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形成中的亚洲》是2003年3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唐纳德·F.拉赫,埃德温·范·克雷。
内容简介
《欧洲形成中的亚洲》作者
唐纳德·F.拉赫,埃德温·范·克雷,原著共三卷九册,1965-1993年陆续出版。
中文译本由周宁总校译,共三卷十一册。2013年3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该丛书考察了16-18世纪欧洲与亚洲的交流、影响、相互塑造,包括彼此在各个方面的探索和交流:植物学、地理学、民族志、哲学、历史学、医学、动物学等等,揭示了欧洲所受到的外部文明的深刻影响。在世界史、近代史、东西文化交流史等方面,该丛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煌煌巨著,也是研究者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作者简介
唐纳德·F.拉赫(Donald F. Lach)(1917年9月24日——2000年10月26日),历史学家,芝加哥大学Bernadotte E. Schmitt 历史学讲席荣休教授,是研究亚洲对现代欧洲(1500-1800)历史发展的影响方面的学者。
埃德温·J. 范·克雷,(Edwin J. Van Kley)(1930——2002),加尔文学院历史学教授,拉赫的学生、助手,与拉赫合写了第三卷。
图书目录
第一卷《发现的世纪》第一册(上)
周云龙 译
总译序
前言
导论
第一部分 传统
导言
第一章 古代与中世纪
第一节 希腊传统中的印度,公元前600—前100 年
第二节 希腊罗马世界的新视野,公元前26—公元300 年
第三节 中世纪的亚洲观,公元300—1300 年
第四节 发现契丹,1240—1350 年
第二章 地理大发现之前的文艺复兴时期
第一节 贸易、探险和外交
第二节 印度旅行记述
第三节 制图学与地理学
第四节 艺术
第五节 文学
第六节 技术与发明
第七节 总结
第二部分 新信息渠道
导言
第三章 香料贸易
第一节 瓦斯科·达·伽马的首次远航
第二节 葡萄牙与印度间贸易的开启,1499—1503 年
第三节 欧洲商业的重新定位,1500—1515 年
第四节 马鲁古群岛上的冲突,1519—1529 年
第五节 里斯本和安特卫普的贸易活动,1509—1548 年
第六节 地中海东岸贸易的复兴,1548—1570 年
第七节 新的契约贸易时代,1570—1598 年
附录 16 世纪的胡椒价格
第四章 印刷文献
第一节 葡萄牙的信息保密政策
第二节 第一批报道在欧洲的散播,1500—1520 年
第三节 被拓宽的信息传播空间,1521—1550 年
第四节 伊比利亚的评论者与林斯乔坦
第五节 旅行文学文集汇编
第六节 地图的依据
第五章 基督教传教团
第一节 葡萄牙人在东方的“保教区”
第二节 耶稣会士的事业,1542—1600 年
第三节 印度的传教机构
第四节 远亚的传教机构
一、沙勿略的勘察,1546—1552 年
二、马六甲与香料群岛
三、大规模的改宗及日本的改革,1552—1582 年
四、澳门与马尼拉
五、日本的麻烦,1582—1600 年
六、在柬埔寨的修道士和冒险家们
第五节 耶稣会信札、书简和通史
第一卷第一册(下)
周云龙 译
第三部分 四种形象与总体印象
导言
第六章 印度
第一节 葡萄牙人的概述
一、地理位置和邻近岛屿
二、马拉巴尔
三、印度的维查耶纳伽尔王朝
四、德干高原诸邦与果阿
五、古吉拉特(坎贝)
六、 从科摩林角到孟加拉
七、 印度斯坦与阿富汗—莫卧儿之间的霸权争夺战
第二节 耶稣会士的通信与历史记录
一、欧洲的“印度信件”,1545—1601 年
二、第一印象,1552—1570 年
三、第二个三十年,1570—1601 年
第三节 意大利、英国和荷兰的评论者
第一卷第二册
胡锦山 译
第七章 东南亚
第一节 印刷资料述评
第二节 马来亚——亚洲的十字路口
第三节 暹罗
第四节 缅甸
第五节 印度支那
第六节 苏门答腊、婆罗洲和爪哇
第七节 香料群岛
第八节 菲律宾群岛
第八章 日本
第一节 最初的记录
第二节 “已发现的最好的( 人)”
第三节 沙勿略的继承人,1552—1585 年
第四节 日本使团在欧洲,1584—1586 年
第五节 地图、历史记录和欧洲的辩论术,1585—1601 年
第九章 中国
第一节 在葡萄牙帷幕的背后,1520—1550 年
第二节 门多萨的著作及其资料
第三节 “大帝国”
一、政治实体、组织和管理
二、经济资源与工艺
三、风俗习惯、社会习俗和学问
四、军事不足、贸易和朝贡制度
五、批评与评价
第四节 耶稣会士著述
第五节 地图证据
第十章 结语:总体印象
第二卷《奇迹的世纪》第一册视觉艺术
刘绯 温飚 译
前言
致谢
引言
第一章 珍宝收藏
第一节 葡萄牙和西班牙
第二节 安特卫普和低地国家
第三节 德国和奥地利
第四节 法国和英国
第五节 意大利
附录 欧洲收藏的亚洲珍品样本清单
第二章 各类艺术
第一节 曼努埃尔式建筑和雕塑
第二节 绘画
第三节 木刻和版画
第四节 纺织品、挂毯和服饰
第五节 陶瓷
第六节 木器、家具和漆器
第七节 贵金属、宝石和珠宝
第三章 亚洲动物绘画
第一节 象
一、古代和中世纪
二、15 世纪的非洲象
三、罗马的象
四、拉斐尔及其流派
五、1552 年的维也纳象
六、世纪末
第二节 犀牛
第三节 虎
第四节 猿
第五节 鸟
第四章 后记: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和装饰
第二卷第二册文学艺术
姜智芹 译
序
前言
第一部分 葡萄牙和欧洲知识界
引言
第一章 葡萄牙帝国的海外先驱
第一节 海外的葡萄牙学生和使节
第二节 葡萄牙宣传家达米奥· 德· 戈伊斯
第三节 葡萄牙的外国人、回国人员和耶稣会士
第二章 书籍、图书馆及阅读
第一节 葡萄牙和西班牙
第二节 意大利
第三节 德国
第四节 低地国家、法国和英国
附录 16 世纪关于亚洲的图书
第二部分 欧洲各民族文学
引言
第三章 继承的主题
第一节 中古时期的典籍
第二节 亚历山大传奇
第三节 印度故事的西方流传
第四节 文艺复兴时期东方故事的形式与内容
第四章 葡萄牙文学
第一节 辉煌与幻灭
第二节 航海事故与第乌之战
第三节 编年史叙事
第四节 史诗的综合性
第五章 西班牙文学
第一节 好奇、希望与困扰
第二节 传奇和诗歌中的统一帝国
第三节 新的历史体裁
第六章 意大利文学
第一节 传奇诗篇中的现实主义
第二节 流行文学与说教文学
第三节 历史和宇宙志
第四节 乔万尼· 博特罗的政治思想
第七章 法国文学
第一节 亚洲的挑战
第二节 诗人笔下的“新世界”
第三节 通俗文学及说教散文中的文化相对主义
第四节 从宇宙志到世界通史
第八章 日耳曼文学
第一节 德国文学
一、初期的反应
二、新教和天主教在亚洲认识上的分歧
第二节 荷兰文学
第三节 英国文学
一、从人文主义到宇宙志
二、诗的艺术
三、戏剧与讽刺作品
第二卷第三册学术研究
何方昱 译,张勇安 校译
引言
第九章 技术与自然科学
第一节 技术与工程学
第二节 数学与天文学
第三节 航海术与航海
第四节 炼金术和化学
第五节 植物学
第十章 制图学和地理学
第一节 托勒密的淡出
第二节 新制图学
第三节 地图集、赞助和地理知识
第十一章 语言和语言学
第一节 词源
第二节 语言观念的复兴
第三节 分类与比较
第四节 和谐性和普遍性
第五节 再混合
附录 引入到欧洲词汇表的亚洲词汇(16 世纪)
第十二章 结语
第一册(上)传教 贸易 文献
许玉军 译
前言
引言
第一部分 在东方的持续扩张
引言
第一章 帝国与贸易
第一节 伊比利亚的东方海上帝国
第二节 伊比利亚的贸易萎缩
第三节 荷兰帝国
第四节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活动
第五节 英国东印度公司
第六节 较小的东印度公司
第七节 世纪末的欧亚经济关系
附录 17 世纪的香料价格和数量
第二章 传教
第一节 葡萄牙保教权下的托钵修士
第二节 葡萄牙保教权下的耶稣会士在南亚
第三节 葡萄牙保教权下的耶稣会士在东亚
第四节 西班牙保教权在东方
第五节 “传信部”(1622 年)、“外方传教会”(1644 年)、耶稣会
第六节 新教的传教活动
附录 17 世纪的果阿大主教名录
第二部分 印刷品
引言351
第三章 伊比利亚文献
第一节 探索、征服、传教所
第二节 和平时代的焦虑,1609—1621 年
第三节 伊比利亚帝国在欧洲和亚洲的衰落,1621—1641 年
第四节 重振时代,1641—1700 年
第三卷第一册(下)
许玉军 译
第四章 意大利语文献
第一节 17 世纪中叶前的耶稣会士书简
第二节 新曙光和旧论战
第五章 法语文献
第一节 耶稣会士书简和东印度公司前时代的游记
第二节 巴黎外方传教会和法国东印度公司
第三节 暹罗和中国
第六章 荷兰语文献
第一节 到东印度群岛的早期游记:1597—1625 年
第二节 超越东印度群岛——1645 年前的探索活动
第三节 艾萨克· 考梅林的《荷兰联合省东印度公司的创始和发展》
第四节 新视野和新空间,1646—1671 年
第五节 世纪末的衰落
第七章 德语和丹麦语文献
第一节 17 世纪中叶前的耶稣会士书简和报告
第二节 17 世纪中叶前的游记文集
第三节 有限的复兴,1650—1700 年
第八章 英语文献
第一节 第一代,1600—1626 年
第二节 喧嚣的世纪中期,1630—1680 年
第三节 晚期的收获,1689—1700 年
第三卷第二册南亚
王梅 张春晓 译
第三部分 欧洲的亚洲形象
前言
第九章 奥朗则布之前的莫卧儿帝国
第一节 英国人和荷兰人的记载:第一代
第二节 1618 年之前的莫卧儿宫廷
第三节 揭开古吉拉特之谜
第四节 沙· 贾汗(1627—1658 年在位)和他的帝国
第五节 沙· 贾汗和他的儿子们
第十章 奥朗则布统治下的帝国
第一节 宫廷、贵族、军队
第二节 行政区划
第三节 苏拉特
第四节 孟买和葡萄牙人的港口
第五节 德干战争、拉其普特人和西瓦吉
第六节 宗教信仰及践行
第七节 经济与社会
第十一章 从果阿到科摩林角
第一节 大都市果阿
第二节 比贾布尔
第三节 卡纳拉
第四节 马拉巴尔和葡萄牙人
第五节 马拉巴尔与荷兰人
第十二章 南亚诸岛
第一节 马尔代夫和拉克代夫群岛
第二节 锡兰
一、 起源
二、 土地和物产
三、 政府和社会
四、宗教和社会
第十三章 科罗曼德尔
第一节 耶稣会的事业
第二节 荷兰人和英国人的出现
第三节 普里卡特的印度教
第四节 两个王朝的覆灭:维查耶纳伽尔和戈尔康达
第三卷第三册东南亚
张长虹 译
第十四章 大陆东南亚:马来亚、勃固、阿拉干、柬埔寨和老挝
第一节 马来亚
第二节 勃固与阿拉干
第三节 柬埔寨与老挝
第十五章 暹罗
第一节 伊比利亚人与荷兰人的记述
第二节 纳莱(1656—1688 年在位)与法国
第三节 自然环境
第四节 国家兵役与管理
第五节 社会、文化与佛教
第十六章 越南
第一节 最初的介绍
第二节 阮氏家族与基督徒
第三节 郑氏家族统治下的东京
第十七章 海岛东南亚:西部群岛
第一节 爪哇岛
一、文献的发展
二、地理与风景
三、巴达维亚,大都会及其外围地区
四、特征、风俗、社会和文化
五、政治生活
六、经济与贸易
第二节 巴厘岛
第三节 苏门答腊岛
一、位置、气候与物产
二、亚齐及其他城镇
三、人口、风俗和信仰
四、经济与政体
第四节 婆罗洲
第十八章 海岛东南亚:东部群岛与南方陆地
第一节 马鲁古群岛
第二节 安汶岛
第三节 班达群岛
第四节 西里伯斯岛
第五节 小巽他群岛
第六节 海岛东南亚的东部与南部边缘地区
一、新几内亚岛及附近诸岛
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第十九章 菲律宾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拉德龙群岛)
第一节 “菲律宾土著”(菲律宾人)与西班牙人
第二节 更深入的渗透
第三节 棉兰老岛及霍洛岛
第四节 关岛和马里亚纳群岛(拉德龙群岛)
第三卷第四册东亚
朱新屋 孙杰 译
第二十章 晚明时期的中国
第一节 耶稣会士书信、人种史学和游记
第二节 地理、气候和地名
第三节 政府和行政部门
第四节 经济生活
第五节 社会风俗
第六节 文化生活
第七节 宗教与哲学
第二十一章 清初时期的中国
第一节 满族征服
第二节 后征服时代的文献
第三节 土地与民族
第四节 政府与行政部门
第五节 文化生活
第六节 宗教与哲学
第二十二章 朝鲜
第二十三章 日本
第一节 1650 年以前的传教士报告
第二节 1650 年以前英国人和荷兰人的描述
第三节 1650 年以后的报告
第二十四章 结语:复合的图景
获奖翻译
此套丛书曾获Gordon J. Laing Prize学术奖。
在丛书将被译为中文出版时,拉赫的遗孀Alma S. Lach亲自作序:
《欧洲形成中的亚洲》是我丈夫在芝加哥大学学习和任教期间一直从事的研究课题,直到他2000 年去世为止。
我和我丈夫曾经多年生活在巴黎,他在巴黎以及欧洲各地做调研。有一次去西班牙看直布罗陀海峡,当年,大象“汉诺”(Hanno)a 就是在这里,被拴在一艘小船的甲板上运往里斯本,送给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若干年后,大象“汉诺”又被曼努埃尔一世从里斯本运到意大利,作为礼物赠送给教皇利奥十世。
“汉诺”深得教皇喜爱,不幸的是,它在两年后的1516 年6 月8 日死去。如今,“汉诺”的雕像矗立在梵蒂冈的一个大门入口处。我们的书中也有它的一幅照片。教皇利奥十世还为“汉诺”写了悼文,其中的最后两行是这样:
自然所夺去的,
在乌尔比诺的拉斐尔笔下得以复原。
每段调研结束,我们都会返回芝加哥大学,拉赫开始撰写书稿——使用的都是中国产的2 型铅笔b。我负责将他的手稿打印出来,他再进行修改,修改后,我再重打。每隔几年,我们都会返回巴黎、欧陆、英国,深入研究,收集更多的图像材料。我们还去世界其他地方旅行,追寻“汉诺”的足迹,从土耳其出发,一路来到柬埔寨、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和台湾,在印度驻留一年,最后取道日本、韩国、中国回来。
在整个调研过程中,我的任务就是驾车和拍照。多年以来我们收集的大约400幅图画和很多底片,都收藏在芝加哥大学档案馆。回到家后,我继续打印拉赫用中国产的2 型铅笔写出的手稿。
在我丈夫从事这项研究项目期间,得到很多人的热心协助,其中有一些人十多年后依旧在帮助我。我感谢他们,特别是西奥多· 福斯(Theodore Foss)、詹姆斯· 坎宁安(James Cunningham)、 本特利(Bentley)、伊娃· 邓肯(Eva Duncan)、西里亚克· 普勒皮利(Cyriac Pullapilly)和沈志佳。一定还有其他人没有提到,若有遗漏,也是不经意的,我向他们表示歉意。当然,家人支持一如既往,我由衷地感激他们。
感谢芝加哥大学出版社,以及翻译出版唐纳德的《欧洲形成中的亚洲》的中国学者和出版社。我相信,如果唐纳德有知中国认可他一生关于“中国影响世界”的研究,他一定会深感欣慰的。
阿尔玛·S. 拉赫(唐纳德·F. 拉赫夫人)
许玉军译
(参见第一卷第一册上 汉译本序)
相关评论
在漫长的出版过程中,每一卷、每一册的出版都不时地引发学术界的热切关注,许多学者——包括
史景迁、
李约瑟这样的大家——都为该丛书撰写过书评。中译本出版后,也引起了很大反响,新京报、凤凰网、腾讯和光明日报等媒体都给予了关注。
雷蒙·道森
《欧洲形成中的亚洲》第一卷《发现的世纪》介绍了16世纪的亚洲信息进入欧洲的各种渠道,也总结了当时欧洲对于亚洲的看法。这卷近千页的著作,足以证明拉赫奇迹般的博学和勤奋,而这还仅仅是计划中的六卷之一,《欧洲形成中的亚洲》的内容将囊括1500年到1800年欧洲对亚洲的全部认识。随着作者所支配的资料越发繁重,后面几卷的篇幅也不太可能比这更小;等最后一卷完成时,历史研究领域将因这部篇幅比汤因比和李约瑟的鸿篇巨制更庞大的著作而增色许多。(牛津大学教授,著名汉学家,国内翻译出版过他的著作《中国变色龙:对于欧洲中国文明观的分析》,时事出版社,1998年;《中华帝国的文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李约瑟(Joseph Needham)
拉赫准确指出,到16世纪末,欧洲人已经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文化相对主义观念。在欧洲有意识地接受亚洲影响之前,文艺复兴文化只是相对于古代文化而言的;而如今,欧洲文化获得了新的对照维度,在与中国、印度以及亚洲其他地区的对比下,一切事物的价值都要被重估了。第一卷以近400页的篇幅梳理了欧洲各语种文献,这些文献向欧洲读者传达了非同寻常的知识,包括亚洲的社会、人、动物、植物、矿产等。……拉赫的新著在科技和文化史的各个方面都堪称一项重大贡献。
史景迁
1965到1977年间,唐纳德·拉赫出版了《欧洲形成中的亚洲》前两卷,广博而极富洞察力地阐述了亚洲在学术、文学、视觉艺术等多个方面对西方的影响。拉赫从罗马帝国和中世纪写起——那时关于亚洲的知识首次渗入欧洲——着重探讨了他所谓“奇迹的世纪”,即16世纪,当时欧洲学者开始对这些令人困惑的文化进行系统的探索和分析,显然,也是为了发掘贸易和传教的无限可能性。
前两大“卷”(包括五册庞大而相对独立的著作)致广大而尽精微,简直使读者们怀疑拉赫能否同样出色地完成他所预告的、关于17世纪的部分。随着第三卷《发展的世纪》的出版,拉赫圆满完成了他的承诺。此卷的规模仍是史诗性的,包括四册,共1917页正文,433副图表(许多图表都有相当长度的、几乎小论文般的注释),158页参考书目,112页索引。这一次,拉赫先生,这位芝加哥大学的荣休教授,找来了一位年轻的学者埃德温·范·克雷作为助手,他也是在17世纪亚洲研究领域杰出的文献学家和历史学家。反观整套著作,我们不难发现:在西方的关于前现代亚洲知识的历史方面,可以公允地说,拉赫自己写出了迄今为止最广博全面的著作。
第三卷第一册论述了拉赫与克雷对欧洲贸易和宗教扩张的独到见解,介绍了欧洲不同国家地区——包括伊比利亚、意大利、法国、荷兰、英国、德意志、丹麦等——有关17世纪亚洲的主要文献。在接下来的三册中,每一册都更加从容地考察了亚洲三大主要地区——南亚、东南亚、东亚——的相关内容。此书有一个难题,即信息量实在太大,参考文献(即使耐心地相互引证)过于复杂,名目如此繁多,以至于读者经常会被这些“超载”的内容绕晕。
不过我们还是可以简要归纳拉赫和范·克雷所讲的这个故事的主线。在16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掌控着全球扩张的版图——包括商贸和传教的成就。在17世纪,随着西班牙陷入与低地国家苦涩、昂贵、漫长的战争,随着葡萄牙在西葡皇族联盟中几乎失去自己的独立性,世界舞台上开始出现打破旧秩序的新兴欧洲国家。其中一批新来者都是天主教国家,他们嫉恨教皇1514年颁布给葡萄牙的保教权——借助这一在果阿和印度西海岸施行的神圣特权,葡萄牙完全控制了天主教廷在亚洲的传教使命。在“新世界”,与葡萄牙的情况相近,西班牙也拥有1493-1508年教皇诏书授予的一些权力。
……
这些研究固然在拓展、增长我们的知识,但我们永远无能解决这样一个难题:当我们考察欧洲与亚洲文明交流史的这一中间时段,探讨其间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领域历史故事的来龙去脉(且不评说对错),我们应当为这段大历史的各个方面分配怎样的比重。拉赫和范·克雷的工作给我们提供了一套直接的目录,为那些令人望而却步的庞杂资料理出了一个初步的秩序。他们的贡献可与李约瑟及其合作伙伴的成就相比,后者为中国科学多样化进程提供了系统的阐释和文献基础。这类学术著作往往让人读之筋疲力尽,却又兴奋不已,它们是人类追求卓越的韧劲和偏执的成果。通过介绍数百位欧洲作者以及他们所遇到的亚洲人,拉赫和范·克雷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欧洲与亚洲文化与经济关系纠结而又冲突的特定时期,它既无限可接近,又是那么令人困惑的遥远。
周宁
关于大时代的大著作
弗朗西斯·罗宾逊评价这部巨著时说:“伟大的历史主题呼唤着伟大的著作。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都是足以匹配并与它们所记述研究的那个伟大时代争辉的巨著。拉赫的《欧洲形成中的亚洲》也属于这类巨著。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历史观念,也为新的历史观念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与思想素材。”
一个人年轻时偶然闪过的念头,可能决定他一生的事业与生活。二战最后那几年里,拉赫在西弗吉尼亚大学读书,听教授们讲世界现代史。让他感到困惑的是,地球上百分之十的土地的历史,竟然占了全球历史的百分之九十的篇幅。世界现代历史成了西方文明影响世界的历史,辽阔古老的亚洲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竟然毫无作为、无声无息。这可能吗?拉赫决定研究现代历史上亚洲对欧洲的影响。
对中国的向往诱发了欧洲中世纪晚期的“改革开放”
拉赫少年气盛时没有想到,这项研究竟然耗尽他一生的精力。他贸然闯入一个广阔无边、繁复无尽的世界,许多奇迹般的人与事,让他流连忘返。马可·波罗那一代人渡过地中海在西亚登岸,渐行渐远,不幸的人已经死在路上,幸运者终于到达天堂般的印度与中国。那时候他们将这一地区统称为印度,今日的印度为下印度,中国为上印度。印度盛产胡椒香料,运回欧洲可以发大财;中国的财富运不走,只能带回关于中国的传说。中国土地辽阔,从西到东要走一年半,中国城市繁华,杭州城有一万座桥、一万两千条街,仅杭州城里的船就比整个欧洲加起来都多……离奇的事多了,回到欧洲讲述这些天方夜谭的幸运儿,都成了“吹牛大王”。
需要我们细加揣摩的是当时欧洲人的心理,为什么一边不信他们的故事,一边又热衷于倾听并传播?蒙元世纪欧洲流传最广的三大东方游记分别是《马可·波罗游记》、《曼德维尔游记》与《鄂多立克东游录》,这些游记是那个时代欧洲的“畅销书”,保存至今的《曼德维尔游记》的手抄本有300种之多,《马可·波罗游记》有143种,《鄂多立克东游录》70余种。蒙元世纪欧洲旅行者把对世界“最高级的描绘留给了中国”。
对中国的向往诱发了欧洲中世纪晚期的“改革开放”。哥伦布、达·伽马们是为了寻找通往中国与印度的新航路,发现了世界。中国的指南针为他们在横渡大洋的航行指引方向,中国的火药为他们的船装满火炮,200年后,欧洲人横行世界大洋。一位葡萄牙海军司令告诉他们的国王,葡萄牙舰队在东方大洋上凯歌般行进,连天上的飞鸟看见他们都会吓得掉下来。门多萨是西班牙修士,从入奥古斯汀修道会那时起,就发愿去中国。遗憾两次中国之行都半途而废,第一次他随西班牙舰队到马尼拉,与中国只有一水之隔,却被教廷调回西班牙;第二次受国王委派率领一支传教团前往中国,只走到墨西哥就掉头返回了。一再失望回到西班牙后,门多萨受诏去罗马,教皇让他写一本介绍中华帝国的书。1585年,《大中华帝国志》在罗马出版,同年就再版于西班牙的瓦莱西亚与意大利的威尼斯。到1600年,《大中华帝国志》的意大利语本已印出19版,西班牙语11版,法语本出版于1588、1589和1600年,“舰队年”(1588)伦敦出现了英语译文,最初的德语、荷兰语译本面世于1589(法兰克福)与1595年(阿克默尔与阿姆斯特丹)。不出15年,《大中华帝国志》在欧洲已有7种语言的46种版本。
门多萨没有到中国成为一位成功的传教士,却因为写中国成为一位成功的畅销书作家。他对中国有一种不切实际的好感,介绍中华帝国疆土广阔,全国有15个省,每个省都像一个王国,首都在北京与南京;有人类最长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大洪水”时代;中国的天子统治着最广袤的国土与最众多的人口;在中国居住的还有摩尔人、蒙古人、缅甸人与老挝人,偶尔也能见到欧洲人。中国文明程度高,在很多方面都值得称道,但最令人仰慕的还是它的政治制度。帝国的首脑是居住在北京紫禁城深宫里的皇帝,由几位大学士组成的内阁是帝国政治的实权机构,它举荐朝臣与外省的总督、负责管理各省地方衙门的政务、军事与监察。中国司法严明、酷刑尽管不太人道,但保证了社会治安。中国的行政制度是议会制,由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议员集体决定政务大事。由于监察与惩戒的严厉,中国官场几乎杜绝了贪污受贿!总之,“这个强大的王国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已知的统治最为完善的国家……”
印度远比中国复杂多样
欧洲人成功了,航海、贸易、传教,先横行东方大洋,再潜入亚洲内陆,虽然此时欧洲文明已经表现出某种相对的优势,但欧洲人依旧对亚洲文明充满向往与敬仰,尤其是对中国。印度的情况比中国复杂。那里政治不统一,文化多样,尽管早在1498年达·伽马的船队就到达卡利卡特港,不久在果阿建立了殖民地,但一个世纪以后,他们对印度内陆的了解也不甚了了。
葡萄牙殖民者忙于贸易与传教事务,其他国家的旅行者来到这里,旁观者清,可能提供更细致客观的信息。荷兰人林斯乔坦在果阿的葡萄牙殖民机构供职,描述葡萄牙殖民者的生活,他们傲慢无礼,把自己养得肥胖,生了一大堆混血儿,走在街头一步三摇,身旁有人帮他们撑着巨大的阳伞,身后还跟着佩剑的卫士。葡萄牙裔或葡印混血女人穿戴华丽,除了偷情无所事事。她们服侍丈夫吸食曼陀罗,一种起麻醉作用的毒品,丈夫昏昏睡去,她们就去跟情人幽会。一旦奸情败露,不是她们毒死丈夫,就是丈夫杀死妻子。
在这些地方,异教徒似乎比基督徒的生活更加道德。他对印度教徒日常生活和卫生习惯做了细致的观察。婆罗门是当地印度教徒中种姓最高贵的,他们为当地扎莫林充当顾问或高级官员,同时也从事香料和药材贸易。耆那教徒都是些精明的商人。古吉拉特人相对英俊漂亮,肤色白,类似欧洲人,头上包着白色的头巾,留小胡子,白色的紧身长袍长及脚面,脚上穿着尖头朝上的红皮鞋,庄重但也有些怪异。果阿有阿拉伯人,他们信奉伊斯兰教,还有埃塞俄比亚人,有的是穆斯林,有的是基督徒,许多人是被贩卖来的奴隶。林斯乔坦还介绍了印度大量离奇的动物与植物,大象在村庄游荡,乌鸦可能俯冲进房屋抢走桌上的食物,1581年,葡萄牙人把一头大象和一头犀牛装上船,运回里斯本献给菲利普二世,这头大象,这头大象从里斯本到马德里,最后又到罗马转送教皇。
中国的制度习俗比较清晰,印度则远比中国复杂多样。耶稣会士们活动于从果阿到科摩林角的广阔地带,对于印度教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7世纪欧洲有关印度的信息越来越丰富,除了教会资料外,世俗商人提供的信息更客观更有趣味。法国旅行家弗朗索瓦·皮拉尔德17世纪初在果阿住了两年多,看到葡萄牙人殖民官和教士生活得像贵族一样,当然也有不少欧洲人在那里穷得像乞丐。果阿的宗教裁判所可能比欧洲伊比利亚半岛还严酷,新教国家的旅行者可能被关入监牢,严刑拷打。皮拉尔德到达卡利卡特的时候,距离达·伽马首航已经110年了。
欧洲人观察记录亚洲的热情与能力令人惊叹
现代欧洲人有一种耐人琢磨的开放品质,一方面他们掠夺、征服世界,另一方面他们又对世界充满好奇与羡慕,细心观察详细记录。从印度到东南亚,从日本到中国,欧洲人观察记录亚洲的热情与能力,的确令人惊叹。拉赫20多岁动念开始这项研究,到近80岁出版了三卷九册巨著《欧洲形成中的亚洲》。弗朗西斯·罗宾逊评价这部巨著时说:“伟大的历史主题呼唤着伟大的著作。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都是足以匹配并与它们所记述研究的那个伟大时代争辉的巨著。拉赫的《欧洲形成中的亚洲》也属于这类巨著。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历史观念,也为新的历史观念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与思想素材。”
《欧洲形成中的亚洲》是关于大时代的大著作。拉赫的研究大概有两层意义,一是现代欧洲文化形成中的亚洲知识状况;二是现代欧洲文化形成中亚洲文化的作用或影响。前者他着墨颇多,后者却论述不足,这样,拉赫研究的成果就与他的初衷有所背离。知识就是力量,欧洲人掌握了关于亚洲的大量知识,这些知识武装了欧洲的殖民力量,反倒成为欧洲最终征服亚洲的工具。如果说拉赫关注所谓亚洲对欧洲的影响,最终证明的是亚洲成就了欧洲的现代世界霸权,那么,拉赫最初“反写”欧洲中心论的意图又如何落实呢?或许落空?个人与历史,谁辜负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