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仁·苏(Eugène Sue,1804年12月10日—1857年8月3日),是
法国十九世纪中叶著名小说家。他的作品揭露了这个时期法国社会的种种弊端,描绘了下层人民的贫困状况。
1804年12月10日出生于巴黎一个外科医生家庭,卒于
萨伏依的阿讷西。欧仁·苏继承父业,21岁时在战舰上任外科医生,曾参加1827年的纳瓦里诺战役。1829年父亲死后他获得大笔遗产,便退职从事文学创作,结果在短短几年里就把遗产挥霍一空。他早期的小说和剧本都没有引起注意,后来有3部以海战为题材的小说受到关注,就是他根据自己的航海经历所写的《海盗凯诺克》(1830)、《阿塔尔-居尔》(1831)和《考特文的瞭望岗》(1832)。当时连载小说刚刚兴起,他的第一部连载小说《亚瑟》(1837~1839)就取得成功,成为最早成名的连载小说家之一。
1842年发表的《
巴黎的秘密》曾引起强烈的反应。这部小说写
德国封建王公的儿子
鲁道夫同一个
英国没落
贵族女子相爱,生下一个女儿。后来女方改嫁,把女孩托给公证人抚养,以后这女孩就下落不明了。鲁道夫为寻访女儿,周游世界,在巴黎下层社会乔装巡行,进行拯救“堕落灵魂”的道德感化事业。最后他发现妓女玛丽花就是他的亲生女儿,他把她救出火坑,带回德国。在鲁道夫的感化下,玛丽花终于皈依上帝,进了修道院并死在那里。这部作品写了巴黎的监狱、病院、酒吧间和强盗窝等等下层社会。作者以同情态度描绘的穷人生活,具有很强的揭露性。恩格斯在《大陆上的运动》一文中肯定它说:“这本书以显明的笔调描写了大城市的‘下层等级’所遭受的贫困和道德败坏,这种笔调不能不使社会关注所有无产者的状况。”但在如何拯救这个世界的问题上,作者却开出了“慈善家”的药方,因而受到傅立叶主义者和青年黑格尔派的推崇。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对《巴黎的秘密》作了精辟的分析批判。他一方面肯定这部小说的进步意义,另一方面也指责欧仁·苏所宣扬的以阶级调和、道德感化等来改良社会的措施,以及对人民革命力量的鄙视。这些正和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哲学”具有同样反动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