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大西洋鲟(学名:Acipenser sturio)是鲟科、鲟属鱼类。在鲟形目内,欧洲大西洋鲟的检索特征与大西洋鲟相同,两者之间的物种鉴定只能依靠遗传学鉴定。欧洲大西洋鲟最大可长达600厘米、重1000千克。体高为全长的10.0-13.5%。吻长而宽,吻长为头长的52.6-65.8%。背骨板9-16枚,侧骨板24-40枚,腹骨板8-14枚,背鳍条数30-50,臀鳍条数22-23,鳃耙数15-29。骨板(背骨板、侧骨板和腹骨板)大,相当于同等体形大小俄罗斯鲟骨板的两倍以上。
形态特征
在鲟形目内,欧洲大西洋鲟的检索特征与
大西洋鲟相同,两者之间的物种鉴定只能依靠遗传学鉴定。欧洲大西洋鲟最大可长达600厘米、重1000千克。体高为全长的10.0-13.5%。吻长而宽,吻长为头长的52.6-65.8%。背骨板9-16枚,侧骨板24-40枚,腹骨板8-14枚,背鳍条数30-50,
臀鳍条数22-23,
鳃耙数15-29。骨板(背骨板、侧骨板和腹骨板)大,相当于同等体形大小
俄罗斯鲟骨板的两倍以上。
全身被以5列骨板,吻长占头长的70%以下,吻须4根;吻端锥形,两侧边缘圆形,头部有
喷水孔;口呈水平位,开口朝下,吻须圆形;身体最高点不在第一背骨板处,第一背骨板也不是最大的骨板;有背鳍后骨板和(或)臀后骨板;臀鳍基部两侧有骨板。背部黑色至褐灰色,腹部白色至灰色。
近种区别
欧洲大西洋鲟体色比
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体色深,背部和头部为灰绿色、灰褐色、黑绿色,体侧白色并有黑色斑点,腹部白色或黄色。体表有小刺,背骨板与侧骨板分布有菱形的小骨板。下唇断开。触须位于吻端与口之间,近口端。
栖息环境
在海中,欧洲大西洋鲟主要栖息在河口附近,那里是泥质底质。欧洲大西洋鲟比欧洲其他鲟鱼更具有耐盐性,4年龄以上的个体可忍受的盐度为33,具有在大洋生活的能力。在河流,大多数当年的幼鲟栖息在产卵场(出生地)的附近,但有些则在当年夏季即迁移至河口。
生活习性
洄游
欧洲大西洋鲟是江海洄游型鲟类。成熟个体离开海域进入河流的时间是1-10月,高峰期一般在高水位的4月初至5月底。南方各种群进入河流的时间比北方各种群早。夏季和秋季的溯河洄游表明欧洲大西洋鲟和其他许多江海洄游型鲟鱼一样,具有冬季型种群。1月份在瓜达尔基维尔河下游捕得的欧洲大西洋鲟很可能也属于冬季型种群,因为它们的性腺处于发育的晚期。欧洲大西洋鲟行进于主河道中,水深2-8米,水温12-17.5℃。它们能逆急流(如在里奥尼河,1.4-2.2米/秒)而上,在平流的水面上留下它们的尾波。
欧洲大西洋鲟溯河洄游的距离似乎与水流量或水位成正相关,在高水位的年份,洄游距离达1000千米以上;洄游的距离还可能与江河河口或下游的涸游群体密度有关。产后亲鱼立即返回海中。而幼鲟一般在2-4年龄时,于夏末和秋季进行降海洄游。在拉多加湖存在各年龄段的欧洲大西洋鲟,表明欧洲大西洋鲟也存在定居型的陆封种群,这种情况也见于裸腹鲟、西伯利亚鲟和俄罗斯鲟。
食性
欧洲大西洋鲟的幼鲟在淡水中摄食水生昆虫幼体、蠕虫、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成鲟摄食底栖无脊椎动物包括软体动物、多毛类蠕虫、等足类、甲壳动物和小鱼,但在黑海,成鲟主食鱼类,主要是欧洲凤尾鱼(Engraulis encrasicholus)。成鲟在涸游和产卵期间不摄食,但曾有报道在布尔贝河捕得过吞食了一尾
巴鱼(Barbus barbus)的欧洲大西洋鲟(全长250厘米,体重150千克)。欧洲大西洋鲟在冬季不停食。
生长
欧洲大西洋鲟是除欧洲鳇以外生长最快的欧洲鲟鱼类。在布尔贝河,幼鲟生长到当年夏末时全长达11-21厘米,到次年4月时达26-30厘米。在比斯开湾的吉隆德河,2年龄、5年龄、10年龄、15年龄、20年龄和25年龄的欧洲大西洋鲟全长-体重分别为:38.7厘米-2千克,67.7厘米-1.4千克、108.4厘米-6.5千克、150.0厘米-19.5千克、183.7厘米-34.0千克和197.6厘米-3.2千克。在大西洋瓜达尔基维尔河,2年龄、7年龄、10年龄、15年龄、20年龄和25年龄的欧洲大西洋鲟全长-体重分别为:51厘米-0.61千克、107厘米-6.9千克、138.5厘米-15.9千克、165.0厘米-28.1千克、194.0厘米-147.7千克和222.0厘米-74.0千克。
分布范围
水域
历史上,欧洲大西洋鲟分布于欧洲和西亚地区,从白海、波罗的海、北海、大西洋,到地中海、亚得里亚海、黑海都有分布。产卵的河流包括流入波罗的海的内瓦河、道加瓦河、奥得河,流入北海的艾达河、埃贝河等河流,流入大西洋的卢瓦尔河、吉隆德河、瓜达尔基维尔河等河流,流入地中海的朱卡河、埃布罗河等河流,流入亚得里亚海的波河等河流,流入黑海的多瑙河、里奥尼河等河流。
欧洲大西洋鲟曾在欧洲及西亚有着广泛的分布,后来仅存留有法国吉隆德河种群。欧洲大西洋鲟的分布与纳氏鲟、俄罗斯鲟等鲟鱼的分布部分重叠。
国家
现存(居民):法国(大陆)。
绝种: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比利时、丹麦、乔治亚州、希腊、意大利(大陆)、黑山、摩洛哥、荷兰、挪威、葡萄牙(大陆)、西班牙(大陆)、突尼斯、土耳其、英国。
灭绝和重新引入:德国。
繁殖方式
不同水域中欧洲大西洋鲟的性成熟年龄不同。南方的种群性成熟比北方的种群性成熟早2-6年。有人认为欧洲大西洋鲟雄鲟每年都可产卵,而雌鲟每两年产卵一次。
里奥尼河中雌性欧洲大西洋鲟的成熟系数为12.7-22.2%,瓜达尔基维尔河中雌性欧洲大西洋鲟的成熟系数为1.0-32.3%。欧洲大西洋鲟的繁殖力在鲟属鱼类中是最高的,绝对怀卵量为20-570万粒。欧洲大西洋鲟的卵呈灰黑色至黑色,卵径2.0-3.0毫米。
欧洲大西洋鲟的繁殖期较长,为3-8月。北方种群以及那些在离河口较远的产卵场产卵的种群的繁殖季节较迟,在波罗的海盆地,繁殖期为6-8月,而在黑海水系,繁殖期在5月。欧洲大西洋鲟产卵时的水温为7.7-22℃。欧洲大西洋鲟在主河道或有急流的支流产卵,产卵处一般为石质或卵石质底质。在里奥尼河,欧洲大西洋鲟产卵场特性为:流速1.5-2.0米/秒、溶氧7.4-9.5毫克/升、pH值为7.4-7.6。
欧洲大西洋鲟的胚胎孵化期与水温有密切关系,22℃和7.7℃时,胚胎孵化期分别为3天和14天。刚孵出的仔鱼,全长9.3-11.0毫米,在出膜后5天、7天、13天,仔鱼平均全长分别为12毫米、13.2毫米、16.5毫米。仔鱼达到16-18毫米时(出膜后11-14天)卵黄囊消失。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20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9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
种群现状
20世纪初,全球欧洲大西洋鲟的捕捞总产量为150-200吨,约合1.44-1.6万尾。自那以后的50年间,欧洲大西洋鲟在北方地区特别是在波罗的海流域的捕捞量急剧下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具有商业意义的欧洲大西洋鲟群体主要在法国南部的吉隆德河中,平均年产量为50吨鱼和3吨鱼籽酱,但到80年代初,吉隆德河的欧洲大西洋鲟也处于濒危。在黑海,据一份1948年发表的资料,格鲁吉亚沿岸欧洲大西洋鲟年产量为6.5-7吨;50年代土耳其克孜勒河下游的年产量3-4吨。但到80年代,黑海欧洲大西洋鲟的资源量大幅度下降,前苏联地区的总资源量估计只有300尾;在克孜勒河,最后一尾欧洲大西洋鲟(全长35厘米)是1985年捕得的。
濒危原因
欧洲大西洋鲟资源衰竭的主要原因是自19世纪末开始的过度捕捞,这与海洋中的拖网渔业有很大的关系。造成欧洲大西洋鲟资源衰竭的原因还有河流建坝和环境污染。
保护措施
法国、德国、波兰、俄罗斯、西班牙、格鲁吉亚和阿尔巴尼亚对欧洲大西洋鲟采取了严厉的保护性措施,但效果尚不明显。2000年来自11个欧洲国家的代表召开了欧洲大西洋鲟的专题研讨会,会议提出要重点保护吉隆德河中的欧洲大西洋鲟,保护措施包括分子遗传技术和精液保存技术等。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法国等国家对欧洲大西洋鲟进行了人工繁殖,但野生亲鲟数量十分有限,人工繁殖的次数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