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谣周刊
期刊
《歌谣周刊》1923年创刊于北京,属于文学类刊物,由北大研究所国学门歌谣研究会出版,由北京大学日刊课负责发行,具体主编和发行人不详。据胡适称,主编该刊的核心学者有常惠、顾颉刚、魏建功、董作宾等人。该刊为周刊,每月出版四期,学校放假时间内有休刊,创刊具体时间不详。1925年因北大研究所将歌谣列入《研究所国学门周刊》,因而不再单独出版《歌谣周刊》,后于1936年4月北大重新恢复歌谣研究会,遂重新复刊,后因为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而停刊。刊物定价为每期铜币二枚。现馆藏有1923年9月第25号至1937年6月第3卷第13期,合124期。
栏目方向
《歌谣周刊》仿照小报的设计,每期版式较为简单,一般约八个版面;首版顶部印有发行日期、版次和期号,右侧上方印有刊名,刊名两侧印有出版和发行单位,刊名下方则印有当期的文章要目。该刊栏目共有“研究”、“讨论”、“译述”、“通讯”、“转录”、“歌谣选录”和“儿歌选录”等,每期所刊的栏目主要有“研究”、“通讯”和“歌谣选录”,其他栏目则以穿插的方式时有设置。其中,“研究”一栏主要从民俗学角度出发关注歌谣,既关注歌谣内在的形式、所体现的地方习俗和民间传统,又关注歌谣与一般群众民间信仰、生活状态之间的关联,尤其是与女性之间的关系,还特别总结搜集歌谣、研究歌谣的方法与经验,学术性较强;“讨论”一栏则多以商榷性意见为主,在内容上侧重对歌谣的分类标准、歌谣与语言语音之间关系的探讨,重对歌谣研究会发展与建设的讨论,关注搜集、整理和研究歌谣的方法;“译述”一栏则主要刊登海外学界对中国民歌的研究作品,在文体上以译介性文章为主,在内容上偏重介绍海外学界的研究成果,以与国内学界互通有无;“通信”一栏则主要刊登知名学者与歌谣研究会的通信,具体包括常惠、周作人、顾颉刚等知名专家;“歌谣选录”一栏是每期刊物所占篇幅最大的栏目,分省收集、刊登歌谣。
《歌谣周刊》发刊时间较长,馆藏数量丰富,集中反映了二十世纪二十和三十年代国内民俗学界对民间歌谣搜集、整理和研究的成果,是当时研究民间歌谣水平顶尖的刊物,对研究者了解当时民俗学家对中国民间歌谣的研究思路、研究水平和歌谣研究会的成立、改组过程都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歌谣周刊.全国报刊索引.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30 22:13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