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铁16号线(Wuhan Metro Line 16),又称汉南线,是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境内第11条开通运营的地铁线路,于2021年12月26日开通运营一期工程(国博中心南站至周家河站),于2022年12月30日开通运营二期工程(周家河站至通航机场站),标志色为芙蓉红。
历史沿革
一期工程
2017年1月26日,武汉开发区(汉南区)与
武汉地铁集团签署武汉地铁16号线合作建设框架协议。7月28日,武汉地铁16号线一期工程土建预埋工程开工建设。
2018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武汉地铁16号线获批建设。
2020年5月9日,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批复《武汉市轨道交通16号线(汉南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5月18日,武汉地铁16号线受疫情冲击后首个盾构始发。6月30日,武汉地铁16号线首条隧道(沌口至老关村车辆段)贯通。8月31日,武汉地铁16号线开始铺轨。9月30日,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武汉地铁16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
2021年3月22日,武汉地铁16号线地下段全部“洞通”。3月30日,武汉地铁16号线首列列车运抵东荆河停车场。6月16日,武汉地铁16号线全线贯通。9月,武汉地铁16号线进入全线“试跑”阶段。12月10日,武汉地铁16号线通过初步竣工验收。12月21日,武汉地铁16号线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12月26日,武汉地铁16号线开通运营。
调整工程
2021年8月19日,《武汉市轨道交通16号线(汉南线)起点调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发布。12月26日,武汉地铁16号线调整工程(周家河站至通航机场站)开工建设。
2022年3月13日,武汉地铁集团对武汉地铁16号线调整工程站名进行公示。3月20日,武汉地铁16号线调整工程高架段从下部结构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6月27日,武汉地铁16号线调整工程桥梁区间全线贯通。7月26日,武汉地铁16号线调整工程全线“轨通”。8月25日,武汉地铁16号线调整工程实现全线“电通”。9月15日,武汉地铁16号线调整工程通过工程验收。12月21日,武汉地铁16号线调整工程通过初步竣工验收。12月30日,武汉地铁16号线调整工程(周家河站至通航机场站)开通运营。
2024年5月,轨道交通16号线复线规划图出炉。16号线复线正在上报市政府论证,年内有望开工建设,关于线路拟设站点规划,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初步规划,轨道交通16号线复线新建东荆河-春笋段-华科大军山校区-马影河段,线路总长15.19公里,暂定设春笋站、同济医院站、天外天站、理工大学站和华科大军山校区站等5座站点(不含接轨点)。16号线复线(春笋站-华科大军山校区站)成为轨道交通26号线的一部分,东荆河-春笋段、华科大军山校区-马影河段作为16号线与26号线联络线。
线路站点
车站列表
截至2022年12月,武汉地铁16号线共设14座车站,其中高架站7座,地下站7座,平均站间距为2.9千米。
线路走向
武汉地铁16号线一期工程北起国博中心南站,沿纱帽大道、马影河大道、
汉洪高速公路东侧、经开大道、沌口路敷设,沿线途经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汉阳区,穿越了马影河、大军山、小军山、四环线、通顺河、长江干堤、三环线等。正线全长约33千米,其中地下段长12.7千米,高架段长18.5千米,过渡段长1.8千米。
武汉地铁16号线调整工程起于一期工程周家河站,路线呈西北至东南走向,沿现状纱帽大道道路中央带敷设,止于通航机场站,全长4.22千米,全部为高架线。
运营情况
据2022年12月30日武汉地铁集团官网显示,武汉地铁16号线各站点的首末班车时刻如下。(仅供参考,最新信息请以车站公示或武汉地铁集团官网→等官方信息发布渠道为准)时刻表于2023年1月3日起执行。
设备设施
车辆设施
武汉地铁16号线列车为“汉产车”,由武汉中车江夏基地完成组装调试生产。武汉地铁16号线列车车厢高3.83米,宽3米,一列车由四节车厢编组而成,每列车定员载客约896人,最大载客约1240人。武汉地铁16号线共配备23列列车,其中东荆河停车场停放列车18辆,汉南车辆段停放列车5辆。
针对高速运行条件下的整车舒适性,工程师联合高校进行整车动态气密性建模和仿真计算,对车门系统、空调通风系统、贯通道系统、车体系统等主要部件进行气密性提升设计,大幅度提升整车气密性和舒适性。为了实现对车内压力舒适性控制,空调机组集成了主动废排,并设置了气动式压力波保护装置,车辆运行时车外压力波动对车内气压变化的影响降至最低,确保乘坐舒适性。车辆还配置了具备杀菌、消毒、净化空气等功能的净等离子空气净化器。
运行系统
武汉地铁16号线新建一段一场,分别为汉南车辆段与东荆河停车场;新建主变电所2座,分别为纱帽主变与老关村主变;利用国博控制中心及线网信息化云平台。
武汉地铁16号线是全球首条搭载量子保密通信系统的地铁线路。
文化特色
武汉地铁16号线以“未来之城”为设计主题,站厅整体形态以太空舱为载体,通过现代主义手法提炼造型,把顶部管线集合化处理,风、水、电等管线经过细致的梳理整合,分类有序摆放,利用综合支吊架及装修横担。车站主体钢雨棚造型取自“翼翅”,室内设计遵循“探索未来,浩瀚地铁”的整体设计理念。车站墙面采用局部造型的高强水泥纤维板,柱面采用高强水泥纤维板与渐变色喷绘铝板组合,吊顶造型局部采用反光材质。
武汉地铁16号线设有1座特色站(国博中心南站)、13座标准站。
国博中心南站:以“动力之泉”为主题。站厅墙面采用高强水泥纤维板,地面采用白麻石材局部大理石拼花,顶面管线裸露并刷黑,给乘客营造出太空空间。车站装修多柱结构巧妙地设计成为一座座“发射塔”,能量从地面发射,飞向太空,寓意着人们对科技与未来文明的向往。站厅中,每个柱体的艺术造型不尽相同,有的造型仿佛飞船悬停,有的如同发射塔,有的又采用曲面LED屏技术打造成光柱。
价值意义
武汉地铁16号线建成后,提升汉南地区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强化军山至纱帽中心与沌口、汉阳的交通衔接,助力武汉统筹城乡发展。(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