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氏家庙是一处汉族祠堂建筑,属于汉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作为汉民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史载,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huò)是太原文水人,当初是山西木材商人,为了理想去从军,结识李渊(唐高祖),官路享通,武德三年(620年)升正三品工部尚书(相当于现在建设部部长)。
陵川县武氏家庙位于山西省
陵川县南召村,据史料和传说,陵川的武家旺族属于唐朝武家之后裔。避难于晋东南的山野之乡南召村。根据武氏家庙中现存的家谱和祖宗画像所记载,自唐以后,武家除金代出过三位状元外,还有进士九个,翰林六个,尚书五个等大小官员四十余人,村内保存的“太行第一文庙”,武氏祠堂遗址、家庙、武家八卦院等建筑。
武氏至少在宋初就已经世居
陵川县城东关。《武氏家谱》说,曾任宋初国子博士、
相州知州及
通利军长官,最后官拜兴国军节度使的
武白即是武氏的先祖。自唐以后,武家除金代出过三位状元外,还有进士九个,翰林六个,尚书五个,资德、朝仪十二个,国子监博士一个,图史编修一个,知县十一个,共有官衔人数达四十八个。其中最著者为宋朝的国子监博士,后人辽官至尚书的
武白和金代的
武明甫、武天佑、武天和叔侄三状元。他们为武家历史上最杰出的代表。
武明甫(公元1131—1211年),字无疑,号太复,为三状元之首。他24岁于金贞元二年(公元1154年)登词赋科状元及第。初授秘书省校书郎,历翰林侍讲学士,官拜谏议大夫右正言等,因耿直敢言而触犯
海陵王被革职。世宗继位后,当调阅以往进谏本章时,才发现他胆略超群,才华过人,故复起任徵仕郎。金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出任安国军节度副使,他“整纷起,除陈蠹,劝农桑,兴教化”,使当时面临灾荒的安国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后继任兵部,户部侍郎等职,累官至户部尚书。世宗对其十分赏识,常询以治国之道,他主张“恩赏分明”,“刑罚得当”,谏言多被采纳。晚年告老还乡,世宗赐以黄金百两,白绢百匹。在县城东北高阜之处修建别墅一座,匾书“乐天园”,在此洒然安度晚年,大安三年(1211)病逝,高寿85岁。谥文端。武氏自明甫得中状元后,文运昌盛得一发不可收拾。时隔6年之后,胞弟武俊臣登正隆五年(1160)进士;又隔39年,即承安四年(1199),侄武天佑词赋科状元及第;再隔4或7年之后(尚无确切资料可以说明具体时间),天佑胞弟武天和高中榜首,经义科状元及第。
武明甫的侄儿武天佑、武天和,是同胞兄弟。武天佑于
章宗承安四年(公元l199年)登词赋科
状元第。入翰林,升任经筵讲官。他讲书常以“存天理,遏人欲,进君子,退小人为言,深得
章宗喜爱。卫绍王即位后,他上书
安边三策被拒纳,致使蒙古侵占西京,政局纷乱,卫绍王被杀。他便退隐回乡,与弟天和共居于“乐天园”。著有《经史撮要》、《大学补》及《言志》等集。其弟武天和为
章宗泰和年间的经义科
状元第。初授翰林应奉文字,补尚书有令士。因上书言朝中权贵结党营私,“朋比为奸”,被贬为利州观察判官。后复为翰林学士,因向卫绍王陈述边情未采纳,与其兄天佑同时辞官还乡,隐居于“乐天园”中。著有《永言集典内外篇》、《宁俭谚语》等书。另与金代三状元的同时代,还出过一名进士叫武俊臣,为
武明甫的胞弟。他于
海陵王正隆年间中进士,历任章武军节度使,大理寺少卿,官至朝廷礼部侍郎。对此,金代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元好问曾著文说,河东的李氏家族,曾出过三个进士一个状元,时称为“四桂”,而陵川武家一门却出了三个状元一个进士,当称为“四凤”。“故当时科目盛者,不曰河东李,则曰陵川武云”。上下50年时间,武氏家族叔侄两辈人,出了3位状元、1名进士,这在金代是独一无二的,在中国的1300余年的科举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难怪
章宗帝会高兴的说:“汝叔侄昆季连中三状元,虽尔一门之庆,亦邦家之光也。”于是御书“三
状元第”四个大字,悬于武氏大门之上,以示荣耀。
笔者发现,有研究金代科举学者说:武氏三状元在金代科举志中,除
武明甫外,其他两位缺乏史料依据,因为词赋或经义第一未必就是状元。其实这个问题不难回答,下面的三个理由足以作为历史凭证:首先,元好问是一位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史学家,他的文集里就有这样一段话:“金源氏有中国,以科名选士。时瑰奇俊伟者,不惟荟萃一国,且钟聚于一家。如河东李献甫、献诚、献卿、献能兄弟一状元三进士,时人号为‘四桂’;陵川
武明甫、俊臣、天佑、天和叔侄三状元一进士,时人号为‘四凤’。故当时称科目盛者,不曰河东李,则曰陵川武云。”其次,历修《
陵川县志》记载明确,不管是什么时候,在一个县里,又特别是在一家,出现一门三状元一进士都不是件小事,所以县志记载的不会不明确,不会不详细,武氏的家谱更是不会不明确,不会不详细。再次,
章宗帝御题的“三
状元第”匾额,在1948年土改时才被拆除,陵川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迄今记忆犹新。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武氏状元进士的诗文和著述没有被保存下来,只有
武明甫的一首无题诗和武天和的一首《鸟影过寒塘》见于陵川旧志,其中武天和的《鸟影过寒塘》还属于误载,应该是西溪老人秦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