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优选择”在经济学上是一个对应“最优选择”的专业词汇,“次”在汉语中含有“差于” 、“第二”的含义。
【故事】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在天津大学做演讲的时候,举了好几个例子,这几个例子都是我们生活中的,都讲得很对。第一个例子,一人到商店里去买针,没有人说,哎,服务员,给我拿个最尖的针,一盒子都拿出来挑吧,用放大镜看。没人这样,都是一盒子针拿出来让你挑,第一个看看,第二个看看,第三个……行了,我何必花那么多时间全部翻一遍呢?这就是次优决策。第二个例子,女同志买纱巾,没有哪个讲我买的是最好的纱巾。要买最优的纱巾,不可能。在南京,你要打个出租车把南京城里的商店逛遍,才能挑出最优的。人们多半是看了第一家再看第二家,看看第三家,行了,问买的纱巾怎样?还行。这就是次优选择。
次优选择的经济意义在于以有限的资源获得次优但是仍然让人满意的结果。对应的极端情况是不计成本耗用资源(时间,人力,金钱)以获得最佳结果。
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也表明,我们往往被迫做次优选择以得到最佳结果,这时候的次优选择实际上是最佳选择。在不考虑对手策略情况下的最优选择往往会导致最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