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城墙,位于湖南省邵阳市
武冈市境内,分小皇城、内城、外城,是宋朝至清朝时期的古建筑遗存。
历史沿革
汉恒帝时,窦应明“伐蛮筑城”。
北宋时,为“屯兵峙粮、控制蛮獠”,夯土板筑城墙。总周长约十余里,城门上建有“醮楼”。元末毁于兵燹。
宋代,始建武冈城墙。宋元之后,只剩垣垒。
明洪武四年(1371年),江阴倭吴良(建筑家、曾主修明十三陵)主修武冈城墙,采用方形青石垒筑,周长746丈,高2丈,宽8尺,东西南北各有城门,东曰宣恩门,西曰定远门,南曰济川门、北曰迎祥门。明正德三十年(1518年),知州龚震于治前凿城为门,上建醮楼,以便民出入,称新南门。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岷康王奏添东北城1里6分,增设东南北三门。明隆庆元年(1567年),建城门三、南曰薰和门,东曰迎恩门,西曰庆委门,城墙长736丈7尺9寸,上广8尺,垛头高4尺。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岷王朱企丰将城墙增高拓宽。
明末,宣风楼毁于战火。
清康熙二年(1663年),知州吴从谦重建宣风楼。清光绪元年(1875年),重建宣风楼。
清乾隆年间,南门城垣毁,北门闭塞,宣恩、定远变塞,留8处城门。清咸丰十年(1860年),补修四门,于正北、东北各建造大炮台一座,又筑小炮台52座,城垣共863丈7尺5寸。
民国期间,宣风楼塌废。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辟复兴让等新城门4处。
1993年,武冈城墙复建。1994年,宣风楼重建。
建筑格局
武冈城墙原长约6千米,高3.4米,宽2.7米。城垣均为方条形青石砌筑,建有战楼760间,城楼13座,大小炮台54座。宽约3米,高6.6米,分小皇城、内城(大王城、小王城)、外城、均为青石砌成。存迎恩门、济川门、庆城门、清渠门;城垣四段(内城两段、外城两段),总长约1450米,墙体分墙基、墙垣、雉堞(垛子)三部分。
墙基石深入地下0.5~2米不等。墙垣高6~6.6米不等,分四层砌筑,内外靠墒,城墙和马面上有女儿墙,墙上原有既能藏身又能瞭望、射击的凹口和方孔,均已毁。城门四座:即济川门、清渠门、迎恩门、庆城门。各城门分二层,城墙基址、城门保存完好,均为方条形青石砌筑。其中,以济川门最为高大:外墙高7.1米,内墙高6.5米。城门外口高6.9米,内墙高7.1米,内墙高6.5米。城门外口高6.9米,内口高5.4米,门洞宽为5.7米,门洞深17.4米。四座城门上原均有楼亭。
武冈城墙采用全石结构。修建的材料均为数百上千斤甚至成吨重的方型巨石,雉堞用特制的岷砖砌筑。内外采用巨石码砌、石灰、桐油、糯米汁混合夹浆胶结、中间填以土和砂石夯实的方式构筑。每座城门都有内外两道门,外层为铁闸门(千斤闸),内层为转轴铁门,具有坚固的防御作用。
主要建筑
宣风楼(济川门)
宣风楼,原名宣风雪霁楼,座落在济川门(老南门)城墙上,是古代观赏雪景的胜地。登楼,州城雪景尽收眼底。唐王昌龄吟《宣风雪霁》诗:“升旭欲移丹阙影,玉光未倒翠选迎。”宋理宗赵昀任邵州防御使时,书“宣风雪霁”四大字,匾悬于楼。面积约708平方米,仿宋式建筑风格,为琉璃瓦歇山式大屋顶,上下两层,迴转式走廊。设计按故宫文渊阁“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意,造型古朴端庄,稳重雄健,与古色古香的大成殿等紧密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成为武冈古城的象征。
迎恩门
迎恩门即东门,古时位于外城的东边的第一个城门,上连接小王城段的城墙,下与外城的东水门段的城墙衔接。迎恩门保存完好,门洞较窄,城垣较高。通往迎恩门的街道,在城外的宽约5米,在城门内的不到4米。地势内高外低。城门右边有一个y约1米宽的斜坡,可以登上城门。城门上后来修筑了一个石墩。
庆城门
庆城门即西门,是外城西南角边的一个城门。城门上建有楼亭,楼亭已毁。庆城门保存完好,大块青石结构筑成,门洞高约6米,宽约5米,进深约4米。
清渠门
淸渠门即小西门,是外城西边的第一个城门。清渠门与清渠街衔接。门洞高约3米,宽2.5米,进深约3米。古时都建有楼亭,现已毁。
文物价值
武冈城墙保存良好,具有代表性,是研究中国古代防御建筑的重要材料,也是武冈古城重要的人文景观素材。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武冈城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武冈城墙位于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境内。
交通信息
自驾:自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武冈城墙,路程约1.4千米,用时约7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