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道
道教两大教派之一
“正一”意为“正以治邪,一以统万”。正一道又称正一派,其始祖是汉末张道陵及其开创的“正一盟威”之道,又称天师道,称张道陵为祖天师或老祖天师。至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张与材被嗣为第三十八代天师,袭掌江南道教,大德八年(1304)授以“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后又授以“金紫光禄大夫”、封留国公、赐一品金印。从此,天师世系均以“正一教主”身份出现,并统领江南阁皂山、龙虎山、茅山等三大符箓道派,此后除《道德经》外,《正一经》亦为主要经典,以符箓斋醮、降神驱魔为主要宗教活动的如神霄派、清微派、东华派、净明派、太一道等等均称正一道或正一派,与金元出现的全真派并列为道教两大教派。
历史沿革
永和六年(141),张道陵著作道书24篇,自称“太清玄元”,收徒设教,建立东汉道教基层组织。奉其道者,须纳五斗米,时称“五斗米道”。汉安元年(142年),张道陵托言太上老君亲降,授“三天正法”,命其为“天师”;同年又授“正一科术要道法文”,“正一盟威妙经”,命其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又托言太上老君于汉安帝二年下二十四治(布化行道的地区机构):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嘱天师张道陵奉行布化。于是张道陵在巴蜀地区建立起二十四个宗教活动中心,即二十四治。进而设立祭酒,分领其户,有如宰守。从这时起,道教开始有了正规教团组织“正一盟威道”,后世也称之为“天师道”。
张道陵之孙张鲁在曹操远征巴蜀时受其官职封赏,随其到了内地,天师道徒几万户被曹操安置于长安、洛阳、邺城等地。天师道始在内地传播。很多贵族加入天师道,如王羲之,祖辈从汉魏之际即信仰五斗米道。
南北朝时,北朝有寇谦之、南朝有陆修静对天师道进行了改革。寇谦之出身于贵族家庭,祖辈几代信奉天师道。他自幼学道,后跟随道士到华山修道,最后选定嵩山作为其传道地,成为十六国北魏之际北方天师道领袖。他废除了原来祭酒等道官私授教职的做法以及天师道一些教职的世袭制度,要求“唯贤是举”并废除原有的二十四治名称,规定信徒不得随意改投道官,道官招收弟子应先考察三年等。他还重新制定了有关宗教活动的规章,废除入道费用、治病报酬等租米钱税,规定“从今以后,……唯听民户岁输纸三十张,笔一管,墨一挺”。寇谦之教导道教信徒遵守修道戒律,认真作斋功礼拜,从而得道成仙。后人称经寇谦之改造后的天师道为新天师道或北天师道。
陆修静出身于江南士族名门吴郡陆氏,他对道教发展有着重大贡献。为了将当时的道经去伪存真,加以整理,他到处搜访道经,足迹曾经遍布半个中国。他整理了《灵宝经》,编写了《灵宝经目》。在编写后者时,将《灵宝经》分为“三洞四辅十二类”。后来的《道藏》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的。陆修静制订完善了道教戒律和斋醮仪式,整理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规定。经过陆修静在斋仪方面的统一、规范和编订以后,天师道从形式到内容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健全。后人称陆修静的天师道为南天师道,以此和寇谦之的北天师道相对。
隋唐时期,道教兴盛,正一道逐渐融合其它符箓各派。宋真宗曾召见第24代正一天师张正随,赐其“先生”的称号,自此,直至南宋末第35代天师张可大,几乎代代正一天师都得到赐号。宋徽宗时,第30代天师张继先极得宠信。朝廷为他在京城附近修建了“崇道观”,龙虎山的上清观也升格为“上清正一宫”。自从张可大被宋理宗授予总管符箓各派的大权,正一派就取得了符箓派道教的统领地位。
正一道在元代也受到尊宠。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三年(1276)召见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赐玉芙蓉冠、组金无缝服和银印,授权其主领江南道教,第二年又封其为“宣道灵应神和真人”。此后,历代正一天师都被元统治者封为真人。泰定二年(1325)第三十九代天师张嗣成被封为“翊元崇德正一教主”,并被授权常管全国道教事务。元代,龙虎山天师府权力很大:可以建议任免江南各地道教事务管理官员和道观管理人员,向皇帝提出新建道教宫观的经费供给和人员编制建议,还可以直接发放“度牒”,即道士身份。
明太祖朱元璋赐第四十二代正一天师张正常“真人”,并下诏让正一天师世代掌管全国道教。自此,至第五十二代张应京,除第五十代张国祥,代代天师都被封为大真人。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曾以全国道教首领的身份,写下《道门十规》一卷,阐述了道教派流、宫观修整等问题。
清代、民国年间,正一道逐渐衰落。1912年,第六十二代正一天师张元旭在上海筹建正一派的全国性教会组织“中华民国道教总会”,但仅成立了上海分会。
教义思想的演变发展
张道陵初创道教时的教义思想,主要以《老子想尔注》为中心。张道陵用宗教神学思想来重新解读《道德经》,这就是早期经典《老子想尔注》的由来。张道陵认为:“道者,天下万物之本也。”其主要思想,就是把“道”人格化为“太上老君”,强调道教是至高无上的神圣的真教,不容任何人冒犯,把“道”人格化和神格化,使带有神学色彩的“道”成为主宰人世的至上尊神。此外,张道陵还将“道”解释为“一”,使“一”与“老子”等同。用“道”、“一”、“老子”三位一体的神学“道论”体系来完善原始道教思想。正一天师道早期教义思想,除《老子想尔注》以外,还有《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正一盟威箓》、《天官章本》等重要经典。尤以《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最为重要,其中最具史料价值的《大道家令戒》、《天师教》、《阳平治》三篇,受到了中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张道陵创道之后,尚有许多历代高道先贤对正一天师道的教义思想进行改良、升华。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山中宰相”之称的南天师道陶弘景吸收了玄学家的道学思想,将“道”看成是宇宙万物之源;北天师道寇谦之将儒家的“礼”与“道”糅合在一起,创立完善的神仙谱系,完成了民间道教官方化的历史进程。这一时期出现了多部天师道重要经典,如《云中音诵新科之诫》、《道门科略》、《真诰》、《真灵位业图》等等。
唐、宋、元、明时期的“道论”与佛教禅宗、儒教宋明理学互相影响,“道”的实际意义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由外在的个体的“道”变成直指人内心的“道”。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在这方面很具有代表性,他在谈道时,总要伴随着谈“心”,把“道”与“心”视为同一物,将“道”完全“内化”。张继先所著《虚靖真君语录》多采用此观点,代表作《大道歌》开篇就说,“道不远,在身中”,就把虚无缥缈的“道”纳之于人身之上。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同样如此,他明确提出了“观心知道”的思想,在其代表作《岘泉集·冲道》一文中指出:“知道者,不观于物,而观于心也”。张继先与张宇初虽然对“道”的表达有异,但其思想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
不仅如此,正一道非常重视道教经书的注疏和编纂。张道陵作《老子想尔注》来评点《道德经》,确定了早期天师道的理论框架。此后历代天师,如张与材、张嗣成、张宇初、张国祥等人以各种不同观点、教义诠解《道德经》,丰富了道教理论。尤其是张嗣成天师于元至治二年(1322年)著成的《道德真经章句训颂》,该书把训释与赞颂结合以注释《道德经》,行文流畅,常以诗歌语言寄托道教哲理,别具特色。张宇初天师著有《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四卷,此书是道教重要经典《度人经》的注释,注文采诸家之说,分节解说,故称通义,注文偏重内丹理论,用以解释经文。清代雍乾时期担任过大上清宫提点的高道妙正真人娄近垣,对正一天师道教义思想颇有建树,这集中反映在娄近垣所著《妙正真人语录》中,其中有数篇代表性的文字被雍正皇帝《御选语录》收用。
主要特点
一、重视斋醮、祈福禳灾、祛邪驱鬼、超度亡灵等活动。
符箓文化传承1800余年,都是在道教正一派内部流传,有其不可替代的专属性、唯一性和神秘性。
正一天师道科仪名目繁多,大致可分为阳事和阴事两大类。根据斋主的要求,又有不同的规模和规格。阳醮主要是为斋主举行祈福、消灾、求子、庆典及祈雨祷晴所用。阴醮则用于超度亡魂。道教在举行斋醮时,必先沐浴斋戒。
道士在施法时,常常以符、咒镇邪去病。符者,按《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云:“合天地正气曰符”,《清微元降大法》云:“符者天地之真信,人皆假之以朱墨纸笔,吾独谓一点灵光通天彻地。或曰:符者阴阳契合之具也,惟天下之至诚者能用之,诚苟不至。自然不灵,故曰:以我之精合天地万物之精,以我之神合天地万物之神,精精相博,神神相依,所以假尺寸之纸以号鬼神”。
另外,道士在施法过程中,常常需要念咒掐诀。咒在道教经典中,有“祝告”之义,“夫祝之之意,欲以达乎天地神明,果尔,则世间善恶之祝在报应耳”,诀又称手诀、法诀、斗诀、神诀,在举行醮仪中使用,又分“单诀”、“双诀”,即单手或双手行诀,行诀是鉴别正一派道士功底深浅的重要标志。
二、授箓是正一派传承的重要方式。
受箓也是正一派道士修真成仙的重要条件,只有受箓才能“名登天曹”,有道位神职,斋醮中的章词才能奉达天庭,得到神灵护佑,因此受箓后才有资格主持斋醮仪典。受箓者称箓生,须具备一定条件。受箓后,发给箓牒。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16 10:5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