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逸韵
流行于浙江的乐器
即武林筝,又称杭筝,流行于浙江江苏一带据穿传在东晋时筝 已传入建康(现南京),至唐,则多见诸于诗词文字。
结构
传统的浙江筝只有十五弦,身长1.1米左右,面板,背板为桐木,筝尾稍向下倾斜,调现定音为五音阶5 6123 5 612 3 56123;放在桌上坐势(或立势)弹奏。演奏时右手大指,食指,中指,各带牛角(或玳瑁)制成的甲片,现在则有所改变,筝的共鸣箱的长度增至1.65米左右。后岳山改为S型,弦数增至21根(音域扩展为四个八度,音程由D-d3);弦上午质地改为钢丝外缠尼龙丝的粗细不同的系列筝弦。弹奏时戴的甲片由皮套固定改为胶布固定。甲片多用玳瑁制成。演奏特点有“大指摇”,“快四点”,“夹弹”,“提弦”等技法,并借鉴,学习,融汇了琵琶,三弦,扬琴乃至西洋乐器的演奏技法。
演奏技巧
浙江筝中的“摇指”的运用是以大指作细密的摇动来演奏,其效果极似弓弦乐器长工的演奏。严格来说,这是在其他流派的传统筝曲中所没有的,因为在其他流派所称的“摇指”或“抡指”实际上都是以大指作比较快速的“托”,“劈”,而浙江筝的“摇指”则显示它自身的特点而有别于其他流派。我们可以明显地从《将军令》和《月儿高》这两首浙江浙江筝曲中看到,前者以“摇指”模拟了号角声声的长啸;后者则以“摇指”表现了连绵不断的歌声。
浙江筝曲
浙江筝曲和过去流行的一种音乐“杭州滩簧”有深厚的血缘关系。杭州滩簧有慢板,快板和烈板三种基本唱腔,筝作为伴奏乐器在其中加花伴奏,逐渐形成可具有特色的“四点”演奏手法,从技巧的角度来看,在其他流派的筝乐中也有所采用,但不像浙江筝用的突出,明显的形成可一种演奏的特点,并有了专称。“四点”手法在浙江筝中的运用经常给人以活泼明快的感觉,在现代创作的一些筝曲中,也常采用这一手法。
浙江筝曲和江南丝竹有着密切的联系,曲目有许多是相同。江南丝竹明朗。细腻, 绮丽,幽雅,在浙江筝曲中,像《云庆》,《四合如意》等比较多的保留了江南丝竹音乐早期的形态,有清香的泥土气息,“四点”手法的运用也不少,她以明朗的音色和轻快的节奏,速写可一幅幅江南水乡的民俗画。
浙江筝曲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些优秀的传统古曲,乐曲以移植琵琶曲为多。如《月儿高》,《将军令》,《海青拿天〈鹅》等等,“凡十三套”,“无一不能”。这些乐曲所表现的题材范围比较广,演奏手法和技巧也比较丰富,像双手抓筝的技巧,在1984年荣斋所编的《弦索十三套》中,已记录了双手抓筝的手法,浙江名家王巽之先生和前辈蒋荫桩先生,在二十年代使用了这一手法;
代表作
浙江筝以“弦索十三套曲”和“江南丝竹”,“杭滩”为源,故曲目的板数已突破了六是八板的体系。乐曲也由单一的乐思发展到复杂的乐曲结构。在演奏风格上,一般节奏都比较明快,流畅秀丽。同时,又由于浙江筝所表现的题材内容比较广,手法比较丰富,因而在风格表现上并未完全单一化。像《高山流水》一曲,各地流传很广,而最早流传与浙江一带,是浙江筝人在传授时的重要曲目。《高山流水》一曲是首绘景写意的作品,音域铿锵古朴,借景抒情,可以和俞伯牙与钟子期结为知音的故事相联系。
浙江筝曲《高山流水》和古琴曲《高山流水》在曲调上毫无共同之处,只是同名异曲而已。在其他流派的筝曲中,如河南《南阳板头曲》有称之为《高山流水》的;山东的《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个小曲的联奏,有称《四段曲》,《四段锦》的,也有称《高山流水》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7 16:31
目录
概述
结构
演奏技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