只是许多可能方案中的一种。上述情形中的社会问题是给政策制定者们设计一套决策方法。以保证在许多可能结果中,想要的结果会出现。
例如,一个拥有大量工人但只有一个雇主的劳动市场——存在大量工人意味着该市场在工人一方是完全竞争的——可以证明,这种情形下决定的就业和工资水平都会比雇主方面也是完全竞争市场所决定的低。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组织该市场上的所有工人成立一个工会就可能达到次优的方案,该工会被授权可以为工人做所有劳动市场上的决定,但不能强迫工人去工作。在这种所谓“双边垄断”的情况下,一个可能的结果——在一些现实的假设下可能是一个可行的结果——就是其就业和工资率可以和竞争市场的相同。这里的问题和刚才提到的一样,就是要设计一套使得经济有效的结果——或者其他社会需要的结果——更为可能的决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