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郴,字可封,南唐庐陵人,欧阳修曾祖父,曾任武昌令、吉州军事衙推官、御史大夫,因官于吉州遂家而居焉。其三子欧阳仪,官至屯田郎中,是庐陵欧阳家族最早的一位进士,六子欧阳偃为欧阳修祖父。其孙
欧阳观则葬于
永丰沙溪凤凰山,曾孙欧阳修,江西庐陵人(今江西永丰县),一生四子。长子欧阳发、次子欧阳奕留在江西庐陵守墓,三子留在河南新郑,四子
欧阳辩。
家族故事
欧阳郴的祖辈因为躲避战乱,居处跌经变迁,从安福县黄石一带迁往庐陵县文霸乡安德里(今吉州区兴桥镇燕湖村),隐居山村,耕种为生。
一生养育了八个儿子,其中五个儿子在官场上建立功名,光耀了门楣,使欧阳家族成功跻身庐陵“世家大族”。欧阳郴教子有方,家风优良,诗书气盛,造就出一个诗书传家、薪火不绝的书香门第。
欧阳修的三叔祖欧阳仪,官至屯田郎中,是是庐陵有史记载的最早进士之一。
宋代庐陵进士寥若辰星,屈指可数。欧阳仪的名字星光闪耀,少年时便才智卓绝,名声早在坊间流传。他在科场征战告捷,敲开了庐陵欧阳家族科举发迹的大门。他考取功名后,受到乡闾之人的疯狂追捧和崇拜,前来拜访者络绎不绝。
为了传颂这一盛事,主动顺应民意,把乡村名“文霸乡安德里”改为“儒林乡欧桂里”,把居住地“履顺坊”改名为“具庆坊”,家族辉煌盛极一时。
后来的曾孙
欧阳修,又秉持着祖辈遗风,再创家族辉煌。他极为看重家族的荣耀,也极为关注家族的兴旺,但他从不利用手中权力为家族谋私利。
每遇朝廷推恩,他总把荫官的机会给予家族中比较贫寒的子侄,对于尚未人仕的子侄,他要求他们勤奋学习,掌握一技之长;对于已经为官的子侄,则要求他们“每事当思爱惜,守廉、守贫、慎行刑”(《与十三侄奉职》)。
皇祐四年夏天,南方发生战乱,欧阳修写信给时任象州(广西来宾市)司理(主管狱讼刑罚的官)的侄儿欧阳通理(欧阳昞长子),既担忧他的处境安危,又鼓励他报效朝廷。他在《与十二侄通理》(其一)中说:
……偶此多事,如有差使,尽心向前,不得避事。至于临难死节,亦是汝荣事。但存心尽公,神明亦自祐汝,慎不可思避事也……
正是凭着严谨的家风家教,欧阳修才得以天下大事为己任,不汲汲于名利,不戚戚于黜陟,坚守信仰,忧国爱民,进退自如。
童年的欧阳修是在苦水里泡大的,家里无钱购置笔墨文具,更不能奢望上私塾。好在母亲郑氏知书达理,坚韧而慈爱。她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哺育孩子,并用最原始的方式教子识字,承担起孩子的启蒙教育。
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秋天,泷江河畔的荻花丛中,一位身着素色布衣的年轻母亲,带着四岁的孩子来到河边,折荻秆作笔,以沙盘当纸,他们蜷伏在沙地上,一笔一画识字学文。那一大片白茸茸的荻花,在阳光照耀下似流泻的银光,泷江河水静静地流淌着,直至霞光铺染江面……
当别人家的孩子用毛笔和纸张练字时,欧阳修只能用荻秆在沙盘上反复练字,字写满一片,用手一抹,又是一张崭新的“纸页”了。那个时候,欧阳修是多么渴望能有一支笔和一张纸呀。
这就是著名的“欧母画荻”的故事。而因为教子有方,欧母也与孟母、岳母、陶母并称中国古代的四大贤母。她的事迹载入了《宋史》当中。
欧阳修在母亲的悉心教诲下,特别懂事,经常向邻居借书抄读,他常常因为读书入迷,以至于忘记了吃饭睡觉,通过奋发苦读,终于考取了功名。
欧阳修在朝廷做官时,敢于同保守势力作斗争,积极支持范仲淹推行革新变法,并因此被贬至偏远山区小县,郑氏没有抱怨,而是宽慰儿子说:“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其后修贬夷陵,欧母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欧阳修《泷冈阡表》)
《谱图序》记载了当时家族八人的科举盛况:“然自宋兴三十年,吾先君、伯父、叔父始以进士登于科者四人。后又三十年,某与丽兄之子乾曜又登于科。今又殆将三十年矣,以进士仕者又才二人。”
此后,欧阳修的大儿子欧阳发因荫庇赐进士出身,官至承议郎。二子欧阳奕、四子欧阳辩皆以父恩授予官职。欧阳修的六世孙欧阳参文,于咸淳四年(1268年)考中进士。另外,这个家族南唐时期曾出过一位进士欧阳仪。
如此算来,欧阳修的家族里一共有进士11位,是名副其实的“一门十进士”。所谓“爷孙六进士”“兄弟四进士”“父子三进士”“兄弟三登榜”“叔侄同登科”都可以在这个家族里得到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