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果甘草
豆科植物
光果甘草,是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与根状茎粗壮,根皮褐色,里面黄色,具有甜味;茎直立而多分枝,基部带木质,密被淡黄色鳞片状腺点和白色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萼呈钟状,花冠呈紫或淡紫色;荚果密生成长圆形果序,果呈长圆形,扁,无毛或疏被毛,有时有刺毛状腺体;种子呈肾形。花期5-6月,果期7-9月。
形态特征
光果甘草,是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与根状茎粗壮,直径0.5-3cm,根皮褐色,里面黄色,具甜味。茎直立,多分枝,高0.5-1.5m,基部带木质,密被淡黄色鳞片状腺点和白色柔毛,幼时具条棱,有时具短刺毛状腺体。叶长5-14cm;托叶线形,长仅1-2mm,早落;叶柄密被黄褐色腺毛及长柔毛;小叶11-17枚,卵状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椭圆形,上面近无毛或疏被短柔毛,下面密被淡黄色鳞片状腺点,沿脉疏被短柔毛,顶端圆或微凹,具短尖,基部近圆形。总状花序腋生具多数密生的花;总花梗短于叶或与叶等长(果后延伸),密生褐色的鳞片状腺点及白色长柔毛和绒毛;苞片披针形,膜质,长约定俗成毫米;花萼钟状,长5-7毫米,疏被淡黄色腺点和短柔毛,萼齿5枚,披针形,与萼筒近等长,上部的2齿大部分连合;花冠紫色或淡紫色,开9-12毫米,旗瓣卵形或长圆形,长10=11毫米,顶端微凹,瓣柄长为瓣片长的1/2,翼瓣长8-9毫米;龙骨瓣直,长7-8毫米;子房无毛。荚果密生成长圆形果序,果呈长圆形,扁,长1.7-3.5厘米,宽4.5-7毫米,微作镰形弯,有时在种子间微缢缩,无毛或疏被毛,有时被或疏或密的刺毛状腺体。种子孙2-8颗,暗绿色,光滑,肾形,直径约2毫米。花期5-6月,果期7-9月。
产地生境
生于河岸阶地、沟边、田边、路旁,较干旱的盐渍化土壤上亦能生长。主产于东北、华北、西北各省区。除中国外,欧洲、地中海区域、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以及蒙古均有分布。
生长习性
光果甘草喜湿润,喜比较粘重而未盐渍化的土壤,多生于河流谷地、河漫滩、灌溉渠旁、沟谷旁、路边、林缘、翻耕农田及休闲地等。
主要价值
畜牧价值
光果甘草株丛茂密,叶量丰富,产草量高,常被用作牧草,家畜喜食。
药用价值
光果甘草的根和根状茎可供药用,可缓解眼部炎症,治疗消化系统各种炎症,如口腔溃疡、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酸过多以及胸腔疼痛、关节炎和某些皮肤病等,也可作为泻药使用。
黄酮含量
运用超声法提取光果甘草中的总黄酮,用大孔树脂进行精制,并以芦丁对照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2种甘草总黄酮含量。结果,甘草总黄酮在0.01~0.07m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测得总黄酮含量:光果甘草粗提物中总黄酮含量为3.8%;而用大孔树脂精制后总黄酮含量为35.4%。新疆甘草黄酮类成分含量较高,其中胀果甘草总黄酮含量略高于光果甘草中的总黄酮;用大孔树脂法精制可明显提高总黄酮含量。
化学成分
含三萜皂苷(甘草皂苷,含量在6%以上)、异黄酮(甘草苷、异甘草苷、芒柄花黄素)、多糖、植物甾醇、香豆素和天冬酰胺。
药理作用
异黄酮是众所周知的雌激素。研究表明,甘草皂苷有与皮质甾醇或其他皮质甾醇类激素相同的抗炎和抗关节炎功效;还可以刺激肾上腺产生激素,并减缓肝脏和肾脏中激素的降解。
临床应用
本品可治疗消化系统各种炎症,如口腔溃疡、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酸过多以及胸腔疼痛、关节炎和某些皮肤病,还可缓解眼部炎症。本品刺激肾上腺,有助于治疗艾迪生病(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也可作为泻药使用。1985年,日本研究发现甘草皂苷有助于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主要剂型:酊剂,治疗胃炎取5mI图剂加水100m,每日2次。煎剂,治疗便秘,取1份甘草、3份蒲公英煎服,每次250mL,每日2次。咀嚼新鲜甘草可帮助消化。粉剂,摩擦洽疗口腔溃疡。流浸膏治疗胃溃疡。
注意事项
贫血症、高血压患者和孕妇忌用。
参考资料
洋甘草.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1 15:03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