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博物馆
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歙县博物馆,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披云路10号,占地面积10030平方米、建筑面积3330平方米,隶属于歙县文物事业管理局,是一所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基本介绍
歙县博物馆1958年2月筹建,1961年并入县文化馆,1978年4月恢复建制,系地方综合性博物馆,2018年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由太白楼、新安碑园和文物展厅三部分组成,新安碑园是一座典型的徽州私家园林式建筑,因陈列了两套碑刻《馀清斋》和《清鉴堂》而驰名。
歙县博物馆拥有优雅的自然风光、奇特的园林设计、珍贵的碑刻艺术。其馆藏丰富,收藏有书画、陶瓷、砚台、古书籍等各类文物三万余件。瓷器以出土两批窖藏元瓷珍品而享誉全国;书画藏品有宋翟院深雪山归猎图,新安画派杰出画家程邃精品册页、近代黄宾虹的山水画精品、查士标行书堂等精品;砚台有唐风字形歙砚、明汪廷讷铭文歙砚等精品,此外还有古籍善本1万多件。2015年4月,歙县博物馆有5部64册古籍入选《首批安徽省珍贵古籍名录》。
历史沿革
1958年2月,筹建歙县博物馆。
1961年,歙县博物馆并入县文化馆。
1978年4月,歙县博物馆恢复建制,配备专职干部5人,临时雇用人员4人。馆名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
建筑布局
综述
歙县博物馆占地面积10030平方米、建筑面积3330平方米,建筑风格以徽州古建、徽派建筑为主,兼有苏州园林风格。文物库房、展厅为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展览总面积约1800平方米。
展厅
《新安碑园石刻陈列》陈列明代《馀清斋》《清鉴堂》二套石刻法帖陈列。
《余清斋》分正篇和续篇,包括十七帖、迟汝帖、兰亭序、乐毅论、黄庭经、伯远帖、中秋帖、积时帖、千字文、鸭头丸帖、明远帖等,收藏从晋到明30多位名家作品,有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虞世南、怀素、米蒂、赵孟頫、董其昌等名人手迹,弥足珍贵,尤以《馀清斋》法帖影响最大。
《清鉴堂》包括澄清堂主帖上下卷等。
《徽州三雕展》主要陈列明清以来的砖木石雕及古建构件。
《历代文物展》主要陈列馆藏书画、陶瓷、青铜、砚台等。
歙县博物馆不断满足广大观众的文化需求,通过自办、联展等多种形式,成功地举办《古钱币展》《古陶瓷展》《明清肖容像展》《历代书画陶瓷铜器展》《秦始皇兵马俑展》《茶文化展》《新安画派书画展》《黄宾虹书画展》《汪氏四世书画展、金属器展》《明清红木家具展》《古砚传世佳作展》《歙县革命斗争史展》《馆藏精品书画复仿品特展》等。通过举办各种展览,让广大观众走进博物馆,熟悉历史,了解歙县。
馆藏文物
综述
歙县博物馆藏品来于:发掘、社会捐赠、征集(购)、拨交等。藏品类别有书画、瓷器、金银器、玉器、青铜器、石器、杂项等。截至2019年末,歙县博物馆有30499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697件/套。
重要藏品
书画藏品有新安画派杰出画家程邃精品册页、明林良花鸟大堂、查士标行书大堂、陈嘉言梅花白头轴、黄宾虹山水画等精品;瓷器以出土两批窖藏元瓷珍品而影响较大;金玉器以明墓出土的带有永乐纪年款的金霞帔坠子、大玉圭最佳。砚台有唐风形歙砚、汪廷讷铭文歙砚等精品。徽派砖、木、石雕的收藏也较为丰富。
黄宾虹《秋山渔逸图》纸本,纵141.5厘米,横78.3厘米。为宾虹中期作品。画中题有“戊辰闰月绍祖先生博粲黄宾虹画”。押印为白文“黄质之印”,白文“宾虹”。
龙泉双鱼洗 元代。口径13厘米,底径5.7厘米,高3.5厘米。敞口洗,宽沿,弧腹,圈足。淡青绿釉,洗中有凸出鱼一对。
清青花缠枝花盆 口径39.5厘米,底径28.3厘米,通高22.8厘米。敞口,弧腹,平底,底有一圆孔,腹饰青花缠枝花卉,有底座。
藏品保护
歙县博物馆通过30多年的努力,藏品从无到有,发展到拥有3万余件文物,凝聚了全馆新老人员的汗水与智慧。由于馆舍条件较差,1992年虽新建藏品库房一座,但库房依山傍水,潮气太重,藏品保管、保护面临困境。立足现有条件,采取积极措施加强藏品保护。
主要措施:一、藏品分级分类保管;二、字画用专门画柜保管,并做好防潮、防日照;2012年在书画库安装了全套恒温恒湿设备以改善纸质、丝质类文物的保管条件。三、瓷器采用新材料防震钢制柜;铺设了弹性防震地毯。四、藏品管理逐步实现电子化:五、库房配备安装了110联网报警、闭路监控报警系统;六、配备安装了数字变频消防水泵;七、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2007年国家发改委利用国债贷款48万,用于库房改扩建;2008年,国家文物局同意拨款60万元,用于古字画修复保护。2008年免费开放以来,在省财政拨付的免费开放资金里,该馆均划定相当大部分比例的资金用于藏品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文化活动
宣教科研
歙县博物馆宣传博大精深的徽文化,教育广大群众,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利用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出版发行各类专业书刊、专著、开办网上博物馆专栏宣传博物馆。先后出版发行了《馀清斋》法帖集、《五百阿罗汉画记》法帖、《程邃山水册页》等。在各类刊物、杂志上发表专业文章100余篇。2010年,歙县县委、政府决定启动新博物馆建设。
合作交流
歙县博物馆宣先后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安徽省博物馆、南京太平天国纪念馆、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上海复旦大学文博系、安徽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上海教学部、上海金城文物艺术专修学院、西安冶金学院等单位有过密切交流与合作。或选送人员外出参观学习,或提供文物藏品到外馆展览,或邀请专家学者来馆指导工作、举办讲座,与外馆联合举办展览等方式交流。
所获荣誉
歙县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黄山市级文明单位和歙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黄山市纪检委授予廉政教育示范基地。
机构设置
单位性质:全民所有事业单位。
经费来源:县财政全额拨款。
机构设置:设有保管研究部、陈列宣教部、安全保卫部、文化产业部和馆办公室。
人员编制、组成:馆内现有编制13人,现有在职工作人员12人,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4人,大专2人。配有馆长1人,副馆长2人,保管员3人,陈列人员3人,保卫人员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人,中职职称4人,初级职称5人。临时聘用职工12人,为讲解员、保卫人员、保洁员。
历任馆长:胡承恩(1978.4一1987.3)、章秀娟(1987.4一1991.9)、朱继善(1992.2一2002.7)、王国辉(2002年10月)。
参观信息
歙县博物馆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披云路10号。
淡季8:30一17:00 旺季7:30一18:00(周一闭馆)。
免费。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5 09:41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