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石鸡(学名:Alectoris graeca):雉科石鸡属中型鸡类,有4亚种。全长约35厘米。形与嘎嘎鸡相似,全身体羽灰色,上体及尾暗灰色,其显著特征为从前额起至上胸的黑带,下体棕灰色,飞羽白色或灰色,有储色纵斑。
形态特征
中型鸡类,体长32-37厘米。外形和嘎嘎鸡非常相似。前额黑色,一直扩展到嘴角;眼上白纹窄或有黑纹,头顶和后颈灰色,缀有葡萄粉红色;自前额开始有一条黑带经过眼到耳,然后沿颈侧而下,横跨下喉,黑色横带将白色的喉和灰色的胸截然分开,形成一个包围喉的黑圈;上背、肩、翅上覆羽蓝灰色或暗灰色,缀有深葡萄粉红色,向下延伸到胸侧;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烟灰色或棕灰色,缀有橄榄色;中央1对尾羽烟灰色或浅棕灰色,其余尾羽栗色;初级飞羽褐色,外翈有储色纵斑。颊白色、喉白色或赫白色,胸浅灰或蓝灰色、缀有粉红色或棕色,腹浅黄棕色,两胁具细密的黑色和栗色并列横斑,尾下覆羽亦为浅黄棕色。虹膜栗褐色,眼周裸露皮肤和嘴红色,脚淡红色。
大小量度:雄性体重370-770克,雌性400-750克;雄性体长320-370毫米,雌性300-360毫米;雄性翅长140-176毫米,雌性149-170毫米;雄性嘴峰19-21毫米,雌性17-20毫米;雄性尾长87-98毫米,雌性76-85毫米;雄性跗跖38-42毫米,雌性35-41毫米。
栖息环境
栖息于面向太阳的山地和丘陵地区多石山坡和岩石草原地区,也栖于林缘灌丛和有较多树木的高山地区。喜欢海拔高度1500-2600米的环境栖息,处在3000米以上会不适应气候,但有时可活动在3500米的雪线处。冬季下到低山丘陵、山脚平原、河谷、峡谷,乃至多石荒漠原野等低海拔地区,常在林线至雪线之间的岩石草丛地和裸岩苔原地带活动。
生活习性
性喜成群。行动极为机警小心,遇危险时常沿山坡奔逃或往山上跑,决不往山下跑,奔跑速度极为迅速,亦善匿藏。危急时亦飞翔,两翅扇动有力,常常发出振翅声响,亦较迅速。起飞时伴随着高声鸣叫,但通常飞不多远即落入草丛或灌丛中。一般很少飞翔。也能平伸两翅进行滑翔,特别是往下飞和着陆的时候。在鸣声上,其叫声为4音节的音乐声。欧洲石鸡主要以各种植物的嫩枝、嫩叶、芽苞、根、浆果、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昆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通常亮天后即开始活动和觅食,然后到水边饮水,中午气温高时多在灌木或岩石阴影下休息,下午凉爽后再开始觅食。一般离水边不远或在水域附近觅食。
分布范围
世界
原产地:阿尔巴尼亚、奥地利、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法国、德国、希腊、意大利、马其顿、塞尔维亚、黑山、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瑞士、美国、加拿大、古巴、南非、澳大利亚、蒙古国、中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伊朗、阿富汗、土库曼斯坦、印度、不丹、俄罗斯、克罗地亚、葡萄牙、叙利亚、约旦、土耳其、阿塞拜疆、巴基斯坦、伊拉克、墨西哥、马耳他、格鲁吉亚、塔吉克斯坦、捷克、匈牙利、乌克兰、摩尔多瓦、巴勒斯坦地区、不丹、克什米尔地区、沙特阿拉伯、亚美尼亚。
引进:比利时、黎巴嫩、西班牙。
区域灭绝:列支敦士登。
旅鸟:土耳其。
中国
分布于中国新疆西北部、西部和西南部的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青海、甘肃的祁连山脉,以及西藏、内蒙古部分地区。
繁殖方式
繁殖繁殖期4-5月,2月末3月初即开始配对,单配制,4月中下旬开始产卵。通常营巢于悬崖岩坡多岩石地方,靠近灌木或森林地区,特别是喜在有少许草本植物的灌丛岩石或森林岩坡地区营巢。巢多置于地上,通常有灌木掩盖或岩石掩护,有时也营巢于悬崖附近岩石缝隙中。每窝产卵7-14枚,偶尔多至18-19,卵褚色或乳白色、具锈褐色斑,卵的大小为35.2-26.4×30.2毫米,平均39.0毫米×29.3毫米。雏鸟早成性,孵出后不久即能跟随亲鸟活动。
亚种分化
欧洲石鸡(4亚种)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近危(NT)。
被列入欧盟保护物种,被列入奥地利、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法国、瑞士、意大利的存危动物红皮书。
种群现状
虽然总数较多,但被评为近危物种。2004年,世界上约有120000-230000只欧洲石鸡,成熟个体80000-120000,从1970年至2004年,总数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在欧洲,下降速度最快。其主要威胁是栖息地的退化和破坏、现代牧业和林业的快速发展、寄生虫加速传播、偷猎和过度捕猎、极端气候、旅游带来的破坏以及种群之间的连通性在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