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运河船工号子
武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明清两代运河上来往船只络绎不绝,船工号子此起彼伏,打蓬、拉纤、摇橹、撑篙各种号子声响彻云霄,形成了南来北往船如梭,处处欣闻号子歌的热闹景象,武城运河船工号子就是在这运河上被船工们世代传唱下来的。
分类
武城运河船工号子大体分为十一种:
1、打蓬号,船只逆水航行时首先要将蓬升起,开蓬时就唱打蓬号。
2、打锚号,船只两头都有锚,起船时要先打起锚,这时号工领唱,船工应唱,这就是打锚号。
3、拉冲号,船在直行航道中,为使船靠惯性前行,纤夫们要卯足劲前冲一段,这时要唱拉冲号。
4、拉纤号,逆水航行时,纤夫要拉纤,一般小船有六、七把纤,百吨位要用十三、四把纤,这时号工要唱拉纤号,起号和行号。
5、撑篙号,为使船顺利又快地转入正航,这时号工唱起撑篙号,船工撑起长篙随着号子将船开动,向前撑行。
6、撺篙号,因下航时速度较快,为行船安全,必须左右撺篙来应付河道中随时出现的险情,此时唱的号子叫撺篙号。
7、摇橹号,在河道直宽阔,水面平稳,此时采用摇橹,唱着摇橹号推动船体前行。
8、绞关号,枯水季节,河水浅,此时就用绞关的办法把船拖过浅滩。绞关号就是绞关过程中唱的号子。
9、警戒号,主要用于夜晚或大雾天,为防止船与船之间发生危险而唱的号子。
10、联络号,与警戒号基本相同,但用途不同,联络号是用于船上船下和船与船之间进行联络用的号子。出舱号,船到目的地,船工舱中卸货所唱的号子就叫出舱号,也叫劳动号子。
简介
武城运河船工号子高亢豪迈,乐谱简练,歌词朴实,旋律上口,信口嚎来山响水应,充分表现出了勤劳勇敢的武城船工们不畏艰险战胜困难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60年代初,县文艺工作者根据运河船工号子谱写的武城民歌“唱秧歌”就充分体现了武城运河船工号子的特点。在一九六四年的“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颇受专家与观众的好评,并灌制成唱片多次在电台、电视台播放。一九七八年运河断流后,水运中断,船工号子也随之匿迹,作为后人我们有责任去挖掘它,保护它。我们建议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逐级申报。
最新修订时间:2022-07-18 08:22
目录
概述
分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