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的历史可以上溯到20世纪50年代,先后经历波捷语系、波捷罗语系、东欧语系和欧洲语言系等发展阶段,于2007年正式更名为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学院不断发展壮大,现已开设25个语种专业,是我国欧洲非通用语种最为齐全的教学和科研单位。
历史沿革
1954年,北京大学创办波兰语和捷克语专业。此二专业为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最早的两个专业。
1959年,北京俄语学院与北京外国语学院合并,波兰、捷克语专业与此前在北京外语学院成立的罗马尼亚语专业成立波捷罗语系,后逐渐发展为东欧语系、欧洲语言系。
2007年9月21日,欧洲语言系改建为欧洲语言文化学院。
2010年,欧洲语言文学学科被增列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2019—2020年,波兰语、罗马尼亚语、保加利亚语、阿尔巴尼亚语、匈牙利语、意大利语、捷克语和瑞典语等8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斯洛伐克语、希腊语和芬兰语3个专业入选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15年9月,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设有1个系,22个本科专业。
系:欧洲语言文学系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6月,学院共有专任教师6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3人;共有外国文教专家20人,在站博士后1人。除此之外,还有中外籍名誉教授7人,客座教授9人。
北京市教学名师:王军
学科建设
截至2015年9月,学院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
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欧洲语言文学
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欧洲语言文学
北京市重点学科:欧洲语言文学
教学建设
截至2015年9月,学院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1个、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1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欧洲语种专业
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东欧语种
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欧洲语种专业
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欧洲语种专业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15年9月,学院拥有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1个,科研机构2个。
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中东欧研究中心
科研机构:芬兰研究中心、波兰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根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学院有4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15年9月,学院各专业图书资料总量近8万册,外文报刊约50种;由荷兰已故学者亲属捐赠并以其命名的“费尔梅登藏书室”包括冰岛语藏书2400余册。
截至2015年9月,学院主办国际性学术集刊《
欧洲语言文化研究》,每年出版一辑,以欧洲语言及文化研究为主。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1月,学院参与了亚洲大学欧洲研究再推动计划等多项对外交流项目。
文化传统
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院徽以欧盟旗帜为基调,以象征东西方的蓝色、红色、象征合作的双手、象征知识的书本和星光为元素创作而成。
培育专精博雅之才,开展国别区域研究,配合汉语国际推广,促进中欧文化交流。
根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学院组织学生开展了模拟面试、“青春告白祖国”主题演讲比赛、三行情诗大赛等活动。
现任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