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艺术研究所于1984年8月
成立,属
武汉市文化局二级科研机构。主要以戏剧理论研究为主,兼及
音乐、
舞蹈、
曲艺、
影视、舞台美术的研究,并担负市文化系统编写
党史、年鉴和修志工作。截至合并前为止,举办过系列讲习班和研讨会。
武汉市艺术研究所于1984年8月
成立,属
武汉市文化局二级科研机构。主要以戏剧理论研究为主,兼及音乐、舞蹈、曲艺、影视、舞台美术的研究,并担负市文化系统编写党史、年鉴和修志工作。截至合并前为止,举办过系列讲习班和研讨会。
1985年9月20日—10月10日举办了阿甲导演艺术讲习班。来自四川、湖南和省内各地、市、县专业剧团的戏曲工作者及市内的专业和业余戏曲工作者共80余人参加学习。授课的老师除中国当代著名戏曲理论家、剧作家,导演阿甲外,还有北京戏曲研究所所长曾伯融,中国剧协阿甲研究小组负责人柳以真,苏州京剧团团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胡芝凤等;他们根据当前戏曲理论研究中的问题和戏曲舞台上的实际情况,围绕阿甲戏曲理论的核心——中国戏曲艺术形式的特殊性和它的基本特征以及中国戏曲表演的特殊体验和方法,向学员们作了比较系统的讲述,受到进修班全体学员和武汉戏剧界的欢迎。此外,还召开全国“笙”规范化会议和长江流域戏剧研讨会,都取得较好效果。
进入90年代,该所接连召开大型研讨会。1990年,该所与市京剧团和市演出公司联合承办高盛麟生前部分演出剧照和生活照片展。1995年,承办胡庆树表演艺术研讨会、鲍昭寿导演艺术研讨会和话剧表演艺术家马奕研讨会。(图69-32)1996年开展市舞台艺术发展走向及其风格的研究活动,并出版专辑。1999年,又召开“李金钊音乐作品研讨会”、“武汉戏剧50年研讨会”,“顾耀宗单弦艺术研讨会”、“演出市场研讨会”,并开展广泛的观众心态调查等艺术研究活动。在此期间,编辑出版戏曲理论文集《艺海》丛刊2辑,约30万字;每年定期出版戏曲期刊《艺坛》(原《武汉剧坛》)4期,约40余万字,截至2000年底,共出版103期,约1,030余万字,其内容囊括整个戏曲界的重大活动、理论研究和演出成果。随后又精选出版了《武汉精品丛书》戏剧上、下卷,约40余万字。